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蔡東藩>民國演義>第142回

《民國演義》第142回

蔡東藩作品

  卻說陳炯明的部隊,自從退出廣州後,除卻退北江的謝文炳一師外,其余大部俱在惠州。初時粵軍因布置未周,不曾發動,到了五月九日(十二年),葉舉通電誣斥中山在廣州縱煙開賭,賣産勒捐,兩軍方才漸至實行接觸。其時北方的反直一派,極望中山和陳炯明和平解決,合力反直,因此吳光新等,紛紛在廣州、惠州兩地活動,勸他們言歸于好,共同北伐。雙方雖未必聽他的話,戰局卻和緩下來。不料陳氏乘孫軍不備,襲取博羅,進窺石龍,一面又運動海軍反孫。溫樹德因前此曾經附陳,現雖在孫中山部下,心中不安,受了陳炯明運動,立刻允許反孫,爲裏應外合之計。消息傳入中山耳中,不覺震怒,立刻下令免溫樹德海軍總司令職,並饬各炮臺加緊戒備,並改換各艦長,由大元帥直接指揮。因此陳炯明的逆謀,完全失敗。

  中山把廣州的事情,布置停當,立命各軍向惠州進攻。其中只許崇智在chao州、汕頭一帶,被林虎戰敗,退守揭陽,此時並不在圍攻惠州各軍之中。這時陳炯明守惠州的是楊坤如,雖則屢次戰敗,卻不肯放棄,只是一味死守,因此孫軍急切未能攻下。中山集衆將商議道:“李烈鈞收編的兩旅,現在又爲林虎所收,敵勢愈強,好在廈門臧致平已聯絡許總司令的留閩余部,和閩南自治軍,南圖chao、汕,現在已克饒平、黃岡,如能攻克chao、汕,消滅林虎、洪兆麟等的勢力,然後出其全力來攻惠州後方,則惠州腹背受敵,其亡可立而待。所以我們此時還是以攻爲守,靜待攻克chao、汕,再行猛攻不遲。”這計劃雖是如此決定,不料滇軍內部各派,競爭總司令地位,一部分竟發生通北嫌疑。其嫌疑最重的,當推師長楊如軒、楊池生兩人。楊希闵不待他們謀逆,便下令驅逐。兩楊立不住足,帶領殘部,投江西去了。

  中山因滇軍太糾紛了,下令廢除總司令,將所有滇軍,改編爲四軍,任楊希闵、範石生、蔣光亮、朱培德四人爲一、二、三、四軍長,這件事方算解決,只靜候臧、許攻克chao、汕,便可以夾攻惠州。不料林虎、洪兆麟向饒平反攻,臧軍竟被擊退。林虎占了饒平,便向平和進展。臧致平一面派兵堅守平和、诏安、雲霄一帶,一面要顧北面王永泉部的南下,一面又要防備到海軍杜錫珪、楊樹莊等的襲擊,十分吃力。此時臧致平確不易應付。其時孫傳芳已在福州就督理職,吳佩孚屢次電令解決臧致平,孫傳芳前次因初到福建,布置尚未十分周密,所以遲遲不發,等到臧致平實行對省獨立,南圖chao、汕,方才下了武力解決的決心,一面令王永泉南下夾攻,撫臧致平之背,一面請杜錫珪令楊樹莊率艦隊和陸戰隊進攻廈門。臧致平因此各方吃緊,不能專顧南路,被林虎攻入了平和,雲霄、诏安也相繼失守,漳州吃緊。臧致平正想派兵堵截,忽報海軍陸戰隊,已在金門登陸,艦隊已入嵩嶼,廈門吃緊,不覺大驚道:“廈門爲我根據地,如被海軍占領,則此後饷械都無所出。我軍雖不被攻擊,也不能在福建立足了,我當自往救之,甯失十漳州,不可失一廈門也。”因盡領漳州的軍隊,來救廈門,一面派使,假與海軍議和,一面乘各艦不曾防備,開炮轟擊,命中的很多,各艦帶傷的不少,要想發炮還擊,又被外艦幹涉,只得和陸戰隊一齊退出。

  這一回雖僥幸勝利,那漳州因留下的只劉長勝一部,兵力十分單薄,林虎乘虛進攻,劉長勝素聞林虎勇悍善戰,心中怯懼,不曾交鋒,先自逃走。部下無主將指揮,不戰而潰。林虎既得漳州,便進逼廈門,恰好王永泉軍也從同安來攻,因此廈門數面受敵,形勢甚危。臧致平連接警報,悶悶不樂的回到公館裏。他夫人見了他這憂憤的樣子,知道一定是前方失利的緣故,著實慰解了一會。臧致平歎道:“你不知道現在廈門危險的情形,還是這般寬心。可知同安、漳州,俱已失守,王永泉、林虎,圍攻廈門,海軍雖暫退去,必然複來,廈門三面受敵,必不能堅守,你教我怎不憂愁?”臧夫人道:“既然如此,你何不索xing放棄了廈門,帶領家小,到上海去居住,也免得在這裏驚恐擔心。”臧致平道:“你們這些女子,未免太不懂事。你想!我奉了孫中山先生的重托,把廈門一方的責任,全交與我負責,我現在既不能克敵,又不能死敵,見著危險,也不籌度一下,便帶著家小,躲到上海去了。不但將來見不得人,便連死在前敵的將士,也如何對得住?古人說:‘城存與存,城亡與亡’,這方盡得守土之責,我現在決定死守,決不輕易放棄。此一段話,頗有丈夫之氣。至于你們這些人,並沒有什麼責任,可先送你們到租界上去居住。”臧夫人再三相勸,臧致平總是不肯。第二天,果然令人把家小送到租界上去,自己又召集了各團ti的代表開會。各團ti不敢不來,到齊以後,臧致平便向衆人宣言道:“現在王永泉、林虎夾攻廈門,我軍雖不曾失戰鬥力,但亦不能在三五天內,擊退敵人,希望敵人被我擊退,不但是廈門一地之幸,也是guo家之福。萬一不能打退,我惟遵守古人城亡與亡、城存與存的兩句話,決不輕言放棄。至于地方上治安,我當竭力維持,如有不守本分騒擾商民的兵士,一經查出,立即槍斃,以肅軍紀。但軍饷一事,卻不能不希望地方上幫忙籌集。”各團ti代表,面面相觑,不敢回答,唯唯而退。臧致平在軍閥中猶爲較佳者,而其威猶使人民結she不敢言其所苦,則其他軍閥可知,其他強梁悍惡之軍閥更可知。

  林虎和王永泉攻了很久,因臧致平一味死守,不能攻下,只得電請海軍助戰。馬江方面的海軍,因又帶著大批艦隊和陸戰隊,來攻廈門,先占領金門,作爲根據地,然後向廈門進逼。臧致平少不得分兵拒敵,形勢愈危,也是廈門人民,該多受幾天戰事影響。偏生陳炯明在惠州,被孫中山先生圍攻,屢次戰敗,中山先生此時已將許崇智等部隊,調到石龍一面,著著進逼。惠州情形,十分危逼,陳炯明心中十分憂急,一日數電,調攻廈門的軍隊回救。林虎、洪兆麟等見東江如此緊急,不敢逗留,只得放棄廈門陣地,回救惠州,因此廈門的形勢,得略見松動。按下不提。

  卻說陳炯明自從聽說惠州楊坤如被圍,便qin從香港趕來指揮,已和中山先生激戰多次,雖屢有勝負,而惠州之圍,終不能解。吳佩孚派來救援的北軍,又在南雄,被滇軍趙成梁扼住,絲毫不能進展。孫中山見惠州久攻不下,便令右翼滇軍猛攻,占領平山,向汕尾、海豐、陸豐等地進攻。惠州南面的交通,頓被隔斷。陳炯明大驚,急忙抽調右翼軍隊,qin自帶往救應汕尾,方得轉危爲安。同時中山先生聽說林虎、洪兆麟等回救惠州……

民國演義第142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42回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