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雍正皇帝>37 臣子難難猜帝王心 謀士智智破佞臣妖

《雍正皇帝》37 臣子難難猜帝王心 謀士智智破佞臣妖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雍正皇帝早就在盼著年羹堯勝利的軍報了,甚至可以說,從十四爺被褫奪了軍權之後就在盼著這一天了。他的這種心情,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年羹堯是他的mei夫,更是他的家奴,是雍正qin手把他從一個包yi奴才,一步步地提拔成大將,提拔成威鎮邊關的統帥的。在這件事情上,說“年羹堯是皇上嫡系中的嫡系,”,一點也不過分;其二,在雍正的心目中,年是唯一的可以替代十四爺帶兵的人。或者換句話說,他是皇上手中用來打倒十四爺的一塊石頭。在目前朝局還不能穩定,“八爺dang”還在蠢蠢慾動、時刻都准備反撲的背景下,年某的勝敗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

  但雍正的心裏也十分清楚,年羹堯既然是他手中的一塊石頭,那麼它既可能擊中敵人,也有可能會砸了自己的腳!隨著年羹堯官職的升遷,權力的增大,他明顯地暴露出來的驕橫和傲慢,他對皇帝的陽奉yin違,特別是他多年來與八爺dang那藕斷絲連的關系,也都讓雍正皇上十分擔心。皇上對此也采取了一些對策,諸如,在把十名近侍派往年的軍中“學習”的同時,也把那個桀傲不馴的九爺允禟派到了軍中。目的就是要看看年羹堯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是忠于朝廷的呢,還是另有打算。此外,雍正還充分利用自己遍布各chu的情報網,爲他提供正反兩個方面的信息,以便在適當的時候,對年某采取必要的措施。

  從今天接到的各路軍報中,雍正得到了他需要的消息:仗已打勝但九爺在軍中頗得人心;年、嶽爲爭搶功勞而出現裂痕,年爲了獨占頭功,而不惜殺掉了十萬戰俘。這些軍報對于雍正皇帝來說,是喜憂參半的。喜當然勿庸多言,但十萬戰俘一個不留地全部被殺,還不知被殺的人是不是真正的“戰俘”,是不是年某又在玩弄“殺良冒功”的故技,但就這件事本身,就讓雍正很是爲難。雍正自稱是佛教的虔誠信徒,也還有一位寄名和尚文覺陪侍在身邊。佛理又最講寬恕而最忌殺生,更不要說是殺害無辜百姓了。年羹堯這樣幹法,將使雍正無言以對世人的議論。但雍正畢竟是皇上,他必須在面臨難題時,權衡輕重,作出最明智的選擇,起碼在眼下,他還不能沒有年羹堯。

  雍正先是合十閉目,念了幾遍大悲咒,表示了對死難者的哀悼。又對年羹堯的“屠夫”聲名表示了無奈,可話題一轉,他卻說:“昔日秦趙之戰,秦guo一夜間坑趙卒四十萬。將古比今,朕想年羹堯必定有他的難chu。兵凶戰危之際,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等戰事結束後,朕請高僧和朕的替身文覺和尚去一趟青海,代朕做七天七夜的shui陸道場,超度亡靈,消除戾氣吧。”

  張廷玉很能ti會皇上的心意,他馬上就說:“皇上,臣以爲今夜就要印出單頁邸報來,全文刊登年羹堯的這份奏折。還要讓兵部廣爲張貼,一定要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雍正一聽這話,高興地笑了:“對對對,就是這樣。你稍等一下,朕還要爲年羹堯的奏折加上朱批。”說完,他走向案頭,提起筆來,沾上朱砂,就文不加點的寫了出來:

  西甯兵捷奏悉。壯業偉功,承賴聖祖在天之靈,自爾以下以至兵將,凡實心用命效力者,皆朕之恩人也……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爾用心愛我之chu,朕皆都ti會得到。我二人堪稱古往今來君臣遇合之榜樣,也足可今後世欽慕流涎矣!

  雍正寫好後,遞給張廷玉說:“來,你和方先生再看看,如果沒有什麼,就趕快發出去吧。”

  方苞和張廷玉接過來一看,倆人全傻眼了。怎麼了?皇上的這個批語,有點不倫不類且不去說,可寫得也太肉麻了。皇上的用心,無非是要用西甯大捷,來穩定朝局,安撫民心。但這是皇上對臣下的批語啊,哪能說出什麼“不知怎麼疼你”,“古往今來君臣遇合之榜樣”,甚至“自爾以下……皆是朕的恩人”這話呢?他們倆人眼光一碰,又迅速閃開了。張廷玉不知怎麼說才好,還在思索著。方苞可實在忍不住了:“萬歲,三綱之內,君爲首。這是千古名言,不可不注意,更不能亂了綱常。這個朱批,如果是用密折的辦法,單發給年羹堯一人,尚不爲過。但這是要隨邸報一起發往全guo的啊!批語中之‘恩人’雲雲,臣以爲斷斷不可!”

  張廷玉聽方老先生說了,也在旁進言說:“方先生說得對,臣也是這樣想的。邊將立功,聖上傳令嘉獎,于情于理,誰都不能說什麼。但皇上這樣說法,似乎是……太誇張了一些。”

  他們二人平日自認爲知道皇上的心,可是他們並不真正地了解皇上。雍正此刻心裏想的,是不作則已,要作就把事情作絕。就如現在的這份朱批,幾乎是每句話都無以複加了。其實在雍正心裏,早就不滿意年某人,也早就在計較他和老八、老九他們來住的事了。尤其是老九就在年的軍中,而且還很不老實,這就不能不讓雍正擔心。現在把話說透,說絕,就爲以後除掉年某做了最好的鋪墊,這就叫一石兩鳥。但是這話,無論對誰,雍正也不會說出來的。這是不是可以稱作帝王心術?咱們還是看看再說吧。

  雍正在寫的時候,也曾想到張、方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堅決反對。他把那份朱批要過來仔細看了又看,心裏卻在想著怎樣駁倒這二人。想來想去的,覺得還是退讓一步更好:“你們的心意,朕知道了,可是,朕的心意,你們卻不明白。想當年,西疆兵敗,六萬子弟無一生還,聖祖曾爲此痛不慾生。朕和聖祖心同志同,年羹堯爲聖祖爺出了氣,就是替朕盡了孝,成全了朕的孝心。所以朕才稱他爲‘恩人’。既然你們這樣說,那就留下前兩句,加上‘guo之柱石’四字,依舊明發天下。所謂‘恩人’的那些話,朕寫成密诏給年羹堯自己看。嶽鍾麒也要有所慰勉,全都照你們的意思辦也就是了。”

  他們在這裏爲皇上的批語作難,隆科多那裏也不輕松。他原來許下了六天內成事,可頭一件事就讓他碰了釘子。他是專管提調兵將的大臣,可楞是沒把兵符印信調出來。那蘇告訴他說,張中堂有令,任何人不得啓用兵符。隆科多很生氣,這不是要奪我的權嗎?他想找張廷玉問問這件事,你張廷玉管得也太寬點了吧。可後來又一想,不行,不能莽撞,焉知張廷玉仗恃的不是皇上的聖旨?硬是去要,皇上如果問一句:你要調兵符作何用?那不就全露餡了。所以他雖然後來幾次見到張廷玉,嘴也張了幾張,可就是沒敢說出來。他這樣一做作,倒讓張廷玉多心了:你老隆要是心裏沒鬼,爲什麼不敢說這事了呢?張廷玉是位細心人,他這一多心不要緊,馬上就采取了行動。囑咐侍衛們加強了宮中的警戒,囑咐太監們加人……

雍正皇帝37 臣子難難猜帝王心 謀士智智破佞臣妖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37 臣子難難猜帝王心 謀士智智破佞臣妖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