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人們把農業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在島內興起一種新的邊緣行業,叫做休閑觀光農業。
什麼是休閑觀光農業?讓我們以臺中東勢林場爲例,作一介紹。
東勢林場位于臺灣中部, 是一個以造林爲主的林場,面積有225萬平方米。這裏環境清新,果木成林,一派山野情趣,原來主要産木材,收入很低。東勢林場位于苗栗縣,卻隸屬彰化縣農會。農會總幹事長張正義在東京留學時,看到日本人以科學手法推廣“休養林”,回臺灣後便引進這套方法改造東勢林場。1984年林場改建完畢正式對外開放。它是臺灣第一個以農業形態經營的遊樂林場。過去單一生産木材的東勢林場, 變成了臺灣中部高度開發的森林休閑遊樂區。林場220萬平方米多的林木,價格頂多值3000萬新臺幣,但改建成觀光林場後,平均每年有上億元的收入。
由于海拔較高,在改建成休閑農場時,引進了近百種四季花卉大面積種植,無論春夏秋冬,不同的鮮花都會在不同的季節爭相怒放,各展風姿。林場內種植的杉樹、油桐、楓樹、樟樹等,井然有序,各蘊其趣。當杉木生機盎然的新綠漸漸變深,油桐雪一般的白花便在盛夏綻開笑意,當秋風黃葉爲山林帶來幾分蕭瑟,楓樹便用一片片紅裝扮山林秋的風情。到了落葉飄零的冬季,林場內的梅林笑迎遊客,20萬平方米近3000株梅樹花開滿林,芳香撲鼻,沁人心脾。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使得東勢林場一下子名揚全島。
東勢林場的果園有柑橘、梨、桃子、李子等,
果成熟的季節,來林場觀光的遊客,往來于果木之下,觀賞累累果實,采摘黃梨紅李、鮮桃甜橘。
林場還特別種植了一些誘鳥植物,如春不老、苦苓桑樹,爲島類提供棲息、覓食之地。環境美與人工的精心護理,引來很多低海拔鳥類,如五鳥、臺灣畫眉、白頭翁、斑鸠、麻雀等等,這裏成爲一座天然鳥園。林場內還有一
設計獨特的螢火蟲區,即利用稻草作爲培物,入夏成千上萬的螢火蟲滿天飛舞。遊客從中可以學到許多知識。如螢火蟲有
生和陸生兩類,壽命大約10天一個周期。螢火蟲發光,其實是雌雄間求偶的信號。林場利用螢火蟲這一特
,寓觀賞與學習爲一
,爲夏季的夜晚布下一道獨特的景觀。
森林能釋放一種有益于人的芳香精,遊客可通過森林浴,于賞鳥、探險中達到健身的目的。 東勢林場辟有一條3公裏長的健康步道,讓遊客領略回歸自然的森林浴。進入森林浴步道,
去鞋子,赤足走在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腳踩沙沙幹枯的落葉,嗅聞著森林裏發出的特有氣息,你會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隨著解說員的引導, 遊客可做14項森林浴健康
,平均約100多米,就有一項可供遊客伸展筋骨的設施。返回森林浴終點,在清澈明淨的泉
池將腳上的泥土清洗一番,既涼快又舒服。遊客若想夜宿林場,用樹皮搭成的森林小屋,錯落于杉木或油桐間。這裏,沒有城市的喧囂與嘈雜,躺在小木屋裏,夜聽山風輕吹,蟲鳥歡叫,一位作家說,這種返樸歸真的野趣一輩子都忘不了。
目前,臺灣的觀光農業發展很快,類似的農林漁牧場有好幾十個。如你到臺南走馬濑農場一趟,就像是到了新西蘭牧場。這裏的草是從新西蘭引進的,牛是從芬蘭進口的。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白雲藍天下,牛群悠閑地吃著草,小牛犢圍著
跑前跑後,歡快地哞叫著,這幅畫圖在城裏是看不到的。在臺北陽明山農場,遊客們可以租一塊地,自己種上莊稼或蔬菜,平時農場有人照管,到了星期天或節假日,家長帶上孩子們,到這裏來鋤草澆
,享受勞動與收獲的歡樂。小朋友們在觀光農場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是難以學到的。走近自然,
近自然,熱愛自然,這正是興辦觀光農業的目的。
《走進臺灣》十九、休閑觀光農業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二十、軍事與兵役製度”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