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民國演義第144回上一小節]。”衆人聽了,都十分掃興,紛紛把東西撿了起來,口裏卻叽咕道:“難爲這些客人,都帶著這麼值錢的東西,也算我們晦氣。”又一個站著的土匪道:“得咧得咧,我們不提這話罷。”說著,又走近一步,指著亨利旁邊的穆安素,向顧克瑤道:“聽說這胖大的洋人,是一個外督軍。中
有督軍,外
亦必有督軍,此輩心中固應有此想也。你懂得洋鬼子話,可知道他是不是?”顧克瑤笑道:“他是外
的巡閱使呢。”有督軍則又必有巡閱使,無巡閱使何以安
太上督軍乎?顧君之言是也。說著,又指著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筆鮑惠爾道:“這位就是他的秘書長。你貴姓?”那土匪道:“我姓郭,叫郭其才。”說著,向穆安素和鮑惠爾打量了一番,露出很佩服,又帶著些躊躇滿志的樣子。一會兒,又向顧克瑤道:“請你和外
督軍說,叫他趕快寫信給官兵,警戒他們,叫他們不要再攻擊,若不是這樣的話,我必得把外
人全數殺了,也不當什麼外
督軍、西洋巡閱咧。”中
之最貴者,督軍巡閱也,外
又中
之所畏也,然則外
督軍,外
巡閱,非世界至高無上之大人欤?土匪乃得而生殺之,則土匪權威,又非世界至高無極者乎?一笑。說到外
人的樣子,雖則很象凜凜乎不可輕犯,然而一聽到一個殺字,卻也和我們中
人一樣的害怕,所以顧克瑤替郭其才一傳譯,外
人就頓時恐慌起來,立刻便推鮑惠爾起草寫信。想因他是報館主筆喜歡掉文之故。同一動筆,平時臧否人物,指摘時政,何等威風,今日又何等喪氣。又經顧克瑤譯爲華文,大約說道:
被難旅客,除華人外,有屬英、美、法、意、墨諸之僑民四十余人。全書中,此句最是重要,蓋此次劫車,如無西人,則僅一普通劫案耳,政府必不注意,官兵亦必不肯用心追擊也。蓋衮衮諸公之鬥大眼睛中,惟有外
人乃屹然如山耳,我數百小民之
命,自諸公視之,直細若毫芒,豈足回其一盼哉?警告官兵,弗追擊太亟,致不利于被擄者之生命。
郭其才拿了這信,便差了個小喽啰送去,果然有好幾小時,不曾攻擊。匪衆正在歡喜,不料下午又開起火來。郭其才依舊來找顧克瑤道:“官兵只停了幾小時,不曾攻擊,現在爲什麼又開火了?你快叫外巡閱再著秘書長寫信去,倘官兵仍不停止攻擊,我立刻便將所有外
人,全數送到火線上去,讓他們嘗幾顆子彈的滋味,將來外
人死了,這殺外
人的責任,是要官兵負的。”妙哉郭其才。單推外人而不及華人,非有愛于華人,而不令吃幾顆子彈也,蓋官兵目中,初未嘗有幾百老百姓的
命在意中,土匪知之深,故獨挾外
人以自重。蓋政府怕外
人者也,如外
人被戕,必責在役之官兵,在役之官兵畏責,必不敢攻擊矣。顧克瑤依言轉達,書備好後,仍由郭其才差匪專送。
顧克瑤見書雖送去,不過暫顧目前,自己不知何日才能回家,心中十分煩悶,因在山邊徬徨散步,暫解愁懷。忽見有一個八九歲的女孩,履不全,坐在石崖旁邊,情致楚楚,十分可憐,禁不住上前問她的姓名。那女孩見有人問她,便哭起來道:“我姓許,叫許鳳寶,我跟我的母
從上海到天津去,那天強盜把我的母
搶去,把我丟下,我舍不得母
,跟強盜到這裏來尋我的母
,又不知道母
在哪裏。”真是可憐。一行說,一行哭,十分淒楚,聽得的人,都代爲流淚。衆人正在安慰她,忽然一個外
人叫做佛利門的,走將過來,因不懂中
話,疑心衆人在這裏欺哄孩子。顧克瑤看出他的意思,便把詳細情形告訴了他,佛利門點頭道:“這孩子可憐得很,我帶她到維利亞夫人那裏去,暫時住著再說罷。”說著,便和顧克瑤兩人帶了許鳳寶,同到維利亞夫人那裏,給與她
服鞋履。那許鳳寶年幼心熱,見顧克瑤等這般待她,十分感激,便趕著他們很
熱的叫著叔叔,這話按下不提。
卻說這天晚上,兵匪又複開火,當時天昏地黑,狂風怒號,不一時,卵一般的雹,紛紛從天上落將下來,打著人,痛不可當,更兼大雨交加,淋得衆人如落湯
一般,十分苦楚。郭其才等知道這地不可久居,便帶著一衆肉票,渡過山頂,奔了十多裏路,轉入山邊一個村莊中躲避。一面叫老百姓土匪稱不做強盜之居民爲老百姓。打酒燒火,煎高粱餅,煮綠豆湯,分給各人充饑。那餅的質地既糙,味道又壞,十分難吃。一住兩日,都是如此,甚是苦楚。顧克瑤覓個空,詐作出恭的樣子;步出莊門,想乘機
逃。剛走了幾步,便遇著一中年村婦,忽然轉到一個念頭,便站住問道:“從這裏去可有土匪?”那婦人向他打量了一番說道:“先生是這次遭難的客人,要想
逃嗎?”顧克瑤道:“正是呢,你想可得
身?”那婦人搖頭道:“難難難,我勸先生還是除了這念頭罷。從這裏去,哪裏沒土匪!你這一去,不但逃不出,倘然遇見凶惡些的土匪,恐怕連
命也沒咧。”山東此時,可稱之謂匪世界。顧克瑤聽了這話,十分喪氣,只得死了這條心,慢吞吞的踱將回來。剛想坐下,忽聽說官兵來攻,郭其才等又命帶著肉票,往山裏奔逃。顧克瑤一路顛蹶著,拚命的跑,倒是那外
巡閱,十分寫意,坐著一把椅子,四個土匪擡著走,好似賽會中的尊神。假外
巡閱,在土匪中尚如此受用,真督軍下了臺,宜其在租界中快活也。
奔了半日,方才又到一座山上。顧克瑤和穆安素、佛利門、亨利、鮑惠爾等,都住在一個破廟裏,只有穆安素一人,睡在破榻上面,其余的人,盡皆席地而睡。那亨利十分頑皮,時時和郭其才說笑,有時又伸著拇指,恭維郭其才是中第一流人,因此郭其才也很喜歡他,時常和顧克瑤說:“亨利這人,很老實可靠,不同別的洋鬼子一樣,倒很難得。”被亨利戴上高帽子了。土匪原來也喜戴高帽。顧克瑤也笑著附和而已。一天,郭其才特地宰了一頭牛,大飨西賓。顧克瑤等因要做通事,所以得陪末座。英語有此大用
,無怪學者之衆也。那牛肉因只在破鍋中滾了一轉,尚不甚熟,所以味道也不甚好,可是在這時候,已不啻吃到山珍海錯了。彼此帶吃帶說之間,顧克瑤因想探問他們內中情形,便問他們的大首領叫什麼名字?怎樣出身?郭其才喝了一口酒,豎起一個拇指來道:“論起我們的大當家,卻真是個頂天立地的奇男子,他既不是窮無所歸,然後來做土匪,也不是真在這裏發財,才來幹這門營生。多只因想報仇雪恨,和貪官汙吏做對,所以才來落草。我們這大當家,姓孫名美瑤,號玉
,今年只有二十五歲,本省山東峄縣人,有兄弟五個,孫當家最小,所以鄉人都稱做孫五。他有……
民國演義第144回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