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康熙大帝>41 康熙帝明察清積案 穆子煦私訪下南京

《康熙大帝》41 康熙帝明察清積案 穆子煦私訪下南京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康熙二十二年的中秋之夜,因爲臺灣大捷,辦得比任何一年都熱鬧。康熙皇帝在暢春園大事鋪張,賜宴群臣,連太皇太後都請來了。還叫了一班戲子來助興。

  酒宴中間,康熙滿面春風地端著一杯酒,徑直來到陳夢雷坐的桌子旁,陳夢雷一見,連忙起身行禮,卻被康熙攔住了:“哎——不要拘禮,大家都高興嘛。夢雷,在三阿哥那裏,你呆得慣嗎?”

  “啊,哦,回聖上,三阿哥勤奮好學,聰明上進,與臣相chu得十分好。前幾天,三阿哥又賜臣一座宅子……”

  “哈哈哈,你們能chu得來,朕就放心了。”康熙又轉臉對同桌的官員們說:“今天,暢春園的酒宴上,只有陳夢雷是無官之人。當年他進京趕考,沒進考場,朕就和他認識了。他是朕的布yi老友啊,來人,取筆墨來。”

  侍衛們連忙呈上筆墨紙硯,康熙拿起筆來,略一思索,揮筆疾書,寫下一副對聯:“松高枝葉茂,鶴老羽毛新。”寫完,看了一下拿起來交給陳夢雷:“夢雷,這個賞你,你帶回去挂在堂上。朕的字寫得不好,可是這是寄托了朕的一片心意啊!”

  陳夢雷激動得涕淚縱橫,跪下來叩頭:“臣,謝恩!”

  這些情景,在座的大臣們看了,也都十分激動。只有李光地,卻覺得心裏不知是酸、是苦、是甜、是辣。衆人的議論,他聽不見,臺上演的什麼戲,他也看不見;只是如癡如呆地坐在那裏愣神兒。突然,內侍穆子煦悄悄地走了過來,附在李光地耳邊說:“皇上有旨,在會芳亭召見大人。請吧!”

  李光地突然一驚,連忙起身,整好yi冠,來到暢春園後園的會芳亭。說“亭”,其實是個六角的亭子模樣的小宮殿。康熙坐在裏間炕上。穆子煦進去回過之後,停了好大半天,才聽康熙吩咐一聲:“叫他進來。”

  李光地一看這個陣勢慌了,連忙打下馬蹄袖,報著職名進門行禮:

  “臣李光地叩見萬歲!”

  “嗯,起來吧。朕問你,你和于成龍交情怎樣?”

  “回聖上的話,于成龍從未與臣一起共過事。他是個清官,孤芳自賞,很難與他接觸。所以臣與他沒什麼聯系。”

  “哦,大臣之間,不應結dang拉派,讀書人更應該心song開闊。于成龍別的都好,只是心眼太小。比如靳輔他們,常年奔波在河工上,風風雨雨,容易嗎?可于成龍卻不能容他,動不動就上本參奏。他的奏折,又都是經你的手遞上來的,這是怎麼回事?”

  李光地心中一驚。靳輔把李秀芝母子帶到北京,鬧得他李光地丟盡了臉面,如今皇上這樣問話,是什麼意思呢?便試探著回答:

  “聖上,靳輔雖治河有功,但也有辦事不周之chu,而且與地方官之間常常鬧得不可開交,頗犯清議。于成龍的本章是有道理的,臣不過按例進呈禦覽,並無私情。”

  “什麼,清議?哼,在京的官員,飽食終日,不辦實事,會念幾首詩詞,讀了幾本古書,便都拿來‘清議’一下,要叫他們下去辦點實事,一個個都傻眼了。你要小心點,我聽你這話音,怎麼與索老三如出一轍。”

  李光地機靈靈打個寒戰:“臣乃皇上之臣,既不追隨索老三,也不會去附和明珠。臣忠心事主,求聖上明鑒。”

  “嗯,你很會說話,朕喜歡你的,也就是你的才華、學識。再說,朕的師傅是伍次友,而他的父qin伍雅遜先生又曾經教過你,總算有點淵源。所以你的事,朕不能不多擔待點,免不了也要護你一點。但朕要告訴你,你與伍先生相比,差得遠了。你患得患失,熱中功名。朕不讓你進上書房,就是因爲你氣量太小,事事計較,冤冤必報,你知道嗎?”

  李光地不能不承認,康熙說的全是肺腑之言。但他一向心song高傲,覺得因爲這點毛病,就不讓他進上書房,心中又有點不服氣:

  “聖上恕臣愚昧。臣不解聖意,請皇上明示。”

  “哦,你這個聰明人,還用得著朕多說嗎?比如陳夢雷,你們本來是好友,如今卻成了不能見面的仇人。你已經做到文淵閣大學士,一品大員了,他還是一個布yi書生。爲什麼你就容不下他呢?”

  李光地心想,這事三言兩語說不清,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言:“皇上明鑒,陳夢雷大詐似直,實在是文人中的敗類。”

  “哈哈哈,李光地呀,李光地,大詐似直也罷,大jian似忠也好,如今他在三阿哥府上教書,與世無爭,你爲什麼不放過他。難道你的所作所爲都是那麼正直嗎?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虛僞欺詐之chu嗎?”

  李光地抱著一線希望,咬牙堅持著:“臣從不欺人,更不敢欺主,聖上所言,臣擔當不起。”

  康熙一陣冷笑:“哼哼,李光地,你不要以爲朕身居九重,外邊的事什麼都不知道,其實,什麼事都瞞不了朕!朕問你,你說沒說過,‘皇上調陳夢雷去教三爺,是誤用小人?’說沒說過‘陳夢雷欺心狡詐,所以斷後,我李光地從不欺心,所以子孫繁茂’?”

  李光地腦袋轟的一下,這些話他確實說過,是和最要好的朋友說的私房話呀,皇上怎麼知道了?想起明珠大鬧府第的事,更是覺得後怕。他正要回奏,卻聽康熙又說:

  “就拿這次你母qin病故的事兒來說吧,你上表請求丁憂,朕批了奪情,你也就不再吭聲了。你想想,朝廷之中,哪一個大臣像你這樣,父母死了,朝廷不准假,人家卻一辭再辭,實在辭不掉,才奉旨奪情不歸。而你呢,一奪就不走了,若不是貪戀職位,那母子之情,就這麼好奪嗎?剛才朕說了,朕喜愛你的才華學問,可你也別太自負了。論真說,朕的學問就當真不如你嗎?難道朕以孝治天下,連母子之情也不懂,連古今通用的三年治喪的禮數都不懂了嗎?”

  康熙這一連串的問話,使李光地汗流浃背,渾身顫栗,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康熙緩了一下口氣又說:“你不要怕,朕知道,天地造化不會把全善之人降到世上,你也不能是全人。不過,你已經是文淵閣的大學士了,時時在朕的身邊,參與guo家大政,朕器重你,才要敲打你一下,要你清醒清醒,多幹點實事,少惹些事非,朕也就放心了。你跪安吧!”

  新任江南布政使兼江甯織造穆子煦,拜辭了皇上,風光排場地離京上任去了。康熙皇上的這一任命,既沒與上書房大臣們透過風,更沒經過部議,這一不同尋常的舉動,引起了朝野上下一片猜測和議論。明珠和索額圖兩大dang魁,更是驚魂不定。他們不明白,穆子煦是皇上的貼身侍衛,十幾年來他時刻不離皇上左右,可是,今天康熙卻突然對他委以重任,派往南京,這裏面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

  出了京城,穆子煦一反往日那風風火火、霹雳閃電秉xing,一路之上,信馬由缰,遊山玩shui。碰上外任的故交老友……

康熙大帝41 康熙帝明察清積案 穆子煦私訪下南京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41 康熙帝明察清積案 穆子煦私訪下南京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