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勁吹,雪花飛揚,戒得居大院內的雪地上,一拉溜跪著十幾個皇子阿哥。人人心頭都像有十五個吊桶打,七上八下,難以安甯;個個又都被這漫天的風雪凍得渾身冰涼,瑟瑟發抖。他們在這兒難受,那位在房子裏烤著炭火、坐在暖炕上的皇上,也並不輕松。幾十年來,他經曆過無數的風風雨雨,驚濤駭
,卻從沒感到膽怯,從沒驚慌失措,更沒有動搖過必勝的信念。可是這一次,老皇上康熙卻害怕了,慌神兒了,舉足無措了。他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孤獨,從來沒有過的恐懼,從來沒有過的透心的寒涼。就說今天晚上發生的事吧,既讓康熙心神不安,又疑窦叢生。淩普帶著精銳騎兵,私闖避暑山莊,卻說是奉了十三爺的調兵命令,而老十三的手谕上又明明寫著是奉了太子的令旨。淩普還說信是鄂倫岱派人送的。這鄂倫岱是老八的表哥,是與太子對著幹的人哪,他爲什麼要去替太子送信呢?再說,淩普是太子的
哥,太子要調淩普來山莊,淩普不但不會推托,而且會聞風而動,根本就用不著這麼繞著彎子去叫老十三。老十三也用不著去找鄂倫岱。就是去找了,那鄂倫岱也不見得會替太子、替老十三賣命。剛才審問鄂倫岱時,那小子暴跳如雷的神氣不像是假裝的。那麼,會不會是有人想借淩普的手製造事端,釀成大亂,把太子和老十三置于死地呢?嗯……假如真是這樣,那牆倒衆人推,栽贓、陷害太子和十三阿哥的,除了老八這一夥,不會有別人!可是康熙反過來又一想,淩普畢竟是帶兵進莊了。會不會是太子因爲幹了見不得人的事,怕朕降罪于他,爲了避禍,也爲了從軍事上控製避暑山莊,進而發動兵變,武力奪權,謀逆篡位,才把淩普的兵調來的呢?會不會是太子調了兵又反過來栽贓給鄂倫岱呢?老十三
情梗直,雖然是公認的“太子
”的人,但他沒有調兵之權,也不會作欺君欺父之事。從戶部辦差與太子鬧了矛盾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老十三的爲人了。但昨天圍獵時,他出力最大,卻沒有得到賞賜,還挨了朕的一頓訓斥,會不會心懷不滿,幫助太子作亂呢?還有老四,今天爲朕安排的獵狼,明顯的帶著勸谏的意思。他在這場風波中扮演了什麼角
呢?唉,這幾個兒子太讓朕琢磨不透了。亂子從自己家裏鬧出來,從自己最信任、最疼愛的幾個兒子身上鬧出來,太讓朕傷心,也太讓朕害怕了……
康熙是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人了。不僅老謀深算、慮事深遠,而且精明果斷。今兒晚上,他突然決定不住寢宮,而臨時住到這四面開闊的小殿戒得居;他把所有的皇子都傳來,而且讓他們跪在雪地裏;他把那個鬧事的鄂倫岱也傳來,拘押在侍衛的帳篷裏;把淩普的兵攆回去,卻把淩普單獨留下來,就是爲了預防萬一。擒賊先擒王,只要這十四個皇子一個不落全圈禁在這裏,外邊就鬧不起事兒來。
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和馬齊都在皇上身邊多年了。他們倆知道,皇上昨晚上一夜沒睡,今兒白天又興致勃勃地看了獵狼。可是現在,皇上還是這樣神情亢奮,沒有一點兒睡意。雖然在皺眉沈思,卻是兩眼放光,臉紅潤,精神健旺,神采奕奕。這反常的興奮狀態不是個好兆頭。張廷玉忍不住上前勸道:“主子這兩天著實勞累了,現在大事已經安排完了,請主子寬寬心,好好睡一覺吧。”
康熙詫異地看了一下張廷玉說:“什麼,睡覺?廷玉呀,你可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有人不讓朕睡覺,朕又怎敢懈怠。這麼多的兵不宣而至,朕能安枕高臥嗎?”
馬齊上前一步說:“主子,以奴才看,淩普的兵已經讓他們回去了,奴才願以身家命相保,今晚定會平安無事……”
他還沒說完,就被康熙一陣冷笑打斷了:“哼……馬齊,你的身家命值多少?能保住朕的安危嗎?告訴你,要不是狼是的兵今夜就到,朕早就啓駕回北京了!看看吧,這是什麼?”說著,“叭”的扔過一張紙來。馬齊撿起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奉太子谕,著熱河都統淩普,即刻率兵護衛進駐山莊,以資防衛。
怡貝勒胤祥。”
馬齊看完心裏咯噔一下子,他知道這就是今天他從淩普手裏接過的那張字條。可是當時他接過來之後回手就捧給皇上了,不知上邊寫的是什麼。現在一看,驚得他額頭沁出了汗珠。他思忖了一下說:“主子,依奴才看,這個調兵手谕不合常理。十三阿哥奉旨辦差多年了,他的筆迹是可以模仿的。請皇上聖鑒。”
康熙點了點頭,感到寬慰:“哦,這麼說,你馬齊還算有點聰明。不過,即令不是老十三十的,也是別的阿哥幹的。反正是跑不了外面跪的這幾個逆子。所以,朕才讓他們在雪地裏涼快涼快,不要熱昏了頭腦。”
“是,皇上慮事深遠。不過,阿哥們金枝玉葉,恐怕受不了這份寒冷。再說,奴才們在屋陪著聖駕,暖暖和和,阿哥們卻在外邊挨凍,奴才們心裏也不安生。不管怎麼說,他們當中將來總有一位要當皇上的,到那時,豈不要怪奴才不懂道理?”
康熙聽了這話,神慘然地怪聲大笑:“哈哈哈……哪裏就凍死了?想當初;朕率兵西征時,孤軍深入,斷了糧草,也沒有禦寒的軍
。夜裏,草原寒冷異常,朕不得不靠在馬肚子下面取暖,誰可憐朕了?!至于將來,無論他們是誰坐了江山,高興還來不及呢,哪還會記得今晚這檔幹事兒呢?”
康熙皇上說著,動了真情,不由得老淚縱橫,難以自製。李德全和太監們連忙走上前來,扶著康熙在炕上躺下,輕輕地替他按摩。過了好大一會兒,康熙平靜下來,呼吸也均勻了一些。他剛想閉目養養神,卻聽門外一陣吵嚷。李德全連忙跑出去看了,又進來回奏:
“主子爺,太子在外邊要面見主子,說有要事啓奏。張五哥攔住他不讓進,吵起來了。”
康熙忽地一下從炕上坐起身來,厲聲問道:“是胤礽嗎?不是傳旨給你,有事讓張廷玉代奏嗎?爲什麼深夜闖宮,驚擾朕躬?”
太子胤礽在外邊哭著說:“皇阿瑪,兒臣……”不等他說完,康熙怒喊一聲:“哭什麼,滾進來說。”
胤礽跌跌撞撞地進來,叩頭出血:“皇阿瑪,兒臣不孝,兒臣有罪,請皇阿瑪賜兒臣一死……”
康熙發出一陣令人膽寒的大笑:“哈哈哈……你居然有罪,你居然不孝?朕倒不明白了。你辦事很有章法,很有學問嘛。連朕都被嚇得不敢回煙波致爽齋了,幹得很漂亮嘛。如果不是你這個逆子辦事有方,朕恐怕已經被你殺了,或者送到左家莊化人場了!哼,你胤礽還不夠聰明啊。告訴你,大清的曹
還沒出世呢!真是龍生九種,種種有別。朕沒想到,竟生出你這樣忤逆不孝的兒……
康熙大帝23 防兵變行宮下嚴旨 廢太子雪地責阿哥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