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康熙大帝>32 骊山遊撫慰馬鹞子 長河斷死難經略臣

《康熙大帝》32 骊山遊撫慰馬鹞子 長河斷死難經略臣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王輔臣確實是叛變了。不過,那裏的情景與廣東卻大不相同。是由于莫洛重回陝西引起的。

  原來,康熙清楚地知道,只要三藩一叛,西路的馬鹞子王輔臣就會成爲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不叛,吳三桂就失去了呼應;而他若叛了,朝廷將腹背受敵。

  盡管康熙對王輔臣恩寵倍加,擡了他的旗籍,又賜了豹尾槍,可是對他卻還不能完全放心。爲確保西北的穩定,康熙給兵部尚書莫洛,加了西北經略大臣的職銜,並讓他立即趕赴西安,撫慰馬鹞子王輔臣。按說莫洛曾當過山陝總督,駐節西安十幾年,與王輔臣之間早就有些隔閡,派他去並不十分合適。但莫洛在陝西政績顯著,百姓擁戴,只要能對王輔臣待之以誠,消除前嫌,很可能建立一個軍民同心的局面,把西北的局勢安定下來,朝廷沒了後顧之憂,便可以全力以赴地對付西南的吳三桂。

  莫洛來到西安的第四天,便約了王輔臣,同遊俪山,歸途上,他們迎著落日,信辔由僵,一邊慢慢走著,一邊閑談,莫洛向王輔臣問道:“輔臣,這幾年,兵好帶嗎?”

  一天來,莫洛帶著馬鹞子在骊山溫泉、始皇陵墓遊玩散心,吃酒閑談,一句議論朝政局勢的話都沒說。此時,落日昏黃,身在歸途,卻忽然冒出這一句問話,倒使王輔臣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搭讪著應付:“回莫大人,我的部下都跟了我多年了,還算聽話吧。”

  “軍門,我這次重來西安,有一肚子的話要和你暢談,幾次張口,卻又吞了回去,怕說出來會使你疑心。所以,所以……”王輔臣突然勒住馬缰,吃驚地看著莫洛,想聽他倒底要說什麼。莫洛苦笑了一下接著說:“將軍不要這樣看著我。這些年,我人老了,世上的事也看透了,看破了,早年的淩人盛氣,早已蕩然無存。不管怎麼說,咱們總是在陝西共事十幾年,過去的恩恩怨怨,就讓它過去吧,現在只想和你交個心,也交個朋友。

  王輔臣聽他說得誠懇,便用鞭子向山坡上一指,坦誠地說:“莫大人要和我私談,回到城裏倒多有不便。我們在那邊山石上小坐如何?”莫洛點了點頭,讓隨從們在山坡下候著,便和王輔臣一起,縱馬上山,在一塊大青石旁坐了下來。

  看著前邊夕陽抹紅了的雲霞,莫洛心情沈重地說:“將軍,我向你透露幾個消息。朝廷派到雲南的欽差,到那裏兩個月了,卻是音信皆無,生死不明,最近又有快馬報來,說孫延齡已經扣下了四公主,豎起了反旗。福建的尚可喜父子,廣東的耿精忠爺們,也有異動的迹象。看來三藩叛亂在即,大變就要到來。此時此刻,不知將軍有何想法?”

  “噢?莫大人,皇上派你再次出鎮陝西,是不是怕我王輔臣也生外心,跟著三藩鬧事?”

  “不不不,皇上決無此意,我出京陛辭的時候,聖上扶著他那支豹尾槍說,莫洛,無論發生了什麼意外,你都不要懷疑王輔臣。朕對他期望很重。你要與他義結同心,共赴患難。”

  “謝皇上聖恩,謝莫大人對未將的倚重信賴。”

  王輔臣心情激動,正要說下去,莫洛擺手止住了他:“將軍,請聽老夫一言。皇上對你視爲gu肱大臣,也寄托著厚望。老夫豈能不聽聖上的旨意。但是,老夫有句話,卻又非說不可。”

  “啊,莫大人請講?”

  “嗯,我擔心的是你的部下,你能擔保他們個個忠心嗎?”

  王輔臣被這忽然而來的問題問得楞住了。是的,他的部下,都是他的老部下。可是,他們的出身,卻又各不相同。他這支部隊,約有四萬多人,分別由馬一貴、王屏藩、張建勳三個人統帶,另外,是龔榮遇的三千中軍。馬一貴和王屏藩,是李闖舊部,素懷二志,尤其是那個馬一貴,野xing難改,兵士們有了錯,他總是大棍責罰,這大棍又粗又重,馬一貴又心地狠毒,常常一棍下去,就要了兵士的小命,所以綽號又叫馬一棍。張建勳呢,實力最爲雄厚,是個酒se狂徒,也是吳三桂的謀臣汪士榮的死dang。當年,吳三桂受封藩王之時,大擺慶功筵席,張建勳喝得酩酊大醉,竟口出狂言,調戲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吳三桂一怒之下,要砍下他的首級,虧得汪士榮保本,才饒了他一命。所以,張建勳把汪士榮這個救命恩人的話,奉爲聖旨。只要汪士榮從中一調唆,說不定頭一個叛亂的就是他。馬一棍、王屏藩和張建勳,這三個人匪xing難改,他們的部下qin信,也都是些亡命之徒。只有龔榮遇,與王輔臣患難十幾年,義結同心,爲人又正派。他的三千鐵騎,軍威整肅,軍紀嚴明,戰功也比較多。所以王輔臣把這支隊伍當作中軍,可是,人數畢竟是太少了!目前,他們不知三藩的動靜,還肯聽他王輔臣的節製,如果一旦形勢大變,他們又將如何呢?王輔臣思來想去,這個保票是打不得的。可是,在莫洛面前,又怎能將這些苦衷和盤托出來呢?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以問作答:“莫大人所慮很有道理,請問大人有何良策,確保西北平靜?”

  莫洛在陝西多年,王輔臣手下幾個將領的情形,他了如指掌,王輔臣此刻的心情,他也明若觀火,但見王輔臣不明說,自己就不便點破,只好含而不露地說:“皇上對你聖眷極深,老夫雖身爲經略大臣,也唯將軍的馬首是瞻。依我看,如果沒有意外,你我自然可以相安無事。一旦有變,將軍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跟著他們一起背叛朝廷,要麼身死家亡。除此之外,將軍別無選擇。”

  “嗯,莫大人所言很是。我馬鹞子乃血xing男兒,既受恩于朝廷,豈肯再做背叛君父的事?但是,如果大人估計得不錯,我又當何以chu之呢。”

  “王將軍,請恕老夫直言,到了那一天,誰也救不了你。所以我們必須防患與未然,先走一步,以防不測。”

  “好,請大人指教。”

  “第一步,先把馬一貴和張建勳的兩部人馬一部向西,一部向北,遠遠地調離西安。萬一三藩叛亂,使他們無法互相勾結。”

  “好,未將遵命,請問,第二步。”

  “千總以上的將領要全部更換可靠的人擔任。”

  “哎呀,大人,這點未將可辦不到了,我哪有那麼多的人呢?”

  “我送給你!我這次來,帶了二百多名包yi家奴,現在全都轉送給你。”莫洛說著,從靴頁裏抽出一張紙來,“輔臣,你已是漢軍正紅旗籍了,有幾個奴才不更好?收下這張轉贈文契,你便是他們的旗主兒,cao著他們的生殺大權。有這些人在下邊做宮,這個兵不就好帶了,你這提督不比如今做得更穩些?”

  “莫大人!”王輔臣顫抖著雙手接過這張紙,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這一份厚禮可說是萬金難買。因爲這些包yi旗人,哪怕將來入相出將,封侯稱王,也仍是他王輔臣的奴才!……

康熙大帝32 骊山遊撫慰馬鹞子 長河斷死難經略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32 骊山遊撫慰馬鹞子 長河斷死難經略臣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