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葉靈鳳>靈魂的歸來>果子狸及其他

《靈魂的歸來》果子狸及其他

葉靈鳳作品

  果子狸是像狸花貓一樣的小動物,是廣東人冬季席上珍品之一,一到秋季,你就可以在本港大酒家的廣告上見到生宰果子狸或會果子狸的名目,他們有時還用鐵絲籠盛著活的果子狸放在門口做招牌。這種果子狸大都是從廣東內地運來的,不過本港也有果子狸出産,有時新界鄉民也會捉到一只拿到市墟上來出售。

  真正的果子狸是很小的,它是獾屬,面部正中有一條闊的白紋,前腳的腳爪特別長,這是它的特征。它善于掘地和爬樹,喜歡吃果實,尤其是木瓜,這正是它所以被稱爲果子狸的原因。

  本港另有幾種野貓科的小動物,花紋和毛se都與果子狸仿佛,只是形ti較大,時常被人誤認爲果子狸,其實它們全然是另一種動物。其中有一種俗稱爲七間狸的,模樣頗與果子狸相似,只是嘴巴尖長,全身灰白se,背上另有幾道黑se的條紋,尾上也有一道一道的黑圈,背上的黑紋有時五條,有時八條,但最常見的是七條,所以呼爲七間狸。它與果子狸最不同的地方,是前腳爪和後腳一樣,並不像果子狸那樣特別長。

  七間狸在新界大陸和本港島上都可以見得到。只是它們都是晝伏夜出的,所以白天不大有機會能見到。它們以小鳥蛙鼠爲主要食料,也吃果子和樹根。它的身上有香腺,像麝鹿一樣的能放射一種香氣。

  大的七間狸ti長二尺,連尾可以長至三尺,它的價格雖次于果子狸,但也是席上珍品之一。

  本港還出産另一種與果子狸相似的動物,俗名五間狸。它比果子狸略大,全身灰黃se,背上和尾上都沒有條紋或黑圈,這是它與七間狸不同的地方。它的特點在頭部。頭上直至頸項都是黑se的,額上有一條白紋直伸至頸後,眼圈上下四周都有白斑,因此面部頗似果子狸,只是前腳沒有長爪。這是它和七間狸一樣,與果子狸區別的地方。

  五間狸在香港島上也有,它是晝伏夜出的,也喜歡爬樹吃果實,特別是木瓜和香蕉。五間狸的毛se很美麗,如果從小捉回來養大,可以養馴,成爲一種很好的玩物。

  七間狸、五間狸之外,本港還出産一種狸,俗呼三間狸,又稱大元帥,這是本港除果子狸之外三種野狸之中最大的一種。一只普通的三間狸,大概身長二尺,尾一尺半,重十余磅。最大的可以重至五十磅。

  三間狸的毛se黑白相混,尾巴則黑白相間,一節黑一節白,成爲闊闊的六七道圈子,背上有一條黑紋,從頸項一直通至尾端。它的項下也有幾道很闊的黑白相同的花紋,它之所以名爲三間狸和大元帥,就因爲項下這幾條看來很威武的花紋。

  三間狸在本港島上不常見到。它也是晝伏夜出的,喜歡吃木瓜。在新界則時常可以見到,尤其在城門shui塘一帶。據史溫荷氏說,三間狸在馬來亞很多,在中guo的分布區域也很廣,從上海、舟山群島、廣東,以至海南島,都有它的蹤迹。它特別喜歡生活在密布竹林的山中。

  果子狸和七間狸等,它們的模樣,與其說是像狐狸,不如說是像野貓。但它們事實上並不是貓的本家。真正的貓的本家,在本港另有一種代表物,俗呼豹狸。它與老虎和金錢豹都是同宗,在家譜上都是屬于貓的系統的。這種野貓,是印度種,一眼看來幾乎全然像一只家貓,區別的特征在耳朵背後有兩塊白斑。它的全身灰黃se,背上有幾條黑紋,從頭頂一直連至尾部,腹部兩旁和四肢都是整齊的黑斑,尾上也有黑圈。它之所以名爲“豹狸”,大約就因爲這些黑斑的原故。外guo人稱它爲“中guo印度種的小花斑虎貓”。

  豹狸在本港島上很少見,但在新界大陸則常見,過去在西貢大埔元朗都發現過。有時有活捉的陳列在市墟上,有時也有剝下的皮張出售。

  豹狸比家貓略大,身長約二尺,xing格極野,不易馴養。它善爬樹,平時多以小鳥爲主要食料。

《靈魂的歸來》果子狸及其他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香港的鳳尾草和青苔”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靈魂的歸來》香港的鳳尾草和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