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114回第2小節

《民國演義》第114回

第2小節
蔡東藩作品

  [續民國演義第114回上一小節]有南北沖突,漸漸的北方分出兩大派,一直一皖,互相暗鬥,遂致北與北爭;繼又南方亦分出兩大派,滇粵系爲一dang,桂系自爲一dang,也是與北方情形相似,爭個你死我活,這真是何苦呢!想是此生不死。還有四川境內,自周道剛爲督軍後,被師長劉存厚所扼,憤然去職,竟將位置讓與存厚。存厚繼任,又被師長熊克武等攻讦,退居綿州,成都由熊克武主持。克武得選爲廣東軍政府政務總裁,卻有意與岑、陸相連,反對雲南唐繼堯,就是滇軍師長顧品珍,亦爲克武所要結,竟與唐繼堯tuo離關系,于是川滇相爭,滇與滇又自相爭,五花八門,層出不窮,只苦了各省的小百姓,流離蕩析,靡所定居。大軍閥戰興越豪,小百姓生涯越苦,革命革命,共和共和,最不料攪到這樣地步哩。痛哭流涕之談。話分兩頭。

  且說俄guo勞農政府,自徙居莫斯科後,威力漸張,把俄guo舊境,壓服了一大半。外交委員喀拉罕,派人至中guo外交部送交通牒,請正式恢複邦交,聲明將從前俄羅斯帝guo時代,在中guo滿洲及他chu以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一律放棄,並將中東鐵路礦産林業權利,及其他由俄帝guo政府,克倫斯基政府,即俄guo革命時第一次政府。與霍爾瓦特、謝米諾夫,暨俄guo軍人律師資本家所取得各種特權,並俄商在中guo內所設一切工廠,俄guo官吏牧師委員等,不受中guo法庭審判等特權,皆一律放棄,返還中guo,不受何種報酬。並抛棄庚子賠款,勿以此款供前俄帝guo駐京公使及駐各地領事雲雲。外交部接著此牒,並呈入總統府及guo務總理。徐、靳兩人召集guo務員等,開席會議,大衆以舊失權利,忽得返還,正是絕大幸事,但協約guo對俄情形,尚未一致,就是俄guo勞農政府,亦未經各guo公認,中guo方與協約guo同盟,不便驟允俄牒,單獨訂約。只好將來牒收下,暫不答複,另派特員北往,與來使同赴莫斯科,先觇勞農政府情形,審明虛實,一面探聽協約guo對俄態度,再行定議。嗣聞協約guo各派代表到了丹麥,與勞農政府代表開議,因亦派駐丹代辦公使曹雲祥爲代表,乘便交涉。曹代使複請詳示辦法,政府乃電示曹代使,令他將所定意見,轉告俄guo勞農政府的代表。略雲:

  中華民guo對于俄guo勞農政府前日提議將各種權利及租借地歸還中guo,以爲承認莫斯科新政府之報酬,此種厚意,實感激異常。惟中guo爲協約guo之一,所chu地位,不能對俄爲單獨行動,如將來協約guo能與俄恢複貿易與邦交,則中guo政府對于俄政府此種之提議,自當尊崇。希望勞農政府善ti此意,並希望即通令西伯利亞及沿海各省之官吏及委員,勿虐待中guo人民及沒收其財産,並令伊城即伊犁。及崴埠即海參崴。之勞農政府官吏,對于前日所沒收中guo商人之糧食及貨物,以赈濟西伯利亞之饑民,一律予以公平之賠償,以增進中俄guo民之友誼,是所至盼!

  過了旬余,複接曹代使複電,謂已與勞農政府代表接洽,該代表已允斟酌辦理,政府卻也欣慰。這消息傳到滬上,全guo各界聯合會等,統皆喜躍異常。從前俄guo雄據朔方,屢爲我患,所失權利,不可勝計,此次俄guo勞農政府,竟肯一律返還,豈非極大機會?當即電達政府,請速解決中俄問題,收回前此已失權利,機不可失,幸勿稽遲等語。徐總統尚在遲疑,將來電暫從擱置。既而海參崴高等委員李家鏊,報稱:“崴埠俄guo代表威林斯基,不承認有俄guo通牒送達中guo,恐就中有欺詐等情”,政府得報,又不禁疑慮叢生,諸多瞻顧。意外之利,卻是可防。偏滬上各界聯合會,疑政府無端延宕,錯過機宜,免不得大聲指摘,曆登報端,且雲政府難恃,不得不自行交涉。存心愛guo,也不足怪。風聲傳到京師,政府又恐他激起政chao,急忙通電各省,饬令查禁。一年被蛇咬,三年怕爛稻索。電文如下:

  查前次勞農政府通牒,雖有歸還一切權利之宣言,惟旋據高等委員李家鏊電稱:“詢據該政府代表威林斯基,此事恐有人以欺騙手段,施諸中guo,危險莫甚。即使俄guo人民,確與中guo有特別感情,然必須將來承認統一政府時,各派代表,修改條約,方爲正當,想中guo政府,亦必酌量出之,弗爲所愚”等語。是前通牒,果否可憑,尚屬問題。現在熟加考察,如果該政府實能代表全權,確有前項主張,在我自必迎機商榷,冀挽guo權。該全guo各界聯合會等,不審內容,率爾表決承受,並有種種yin謀,實屬謬妄。是亦言之太過。除已電饬楊交涉員,時楊晟爲上海交涉使。力與法領交涉,想是聯合會機關,在上海法租界內。務令從速解散,並通行查禁外,希即饬屬嚴密偵查,認真防範。遇有此類文件,並應注意扣留,以杜亂源,特此通告!

  話雖如此,但西伯利亞所駐華軍,亦已主張撤回,次第開拔,並向日本聲明,從前中日軍事協定,本爲防德起見,並非防俄,現在德事已了,不必屯兵,所有俄日沖突事件,中guo軍隊,無與日軍共同動作的義務,所以撤還。日人卻也不加抗辯,自去對付俄人罷了。此外一切中西交涉,如對匈和約、對保和約、對土和約,中guo既無甚關系,亦不能自出主張,但隨著協約guo方針,共同簽字。且因各guo和議終了,多半添設使館,外交部亦呈請增設墨西哥、古巴、瑞典、那威、玻利非亞五guo使館,以便交通。旋經徐、靳兩人酌定,特派專使駐紮墨西哥,並兼駐古巴。瑞典、那威亦各派專使分駐,玻利非亞唯派員爲一等秘書兼任代辦。當下頒一指令,准此施行。最可憂的是支出日繁,收入日短,平時費用不能不向外人借貸。英、美、法、日見中guo屢次借款,特組織對華新銀行團,正式成立,爲監督中guo財政的雛形。中政府不遑後顧,但管目前,隨他如何進行,總教借款有著,便好媮安旦夕,總有一日破産。得過且過,債多不愁。偏湘省又鬧出一場戰釁,遂致幹戈疊起,殺運複開。小子有詩歎道:

  革命如何不革心?仇雠報複日相尋。

  三湘七澤皆愁境,惟有漫天戰霧侵。

  慾知湘省開戰的原因,容待下回續表。

  ----------

  子輿氏有言:“上下交征利,不奪不餍。”可見利之一字,實爲啓爭之媒介。試觀南北之戰,其爭點安在?曰惟爲利故。南北之戰未已,而直皖又互生沖突,其爭點安在?曰惟爲利故。南方合數省以抗北京,而滇桂又自啓猜嫌,其爭點安在?曰惟爲利故。甚矣哉利之誤人,一至于此!無怪先賢之再三诰誡也。彼俄guo勞農政府之赉交通牒,願返還舊政府所得之權利,誠足令人生疑,中guo軍閥家,方野心勃勃,自爭私利之不遑,彼俄人乃肯舉其所得而棄之,謂非一大異事乎?然俄人豈真甘心喪利,慾取姑與之謀,亦中guo所不可不防也。

……

《民國演義》第114回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15回”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民國演義》第115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