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墨林與蘇舜卿雖相愛卻不能成,他只有求雍正皇上給蘇舜卿
去賤籍。他並不怕皇上怪罪,因爲除此之外,別無它途。哪知皇上聽了卻一聲不響地陷入了沈思,劉墨林驚呆了。他悄悄地瞧瞧皇上的臉
,更是讓人琢磨不透,皇上他,他這是怎麼了?
劉墨林哪裏知道,就因爲他剛才一句“去賤籍”的話,觸動了皇上久藏在心底的一段隱秘,一番隱痛。那已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可雍正皇上卻像昨天才發生的一樣,怎麼也擺不
它的糾纏……
這件事發生在康熙四十三年。老皇上康熙爲了讓皇子們學習政務,派四皇子胤祯出京考察,胤祯去的是桐城至淮安一帶。這裏是黃淮交界之地,濤濤黃,像一條不服管教的長龍,年年滾動,也年年決口,曆代皇帝對它都幾乎是束手無策。康熙派四皇子到這裏,要他實地考察一下黃淮交彙地帶的
情、民情、吏治、風俗,希望能從中得到一點啓示。恰恰那一年黃淮決口,大
肆虐,淹沒了良田村莊,成千上萬的災民流離失所,掙紮在死亡線上。因此,四爺的這趟差使就更顯得重要了。
皇子出京辦差,視察黃淮,而且這位四爺還帶來了皇上的旨意,帶來了朝廷的赈濟。地方官吏們可就盯上了四爺,或者說是盯上了四爺手裏掌握的那些銀子了。于是,當地的官員們紛紛前來,哭窮叫苦的,請安問候的,奉承巴結的,饋贈土産的……什麼樣的手段都拿出來了。目的只有一個,想多要點錢呗!
這一天四爺來到了淮安縣城,這裏早已被大圍困。只見滔滔洪
,滾滾而來,簡直分不清東西南北.也看不見哪是出路。四爺當機立斷,一面命縣令緊急動員百姓護城,一面組織老人孩子們登上高
暫避。縣令說,四爺,這城是萬難保全了,我這裏備下了一只船,不如請您立刻上船,咱們一起逃命去吧。胤祯火了,說你身爲一縣父母官,危難之時怎麼能只想自己的身家
命?要逃得和百姓一塊逃,丟下百姓不管,我請出王命旗來斬了你!說完他就帶著家人高福,到城上察看
情去了。四爺登上城頭時,天已是正午時分,只見雲層厚重,黑得如同鍋底一樣的天上,吊著墨線似的龍尾,忽明忽暗,奔跑搖擺。紫
的,金
的火球,一上一下地炸開。雷聲一陣緊似一陣,把好端端的城樓震得直打顫。黃
已經漫卷了大堤,五尺多高的
頭轟鳴著,叫囂著,排山倒海般地向城頭奔來。城裏的百姓全都慌亂地四散奔跑著,他們只顧逃命,哪還顧得了救城?跟著四爺來的奴才高福,見事情不妙,拉起胤祯就跑,一邊大聲說著:“主子,不好了,大
就要漫城了,趕快回去上船!”
他們剛從城上下來,就聽“轟隆”一聲,城牆被滾滾而至的黃沖決了一條大口子。一時間,這裏就變成了天地難分的一片汪洋。
勢洶湧,濁
滔天,房倒屋塌的轟鳴,哭爹叫娘的喊聲,組成了一片驚心動魄的慘景。他們跌跌撞撞地趕回縣衙,想找那位縣令商量辦法,可是,他們萬萬想不到,那位在四爺面前曾經信誓旦旦,說要與縣城百姓和皇子共存亡的縣令,在四爺剛一轉臉的瞬間,就丟下全城百姓和這位王子不顧,急急忙忙地向船上裝載自己搜刮來的金銀珠寶。一見黃
破城,他就登上大船,帶著自己的妻子兒女棄城而逃了!
多虧高福急中生智,找來了一口大缸,把四皇子抱進缸內,他自己卻扒著缸沿,順流而下,卷進了無情的洪
……胤祯坐在缸裏,開始時,頭腦還算清醒。眼見得幾萬百姓被卷進波濤,他又是心疼,又是氣憤,想著一旦逃
苦難,非要把這個黑心的縣令淩遲
死不可。可是,漂著漂著,他就在又冷又餓又驚又氣之中失去了知覺……
當他第一次醒來時,好像是睡在一個鋪著幹草的小上,旁邊似乎有個細弱的聲音在說話:“好了,好了,這人終于醒過來了……快,取姜湯來!”
胤祯被人扶起身來,灌了幾口姜湯,便又進入了昏迷狀態。也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他再次清醒過來時已是夜晚。房子裏點著一盞油燈,一個老漢蹲在桌邊不聲不響地抽煙,一位妙齡女子,布粗衫,身材苗條,正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姜湯在喂他。高福在外邊聽到四爺醒來,三步並作兩步搶了進來,趴在地上向那位老者叩頭:“多謝您了,老伯,不是遇上您,我們王……我們爺就沒命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像搗蒜樣地磕著頭,卻不敢說出四爺的真實身份。胤祯強自掙紮著坐了起來說:“者伯,我叫王孫龍,是北京人。多謝您的搭救,請問老人家貴姓?”
“咳,我們這個家,還怎麼敢稱這個‘貴’字呀?我們姓黑,是樂戶家籍。唉,祖上造罪兒孫贖,積德也是爲自己。救了你的是老漢的大女兒小福,這裏的是我的二女兒小祿。小福借米去了,一會兒就會回來的。”說完又重重地歎了口氣,走出去了。
爹爹一走,小祿拿出一個窩頭來遞給胤祯:“公子,你將就著吃點吧。這裏四周全是,既沒菜,也沒鹽,
出去半天了,還沒回來,米能是哪麼好借的?我爹剛才說的話,您聽聽也就是了,不必往心裏去。常言說,救人一命,還勝造七級浮屠呢,哪至于就把他嚇成這個樣子了?”
胤祯看看小祿,昏暗的油燈下看不太清。只見她容貌雖然說不上絕,卻也透著甜淨俏麗,尤其是說話爽朗,口齒伶俐,沒有小戶人家女孩子的羞怯。便問她:“你們救了我,是件積德的事,我自然是感激不盡,這又有什麼好怕的?”
小祿回身進去端出了一碗野菜湯來,一邊招呼這主仆二人吃著,一邊說:“唉,這都是前世造下的孽呀!我們這個家,祖上曾是前明世家,永樂靖難之前,祖上還在朝做官。可是,永樂皇帝滅了建文帝後,說我們是建文皇帝的死,不管你原來姓的什麼,全都改姓了‘黑’,而且全都劃成了‘賤民’,入了‘賤籍’。從那時到現在,三百多年了,全族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得從事賤業,當戲子,當吹鼓手,當媒婆、穩婆……,而不准種地務工做買賣。這三百年裏,族裏一共出了九十四個節婦和兩個烈女。光是去年就死了兩個,一個是還沒成婚丈夫就先死了,這個女孩也投
自盡;另一個是父母雙亡,自己又受人拐騙,卻甯死不從上吊投環而死。前任的太守聽說了這件事,說難得有這樣的賤籍,立志從善而不甘墮落;只可惜這節婦孝女還不夠一百。那太守說,只要是湊足了這個數,他就要上表請求皇上爲全族
籍。所以族裏訂下了規矩,全族的人都不准在這上頭出事……咳,我說這些幹什麼?”她突然臉一紅,不再往下說了。胤祯說:“這不是你自己要說的嘛!”小祿看了胤祯一眼,就飛跑著出去了。……
雍正皇帝29 赦賤籍皆因殉情女 褒鍾馗只爲社谡安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