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子煦呈送來的是索額圖和熊賜履的聯名奏折,除了報告朝廷近況之外,還附上了伍次友從安徽寄來的筆書信。康熙十分興奮,急忙拆開來看時,還是自己熟悉的筆迹,看著這端正、秀麗的一絲不苟的鍾王小楷,伍次友那家學淵博的才情,忠厚嚴謹的風骨,躍然紙上,使康熙不由得一陣激動。
在這封信中,伍次有先生報告了自己遊學山東,安徽等的見聞,對百姓歸心,士子向化,充滿了樂觀。信中提到了最近出現的邪教鍾三郎,妖言惑衆,圖謀不軌,請聖上嚴加防範,以期一鼓蕩平。但在未查清其根底之前,應鎮之一靜,以免打草驚蛇。信的最後寫道:臣以爲眼下四方不靖,當以安內爲要。
東南波興,天下板蕩,西北邊患,難以驟平,故不能安民,不可言撤藩;不能聚財,不可言兵事,望陛下慎思。臣久違聖顔,念念不忘,對此孤燈昏焰,草章遠呈,能不潛然涕下。盼陛下珍重聖,以符萬民之望。”
讀著讀著,康熙的眼淚不覺流了下來。先生身在山林,卻時刻不忘社稷。憂君憂民之拳拳赤誠滲透在字裏行間。誰說漢人不肯爲天朝所用呢?伍先生這位漢人學士中的佼佼者,比皇貴戚,不是更爲忠貞嗎?有這樣的人做自己的良師摯友,何患天下不甯,
運不盛呢?此刻,康熙在興奮激動之余,卻又不能不爲伍次友擔心。看看信未的日期,這封信發出已是兩個月了。先生如今又在那裏?他會不會遇到什麼凶險、危難呢?這些日子,在沙河堡遇上的那位小道李雨良,身懷絕技,妒惡如仇,卻又行蹤飄忽,來去匆匆。他究竟是男,是女?他要去尋訪伍先生又爲的是什麼?他如真是敬仰伍先生,要能與先生結伴而行,也可成爲先生的貼身護衛。可是,他能找到伍先生嗎?
康熙的擔心不是多余的。一個精心策劃的謀,正在向伍次友逼近,而能救他
險的恰恰就是那位女扮男裝的小道土李雨良。
這個李雨良祖籍陝西鎮原縣,原名叫做李雲娘,是個既無兄弟又無的獨生女兒。她家世代務農,過著清貧的日子。那一年天災降臨,瘟疫流傳。一夜之間,母
,姑姑相繼去世。老父在萬般無奈之下,以三兩銀子的身價,把年方九歲的雲娘賣給了當地鄉紳汪老太爺家爲奴,被派在汪老太爺那年輕的姨太大房裏做粗使丫頭。這老太爺有兩個兒子,大少爺汪士貴,常年在外做生意;二少爺汪士榮,便是咱們前面提到過的那位傅宏烈的把兄弟,吳三桂的手下謀士。汪士榮這個人長相俊美,機智過人,不僅能言善辯,口
生花,而且心地惡毒,刁鑽狠辣,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這一年,汪士榮被平西王吳三桂看中,選派做了貴州茶馬道臺,
錦榮歸,回鄉祭祖。他回來後沒多少天,就趁父
病死,哥哥外出的機會。勾搭上了父
的姨太太蔡氏,又捎帶了自己的
嫂子劉氏。也是該著雲娘倒黴,這天早上,她去給姨太太打掃房間,正好碰上l那婆媳、叔嫂三個人的醜事,被汪土榮劈頭一個耳光打了出去。
心懷叵測的汪士榮,怕家醜外揚,便指示家丁,在一個月黑風高。雷霆暴雨的夜裏,把李雲娘綁起來,吊在後山的松林裏,要借雲娘之身殺人滅口。李雲娘手腳被綁死了,嘴被堵上了。雷鳴電閃,暴雨傾盆,山風凜冽,虎嘯狼嚎。這個十一歲的小姑娘沒有恐懼,沒有眼淚,兩只明亮的大眼,穿過電光雨幕,怒視著山下的汪家宅院。
就在這時,兩個冒雨夜行的出家人救了她。這兩個人,一位是後來名震京師的禦醫胡宮山,另一位,就是他的師父,終南山黃鶴觀的清虛道長。當天夜裏,汪家起了場大火。僻僻啪啪地一直燒到天明,連那麼大的雨都沒能澆滅。汪士榮在大火中僥幸逃命。他沒了牽挂,更加死心踏地地爲吳三桂效命,而李雲娘也從此成了清虛道長的女弟子,胡宮山的小師。她懷著報仇雪恨的大志刻苦練武,很受師父的喜愛。清虛道長把自己的全身本領無一保留地都教給了這位女弟子。幾年之後女俠道士李雲娘的名字,便在江湖上傳開了。
後來,胡宮山因翠姑的猝死而飄然回到終難山時,清虛道長已經仙逝了。當李雲娘聽師兄講了京城裏這幾年發生的事情之後,既爲家出了康熙這樣的一代英主而高興,又爲師兄不能救出翠姑而氣憤,尤其是聽跟師兄一塊出走的郝老四講到,明珠怎樣使用狡計,既打扮了自己,又拆散了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的姻緣,雲娘更是氣憤不過。出于女子的善良和同情。她決心下山走上一趟,找到伍次友,並且把他疊回京師,非要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破鏡重圓不可。當時胡宮山勸她:
“師,你自幼上山,偶爾一涉江湖,哪裏知道人間那複雜的人情糾葛?這事兒,你管不了,也不該管!”
可是,雲娘生就的剛烈子,見不得一點不平之事,師兄的話她怎麼能聽得進去呢:“師兄,不是我有意頂撞你,你如果還有男子漢的血
,就不該把翠姑讓給明珠那小子。據你說,伍先生是個有道的君子,蘇麻喇姑又是個甯願出家也不肯背叛伍先生的有見識的女人,爲什麼我不該去幫他們一把呢?我這次下山,不但要成全伍先生之事,鬥一鬥那位明珠大人,還要給吳三桂那幫人添點麻煩。要是能找到汪士榮那小子,我還要報仇呢!”
就這樣,雲娘換了男裝,化名李雨良。她辭別了師兄,提劍下了終南山。她一方面四打聽伍次友的下落,同時,只要遇上對康熙不利的事。不管是三藩的人,或是什麼朱三太子的人,都一概不饒過。爲了弄清伍次友的下落,從陝西到京師,又從京師趕到沙河堡,終于
眼見了康熙,也見到了蘇麻喇姑。康熙的勤政愛民,蘇麻喇姑的純真善良,使李雲娘十分敬佩,于是便在他們君臣危難之中,拔劍相助,殺了朱三太子派來的刺客。也更加急迫地要去尋找那位未曾見面的伍次友。
可是,當李雲娘喬裝成書生趕到安徽的時候,卻發現,有一幫形迹可疑的人,也在打聽伍次友的行蹤。這個情況,引起了李雲娘的警覺,便不動聲地跟著那夥人,住進了安慶府的迎風閣老店。
伍次友是個生疏放,懶于應酬,苦幹拘束的人。自從半年以前,與明珠在黃河岸邊分手之後,他在山東、安徽到
講學,到
受到地方官吏的殷勤照應。一來,他那皇帝老師的身份,官員們不敢有絲毫的怠慢;二來,他令尊伍雅遜乃先明大儒,無人不敬。所以,伍次友每到一
講學,都成爲轟動一時的大事。他不願看官吏們那阿谀奉承的嘴臉,更不願在儒生士子中
于特殊的地位。所以在鳳陽淮
書院講了一個多月的學後,便突然不告而辭,只身乘船,悄悄來到了皖南重鎮安慶府。他哪裏知道,不光……
康熙大帝12 會文友帝師展風采 鬥虎將道姑暗用心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