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海鏡--明瓦

《靈魂的歸來》海鏡--明瓦

葉靈鳳作品

  在香港邊界的東北角,沙頭角的對面,那一帶的海面西名爲“噪林鳥小港”。這個古怪的名稱,據說是紀念在鴉片戰爭未發生以前,有一艘曾在這裏停泊過的英guo軍艦,因爲這艘軍艦就名爲“噪林鳥號”。這地方的中guo土名是沙頭角海,它乃是馬士灣的一個內港。

  這一帶的海面,出産一種全身扁平的貝類,它們的殼幾乎隨時可以在沙灘上見得到,有時成堆在一chu,這種貝殼因爲太薄,不能製紐扣,但是另有一個用途,它們可以嵌在窗上替代玻璃,這就是中guo向來所稱的“明瓦”。

  這種貝類名爲海月,又稱海鏡。因爲它們的殼具有可以嵌窗的特殊功用,外人向來就稱它們爲“窗門貝”。香港雖然四面環海,但是僅有沙頭角這一帶出産這種貝類。

  我不曾在新界鄉下見過用這種貝殼嵌製的窗戶,但在廣東鄉下以及江浙一帶沿海的小城市,至今仍有許多人家的窗門是嵌有明瓦的。記得過去有一次在廣州附近的陳村碧江旅行,見到小巷人家的臨街窗戶,都嵌著這種明瓦,甚至有些短牆也是利用一種螺殼砌成的。

  好的明瓦,薄而微帶珠光,若是磨成二寸見方的小塊,嵌在木格窗上(有些鄉下人則是用竹片作格,夾住一排一排的明瓦),微蒙透明,但是並不能透物,減低了強烈光線的刺激,其作用等于毛玻璃,對于恬靜的鄉村生活環境非常適宜。我從前在江蘇昆山鄉下作客的時候,就曾對著這樣微蒙的明瓦窗,在一張舊方桌上讀書寫文章,消磨了一年多的青年時代生活。

  往來江浙各市鎮的小河裏的烏篷船,小小的船艙裏的惟一透明工具,也總是這種明瓦,它們不僅比玻璃價廉,而且也不會打破。有些鄉下人家堂前的落地排窗,全部都是用明瓦嵌的。

  菲律賓、馬來亞,以及南洋的若幹葡屬殖民地,當地土人都學會了用明瓦嵌窗門的方法。據說這乃是葡萄牙人從中guo學去,西班牙人又從葡萄牙人那裏學得了再傳到菲律賓和甫洋的。現在澳門還有窗上嵌著明瓦的古老房屋。馬尼拉有一家小工廠,就用明瓦替代雲母玻璃製成西班牙式的鐵框小燈籠,式樣非常古雅可愛。

  可以製作明瓦的這種扁圓形的貝類,小的直徑有三寸多,大的可以闊五寸。因爲形圓而扁,所以舊稱海月海鏡。《新安縣志》說:

  海鏡一名蚝菜,殼兩片合以成形。其肉名蛎黃,可以爲醬,其殼圓如鏡,可作明瓦。

《靈魂的歸來》海鏡--明瓦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香港的老虎”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香港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