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人懶我啥懶?
據說這是從前年三十晚,廣州的孩子們提著燈籠上街去“賣懶”時所喊的詞句。
每逢到了所謂年三十晚,像我們這樣的人,一年四季執著筆,要懶也沒有機會可懶。在這年三十晚,若是有人“賣懶”,真想買他一天來享受一下。
孩子們除夕賣懶的風俗,不僅廣州有,就是江浙也有。蘇州人名“賣懶”爲“賣癡”,所唱的詞句是:“賣懶賣癡,人癡我不癡”。可是屈大均卻說廣州人年終以火照路,名曰賣冷,未知是另一種風俗,還是他將“懶”和“冷”記錯了。
賣懶和“出賣重傷風,一見就成功”一樣,能令聽者掩耳疾走。但在除夕卻另有一種賣聲爲人所歡迎的,那便是小販賣“發財大蚬”了。我不知本地人在過年要買蚬,而且以蚬爲發財象征的原因所在。也許是由于鄉下人認爲蚬是豐年的産品,蚬多則年豐,螺多則年凶,所以要在歲尾年頭買蚬取吉兆吧。
蚬有多種,有白蚬、黑蚬,生在沙裏的黃,名黃沙大蚬,過年所賣的就是這一種。蚬容易傳染腸熱症,在平時本是很少人隨街大聲叫賣的。但一到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小販卻在木盆裏摔著紅紙高叫“發財大蚬”,也很少有人來幹涉了。
除夕晚上的那一餐飯,本地人名爲“團年”,上海人則稱爲“吃年夜飯”,其實是年終請客的變相,往往事先邀了許多朋友戚來參加,而且不一定要在除夕。從送竈以後,隨時都可以“吃年夜飯”,這真如魯迅先生所說,實在“洋場氣十足”。
過年當然有喜有愁,但無論怎樣困難的情形,若是能挨過除夕晚上,則明天早上任何人見了,都要“恭喜恭喜”,一切都可以暫時放下不提。因爲按照本地的過年規矩,雖然年三十晚可以提了燈籠來收賬,但一過午夜,吃了團年飯以後,見了面只“恭喜恭喜”,其他一切暫時免開尊口了。
《靈魂的歸來》除夕雜碎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葉靈鳳年譜簡編”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