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元史演義第03回上一小節]言可答,只管撥馬自走,那族衆也思隨往。诃額侖愈加起,叫從人遞過了槍,自己加鞭馳上,沖入叛衆隊間,橫著槍杆,將叛衆攔住一半,好一個姽嫿將軍,所謂一夫拚命,萬夫莫當者是也,婦女且然,況乎男子漢。喝聲道:“休走!老娘來與你拚命!”那叛衆不曾見诃額侖有此膽力,還道她藏著不用,此次方出來顯技,幾嚇得面面相觑。诃額侖見他有些疑懼,又略霁怒顔道:“倘你等叔伯子弟們尚有忠心,不願向我還手,我深是感念你們!你休與
朵延同一般見識,須知瓦片尚有翻身日子,你不記念先夫也速該情誼,也須憐我母子數人,效力數年,待我兒郎們有日長成,或者也與先夫一般武藝,知恩必報,銜仇必複。你叔伯子弟們,試一細想,來去任便!”說罷,令帖木真下馬,跪在地上,向衆哭拜。臨之以威,動之以情,不怕叛衆不入彀中。叛衆睹這情狀,不由得心軟神移,也答拜道:
“願效死力!”于是前行的已經過去,後行的統同隨回。
到家後,聞察哈剌老人已死,母子統去吊喪,大哭一場。族衆見她推誠置腹,方漸漸有些歸心诃額侖。怎奈泰赤烏部聚衆日多,仇視诃額侖母子,亦日益加甚。诃額侖恐遭毒手,每教她五子協力同心,緩緩兒的複仇雪恨。她嘗作蒙語道:“除影兒外無伴
,除尾子外無鞭子。”兩語意義,是譬如影不離形,尾不離身,要她五子不可拆開。因此帖木真兄弟,時常憶著,很是和睦,同居數年,內外無事。
一日,兄弟六人,同往山中遊獵,不料遇著泰赤烏部的伴當,如黃鷹捕雀一般,來拿帖木真。別勒古臺望見了,連忙將弟
藏在壑內,自與兩兄彎弓射鬥。泰赤烏人欺他年幼,哪裏放在心上,不防弦聲一響,爲首的被他射倒,余衆望將過去,這放箭的不是別人,就是別勒古臺。寫別勒古臺智勇,爲後文立功張本。衆人都向他搖手,大聲叫著:“我不來擄你,只將你哥哥帖木真來!”帖木真聞他指名追索,不禁心慌,忙上馬竄去。
泰赤烏人舍了別勒古臺等,只望帖木真後追。帖木真逃至帖兒古捏山,鑽入叢林,泰赤烏人不敢進蹑,只是四圍守著。帖木真一住三日,只尋些果實充饑。當下耐不住饑渴,牽馬出來,忽聽得撲塌一聲,馬鞍墜地。帖木真自歎道:“這是天父止我,叫我不要前行!”可見蒙人迷信宗教。複回去住了三日。又想出來,行了數步,蓦見一大石擋住去路,又躊躇莫決道:“莫非老天還叫我休出麼?”又回去住了三日。實饑渴得了不得,遂硬著心腸道:“去也死,留也死,不如出去!”遂牽馬徑出,將堵住的大石,用力撥開,徐步下山。猛聽得一聲胡哨,頓時手忙腳亂,連人帶馬跌入陷坑,兩邊垂下铙鈎,把他人馬紮起,待帖木真張目旁顧,已是身子被縛,左右都是泰赤烏人。一險。捕一孩童如搏虎一般,並非泰赤烏人沒用,實爲帖木真隱留聲價。
帖木真歎了口氣,束手待斃。可巧時當首夏,泰赤烏部依著故例,在斡難河畔筵宴,無暇把帖木真死,只將他枷住營中,令一弱卒守著。帖木真默想道:“此時不走,更待何時。”便兩手捧著了枷,突至弱卒身前,將枷撞去。弱卒不及預防,被他打倒,就
身逃走。絕
逢生。一口氣奔了數裏,身子疲乏不堪,便在樹林內小坐。嗣怕泰赤烏人追至,想了一計,躲在河
內溜道中,只把面目露出,暫且休息。正倦寐間,忽有人叫道:“帖木真,你爲何蹲在
內?”帖木真覺著,把雙眼一擦,啓目視之,乃是一個泰赤烏部家人,名叫鎖兒罕失剌,不由得失聲道:“呵喲!”二險。還是鎖兒罕失剌道:“你不要慌!你出來便是。”帖木真方才動身,拖泥帶
的走至岸上。鎖兒罕失剌愀然道:“看你這童兒,煞是可憐,我不忍將你加害。你快去!自尋你母
兄弟,若見著別人,休說與我相見!”言訖自去。
帖木真暗想:自己已困憊異常,不能急奔,倘或再遇泰赤烏人,恐沒有第二個鎖兒罕,不如靜悄悄的跟著了他,到他家裏,求他設法救我。主見已定,便蹑迹前行。鎖兒罕才入家門,帖木真也已趕到。鎖兒罕見了帖木真,大驚道:“你爲何不聽我言,無故到此?”帖木真垂淚道:“我肚已餓極了,口已渴極了,馬兒又沒有了,哪裏還能遠行!只求你老人家救我!”
鎖兒罕尚在遲疑,室內走出了兩個少年,便問道:“這就是帖木真麼?雀被鹯逐,樹兒草兒,尚能把它藏匿,難道我等父子,反不如草木!阿爹須救他爲是。”鎖兒罕點著了頭,忙喚帖木真入內,給他馬麥餌等物。帖木真飽餐一頓,竭誠拜謝。問了兩少年名字,長的名沈白,次的名赤老溫。《源流》作齊拉滾,即後文四傑之一。帖木真道:“我若有得志的日子,定當報答老丈鴻恩,及兩位哥哥的大德。”志不在小,的是奇童。
言未已,忽又有一少女來前,由鎖兒罕命她相見。帖木真見她小可人,頗生愛慕。只聽鎖兒罕道:“這是我的小女兒,叫作合答安,你在此恐人察覺,不如暫匿在羊毛車中,叫我小女看著。如有饑渴事情,可與我女說明。”又轉向女子道:“他如要飲食,你可取來給他。”女子遵囑,導帖木真至羊毛車旁,開了車門,先搬出無數羊毛,方令帖木真入匿,再將羊毛搬入,把他掩住。這時天氣方暑,帖木真連聲呼熱。女子恰
聲囑道:“休叫,休叫!你要保全
命,還須忍耐方好!”
帖木真聞言,才不敢出聲。
到了夜間,女子取進飲食,將羊毛撥開,俾他充腹,那時彼此問答,很覺投機。帖木真忽歎道:“可惜!可惜!”女子道:“你說甚麼?”帖木真道:“可惜我聘過了妻!”言下有垂涎意,暗爲後文伏線。那女子聽了,垂著臉道:“你不要亂想!今夜想無人來此,便可臥在羊毛上面,我與你車門開著,小覺涼快。”帖木真應著,看那女子徐步而去;輾轉凝思,幾難成寐,未曾臉,遂思少艾,可見胡兒好
。後勉抑情腸,方蒙眬睡去。約莫睡了三四個時辰,猛聽
聲報曉,未免吃了一驚,靜候了好一刻,忽見那女子踉跄奔來道:“不好了!不好了!外面有人來捉你了!快快將羊毛掩住!”三險。小子述此,曾有一詩詠帖木真雲:
不經患難不成才,勞餓始邀大任來;
試憶羊毛車上苦,少年蹉跌莫心灰。
未知帖木真果被捉住否,且至下回說明。
----------
是回爲寡婦孤兒合傳,見得孤寡之倫,易受人欺,可爲世態炎涼,作一榜樣。惟寡婦孤兒之卒被人欺者,雖由人情之叵測,亦緣一己之庸愚。試看诃額侖之臨危思奮,居然截住逃亡;帖木真之情急智生,到底得離險難。人貴自立,如尋常兒女之哭泣窮途,自經溝渎而莫之知者,果何補耶!讀此應爲之一歎,複爲之一奮。
……《元史演義》第03回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04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