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兵馬大將軍位居極品,統率天下兵馬,自天子以下,文以宰相爲首,武以兵馬大將軍爲主。
天池府三代爲宰,其權力威勢無與倫比,但說到兵馬大將軍,縱然簡春其在世,天池府亦不敢壓過。
芮玮萬萬料不到會來到兵馬大將軍的府第,而且救自己命的竟會是兵馬大將軍的女兒。
當高莫野帶著芮玮拜見父時,只見正堂上大將軍威風凜凜的坐在上首,其側是高莫野的母
相伴,右右侍立虎背熊腰的衛士。
高莫野見著父盈盈下拜道:爹,野兒拜見!”
大將軍聲音洪亮道:野兒,爹聽說你救了一位重傷的武林人回家,放心不下,特來看看,是不是在外面又鬧事了?”
高莫野撒道:爹,野兒沒鬧事,你就不回來看看嗎?”
大將軍慈笑道:“誰說的?”
高莫野嘟著嘴道:誰說不是!否則爹爲何在大母家一住月余不回?”
高莫野的母斥聲道:“野兒,沒規矩!怎麼說起爹來了。”
高莫野走近面如滿月的中年婦人身旁,不依道:“娘心太好,總不管爹爹,難道咱們這邊不如大母那邊切嗎?”
大將軍笑道:“野兒,你真管起爹來了,記得給你取名莫野的用意嗎?”
高莫野寓動鼻窦,道:我知道爹說我生好野,取個莫野教我永生記著不要在外面撒野。”
大將軍額首道:你能記著就好,但爹還有一個用意是你要像個女孩子懂規矩,莫要像男孩子—般,結果……”
高莫野有點氣苦道:結果野兒不懂規矩管起爹來了,惹得爹再也不喜歡野兒丫……”
大將軍顯然是十分疼愛這個女兒,搖頭道:你看爹還沒講你,你就生氣,別氣!別氣!爹公事繁忙才未回來,莫要錯怪。”
高莫野轉顔笑道:怎不早說,害得野兒沒大沒小!”
大將軍向夫人歎道:這孩子!真是……”
中年婦人笑道:官人從小把她寵壞,現在要管遲了。”
高莫野走近大將軍,笑吟吟道:“爹,我救的那人,在等著拜見您老人家。”
大將軍笑道:我說沒錯吧!怎叫人在那裏站著等,他是受傷剛愈的人,能站嗎?”言中有點責怪高莫野不懂事。
高莫野道:沒關系,他病全好了!”
她輕移蓮步,向芮玮走去。
大將軍不由歎道:野兒真是不懂規矩呀……”
一側芮玮恭身站立,他瞧見高莫野與父母談笑時的歡樂,內心泛起—陣陣哀傷,思起父母全已亡故,孤苦零仃—人,哀痛更增……
突聽高莫野道:“你在傷什麼心?”
芮玮慌忙抹去眼淚,呐呐道:沒……沒什麼……”
高莫野剛才明明看到芮玮流淚,但她不好意思再問,她自然想不到芮玮傷痛的原因,是因爲自己與父母相聚,令他觸景生情,笑道:“爹爹脾氣最好,你見他時不必怕。”
芮玮隨著走上前,看清大將軍的面容,見他雖然和善可,卻透出一種無形的威嚴之氣,常人見到,當真要有點忐忑不安,但芮玮卻非常人,坦然一揖道:“晚輩芮玮拜見大將軍與夫人!”
大將軍神情微微一震道:你姓芮?”
芮玮恭立道。”正是,先父芮問夫,將軍可是單名一個‘壽字’?”
大將軍高壽切道:“是令尊告訴你的麼?”
芮玮點頭道:晚輩幼時常聽先父說到將軍之名,迄今未曾忘記。”
高壽歎道:“令尊何時去世的?”
芮玮悲淒道:十二年前,先父被人害死!”
高壽震驚道:“是被人害死的?”
只見他臉頓時變得十分沈痛,好一會才搖頭歎道:令尊跟隨我征戰各
十三年之久,彼此情誼如同手足,十五年前他突然要離開我,記得那時你才四歲,我不知令尊要離開的原因,如今思來,莫非他自知有人要害他,不願連累我,才辭去的嗎?”
芮玮緊接問道:“先父那時有些什麼仇人?”
高壽黯然而歎道:要說令尊的仇人,真不勝數…—”高莫野口道:那總有幾個特別厲害的仇人罷?”
高壽向中年婦人道:夫人尚記得我那至友芮問夫否?”
中年婦人低歎道:妻怎會忘記‘掌劍飛’其人,記得官人第一次帶他來家時,他念念不忘官人的安全,不敢離去,官人語有妾在,毋庸擔心,他不信妾有護衛的能力,要與妾比試,妾與他比半百招不敗,他才安心離去。”
芮玮未想到中年婦人竟能與父戰個平手,看那婦人纖弱慈祥,怎會懷有絕世武功?神
之間大是不信!
高莫野鬼靈精,一側見狀,便知芮玮心中在想什麼,笑道:“家母武功出自峨嵋,年青時便名震江湖,人稱‘玉掌仙子’,當年黑白兩道聞名莫不忌憚三分。”
玉掌仙人斥聲道:別給我說大話,芮公子的父是讓著我的,否則我在他手下,再也走不過五十招。”
高壽道:我那兄弟就因我的安全與事業,得罪江湖人物,結下不少仇家,細數當今黑白兩道,十有六七曾與他爲敵過!”
芮玮道:武林人物爲何要對將軍不利?”
高壽故舊情深道:我與令尊雖未八拜,實勝過兄弟之情,他小我七歲,你就稱我一聲伯父,喊將軍太生疏了。”
芮玮恭聲改口道:“是!伯父!”
高莫野拍手笑道:“那可好!我有個兄弟了!”
玉掌仙子道:野兒,你小芮賢侄一歲,該稱聲大哥。”
高莫野笑著向芮玮盈盈福禮道:“哥,請受小一禮。”
芮玮慌忙回禮道:在下……在下。…·怎敢……”
高莫野立時委屈地道:大哥莫非不願認我這個?”
芮玮急急搖手道:不是!不是!大哥怎會不願認你…—”高莫野截口笑道:“那就好了,莫要再稱什麼在下在下!好別扭呀!”
高壽笑道:既是一家人,賢侄不要客套,坐下細談。”
芮玮坐定後,高壽接道:數十年來,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賢侄可知是誰的功勞?”
芮玮道:當是本朝兩大中柱,天池府簡家以及伯父吧?”
高壽道:說到百姓安居樂業,無盜賊,無殺掠,因是簡家三代之功。賢侄可知簡家之事?”
芮玮點頭道:簡家三代朝中爲宰相,首代簡葯官二代簡燕真三代簡春其,末簡召舞現尚未成婚,侄兒知道得清楚。”
高壽哦了一聲,心中奇怪他怎麼知道得如此清楚,卻未追問其故,續道:簡葯官未爲宰相前便文武全才,爲宰相後常四出巡遊,與武林人士交往,要知家之亂,主在武林,武林紛亂與否,影響
家安危至巨,簡葯官鑒于此點,便主張安撫武林。
“他一生在江湖上奔波,本是爲害百姓的綠林,從此消聲匿迹,本是互相爭殺,謀名的派系亦不再發生,武林安定了,家隨之安定,百姓專心耕……
劍玄錄第13章 故人情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