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臺獨”,我們有必要作一番曆史回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中、美、英三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在討論起草“開羅宣言”時,英
提出了“臺灣地位未定論”,美
也有人提出“戰後臺灣由
際共管”。由于當時中
政府的反對,才沒有把這些寫亓“開羅宣言”。但這些謬論爲日後“臺獨”的萌芽種下了罪惡的種子。
1945年8月14日, 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一部分駐紮臺灣的日軍企圖以滅絕人的屠殺與中
人民同歸于盡,提出“玉碎臺灣島”的口號。當時的臺灣總督日本人安藤利吉認爲這樣做不明智,說服瘋狂份子成立“臺獨”組織,轉入地下活動。最早的臺獨組織,是留學美
的臺灣人廖文毅在日本帝
主義殘余勢力的支持下,于1947年在香港成立的“臺灣再解放聯盟”。廖文毅是被臺灣當局通緝逃到香港去的,後來,他串聯在日本的臺獨分子,成立了“臺灣共和
臨時政府”。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臺獨的大本營一直在日本,他們的企圖是即使不能將臺灣劃入日本版圖,至少也要使臺灣獨立而成爲日本的衛星
。後來,所謂的“臨時政府”內部發生了矛盾,廖文毅
離臺獨組織回到臺灣,日本的臺獨組織分崩離析。1972年,中日建交,臺獨在日本失去了立足的基礎,就把活動中心逐漸轉向美
。此後,美
便成爲臺獨分子活動的基地了。
臺灣在蔣介石統治時期,對臺獨控製得很嚴,要是發現誰是臺獨分子,不是坐牢就是槍斃。所以,臺獨組織不敢在臺灣有公開活動。到了80年代,特別是臺灣當局解除“禁” 以後,臺獨分子又開始活躍起來。1986年9月,臺灣民主進步
在臺北成立。民進
公然把臺獨主張寫進
綱,大肆鼓吹“臺灣獨立”。
李登輝上臺後,對臺獨采取縱容、支持的態度,利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際形勢的變化,趁機出擊,大搞所謂“重返聯合
”活動,叫嚷什麼“中華民
在臺灣”,試圖形成“兩個中
”並存的局面,把臺灣變成一個獨立的政治實
。1995年1月30日, 江澤民主席發表了《爲了促進祖
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講話,再次闡明了堅持一個中
,反對“兩個中
”、“一中一臺”,反對“臺灣獨立”和主張以“和平統一,一
兩製”的方針爭取早日解決臺灣問題的立場。這個講話,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然而臺灣當局不顧我提出的建議, 仍然我行我素。1995年6月,李登輝跑到美進行訪問,公開發表講話,再次強調“中華民
在臺灣”。李登輝訪美將臺灣當局在
際上製造“兩個中
”的活動推到了高
。
中共産
和中
政府根據美
政府允許李登輝訪美而引起臺灣局勢、兩岸關系和中美關系出現的新形勢,果斷決定在對美和對臺兩個方面進行堅決鬥爭。1995年到1996年3月,人民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和臺灣附近海域進行了四次軍事演習。
在我軍事演習期間,臺灣人心不穩,市動蕩,彙市不穩,房地産業低迷。這場鬥爭使越來越多的臺胞進一步認識到“臺獨”是極大的禍害。“臺獨”傷害了臺灣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臺獨”這條路不能走,也走不通。他們普遍認爲
理好與大陸的關系是臺灣面臨的重要問題,臺灣民衆要求發展兩岸關系願望更爲迫切。
令人憤慨的是,今年7月9日,李登輝在接受德一家廣播公司采訪時又公然宣稱,臺灣當局將兩岸關系定位在“
家與
家,至少是特殊的
與
的關系”。這一赤躶躶的分裂言論,令島內外民衆震驚,也爲兩岸關系乃至臺灣前途投下了濃重的
影。 臺灣《聯合報》7月20日發表社論指出,李登輝的“兩
論”包含有不可輕估的病態與風險及不可告人的目的。對此,人們必須提高警惕,整個臺灣不能成爲他的賭注。
玩火者必自焚。李登輝的“兩論”就是在玩火。最後,他必將引火燒身。
《走進臺灣》三十、玩火自焚話“臺獨”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三十一、曆史洪流不可阻擋”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