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元史演義第18回上一小節]裏居守。狄米裏出戰受傷,乃乞降。拔都因他忠勇可嘉,免他死罪。狄米
裏遂獻議拔都,勸他西征。速不臺道:“他恐我蹂躏這
,所以勸我西行。”狄米
裏意旨,就速不臺口中敘出,可見他爲
盡忠。
拔都道:“霍都思罕逃入馬加,米海勒逃入波蘭,我何妨乘勝長驅,聲罪致討哩。”當下議定,于是派速不臺軍入波蘭,自率軍入馬加。速不臺有子兀良合臺,骁勇不亞乃父,自請爲前鋒。當由速不臺允從,攻入波蘭。
波蘭時分四部,一部名撇洛赤克,酋長叫作康拉忒;一部名伯勒斯洛,酋長叫作亨力希;一部名克拉克,酋長叫作波勒司拉弗哀;一部名拉低貝爾,酋長叫作米夕司拉弗哀。蒙古軍先薄克拉克城,波勒司拉不能禦,遂遁去,城被焚毀。進攻拉低貝爾城,米夕司拉亦望風北遁。亨力希聞兩部敗潰,急邀集各部,來拒敵軍,共得三萬人,分作五軍。第一軍系日耳曼人,第二、第三軍統系波蘭人,第四軍亦日耳曼人,亨力希自統所部,作爲第五軍。
日耳曼人恃勇輕進,至勒基逆赤城,遇著兀良合臺。兀良合臺未與交鋒,先登高遙望,見前面來兵甚多,絡繹不絕,他便下山收軍,向後倒退。一面遣人飛報速不臺。速不臺引軍趨前,兀良合臺麾軍退後,父子會著,兩下定計,速不臺自去。那邊日耳曼軍還道兀良合臺怯敵,爭先追來。兀良合臺恰勒馬待著,一俟追軍近前,便奮呼搏戰。此時日耳曼軍,銳氣正盛,也各上前奮鬥,彼此攪做一團,約有兩小時,蒙古兵棄甲抛戈,一哄而逃,兀良合臺也落荒走了。明明是詐。日耳曼軍如何肯舍,自然盡力追上,蒙古軍走得很快,日耳曼軍亦追得起勁。約行數十裏,速不臺從旁殺到,放過兀良合臺軍,竟與日耳曼軍厮殺。日耳曼軍雖然驚愕,卻還有些余勇,兀自招架得住。不意戰了片刻,兀良合臺已繞出背後,所率鐵騎,橫厲無比,與前次大不相同,殺得日耳曼人,沒躲閃。忽覺炮聲疊響,四面都是大石飛來,日耳曼人走投無路,霎時間盡殁陣中。速不臺父子,整軍複進,巧值波蘭軍又到。兀良合臺乘他初至,忙麾騎突入,大衆一齊隨著,將波蘭軍沖作數段。波蘭軍向北敗走,天
已晚,前面正撞著第四軍日耳曼人,兩邊不及招呼,竟自相厮殺起來,迨至彼此說明,蒙古軍已經殺到。那時日耳曼軍,聞得前隊戰殁,統已魂飛天外,還有何心對仗,自然紛紛逃去。亨力希帶著後軍,因天時昏黑,不敢驟進,只探聽前軍下落。及得敗潰消息,方擬退回,已被蒙古軍趕到。勉強前來抵敵,哪禁得蒙古軍的勢力,蕩決無前,不到半時,已被殺得人仰馬翻,零零落落。亨力希知是不妙,亟思逃走,身上中著一矛,頓時昏暈墜地,殘衆慾來救護,怎奈蒙古軍東驅西逐,無從下手。突然間火炬齊明,仰見蒙古軍的大纛旗上,懸著一顆血淋淋的首級。看官不必細猜,便可曉得是亨力希頭顱。萬衆駭逃,五軍齊殁,敘述五軍戰事,逐段變化,便似五花八門,不致呆板。只米海勒查無去向。
蒙古軍複分掠四鄉,連下各寨,遂向東南繞行,去接應拔都軍。是爲承上起下之筆。拔都將入馬加部,先遣使谕降,並教他執送霍思罕,免得進兵。馬加部長貝拉《元史》作恢憐。正容納霍
思罕,得了四萬戶人民,勒令改從天主教,方自以得衆爲幸,哪裏肯歸附蒙古,當下拒絕來使,遣將士守住山隘,伐木塞途。拔都聞馬加抗命,遂令軍士斬木開路,順道而入。守兵聞風潰去,貝拉亟下令征兵,兵尚未集,蒙古軍頭哨,已到城下。天主教士烏孤領,請命貝拉,願率教徒及兵士出戰。貝拉不允,烏孤領自恃勇敢,竟出城開仗,被蒙古軍迫入淖中,教徒盡殪,只烏孤領遁歸。
城內兵民大嘩,統歸咎貝拉納降搆釁。貝拉不得已,將霍思罕
置獄中,嗣又把他
死,遣告拔都。拔都軍只是不退。貝拉堅守數日,兵已漸集,便來戰蒙古軍。蒙古軍屢勝而驕,不免疏忽,驟遇貝拉出來,一時未及招架,竟被貝拉沖破陣角,殺斃多人。拔都亟引兵東退,貝拉又大驅人馬,追殺過來。看官須知行軍的道理,總要隨時小心,有備無患;若一經挫退,如
東流,斷沒有揮戈再奮的情事。至理名言,顛撲不破。拔都軍正在危急,忽東北角上擊著鼓鼙,揚著旄纛,又是一彪軍馳到,嚇得拔都叫苦不疊。及瞧著旗上大字,才知是速不臺父子的兵馬。從此
接入速不臺父子,也有聲
。心中大喜,便驅軍殺回,貝拉見拔都得援,也收兵歸去。拔都也不追趕,與速不臺父子會敘,彼此談及兵事,拔都道:“貝拉兵勢方強,未可輕敵。”速不臺道:“待我去窺度形勢,再定行止。”
翌日,速不臺挈數騎出營。約半日,方回見拔都道:“此去有漷甯河,上流淺可渡,中複有橋,若渡過此河,便是馬加城。我軍不若誘敵出來,佯與上流爭殺,我恰從下流結筏潛渡,繞出敵後,絕他歸路;他既腹背受敵,哪得不敗!”拔都點頭道:“此計甚善,明日即行!”速不臺道:“事不宜遲,我去夤夜結筏便是,大約明日下午,上流也好進兵了。”拔都應允,速不臺引兵自去。
翌晨,拔都即升帳點兵,未午飽食,便出軍至漷甯河。貝拉得了偵報,果然發兵來爭,此時蒙古兵見他中計,越發耀武揚威,亂流爭渡。到了橋邊,貝拉兵雜集如蟻,槍刀並舉,弓箭齊施,蒙古兵連番奪橋,統被殺退。惱動猛將八哈禿,左手持盾,右手執刀,大聲喝道:“有膽力的隨我來!”聲甫絕,得敢死士百人,跟著八哈禿上橋,只向敵兵多殺入。余衆亦從後隨上。待殺過了橋,八哈禿身上,矢如猬集,狂叫而死,敢死士亦亡了三十名。一將功成萬骨枯。貝拉退回城中,速不臺方才渡河。拔都惱怅異常,便慾還軍。速不臺道:“王慾歸自歸,我不拔馬加城,誓不收兵!”遂引兵進攻馬加城,拔都不慾同往,便在河濱紮營。惟諸將爭請進攻,乃撥兵相助。貝拉自爭橋後,頗畏蒙古軍凶猛,及速不臺兵到,益加恟懼。嗣見蒙古兵越來越多,竟從夜間潛遁,城遂陷。速不臺及諸將,返報拔都。拔都尚有余憤,語諸將道:“漷甯河戰時,速不臺誤約遲到,致喪我良將八哈禿!”速不臺道:“我曾說下午發兵,乃午前已經進攻,彼時我結筏未成,何能渡河相救?”諸將亦各爲解免,且謂現已奪得馬加城,不必追憶前事,拔都方才無言。
越數日,複分軍追貝拉,聞貝拉逃入奧斯,蹑迹而進,所過殺掠,歐羅巴洲全土震動,捏迷思即今之德意志。諸部民均慾荷擔遠遁。忽蒙古軍中,傳到急訃,乃是窩闊臺汗逝世,第六後乃馬真氏稱製了。拔都急遣貴由先歸奔喪,一面部署軍馬,班師東還。小子有詩詠蒙古西征道:
歐亞風原等馬牛,兵鋒忽及盡成愁;
若非當日鼎湖訃,戰禍已教遍一洲!
慾知窩闊臺汗臨殁情形,且從下回說明。
----------
拔都西征欽察,即今俄羅斯東部,至分軍入波蘭,入馬加,則已在東歐地矣。波蘭近爲俄、奧、德三所分,(近自歐洲大戰,德敗俄亂,歐洲各
始許波蘭獨立。)馬加即匈牙利也,匈牙利之北,即奧大利亞
,亦稱奧斯,向與匈牙利
,或合或分,今則合爲一
,故又名奧斯馬加。蒙古軍亦曾至奧斯地,奧斯馬加之西,即德意志聯邦,日耳曼與捏迷思,皆德
聯邦之一部分也。明宋濂等修《元史》因歐、亞間之地理未明,故于拔都西征事,多略而不詳。近儒所譯西史,亦人地雜出,名稱互歧,本回參考中西史乘,兩兩對勘,擇要彙敘;而于烈婦之殉夫,猛將之死義,且裒輯遺聞,力爲表彰,是足以補中西史乘之阙,不得以小說目之!
《元史演義》第18回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9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