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雍正皇帝58 眼慾穿望斷行軍路 心已醉傲然入京來上一小節]愛子,寶王和劉墨林都是皇上欽命的勞軍使,他們應該和年羹堯並辔而行的。那些穿黃馬褂的禦前侍衛們,就是在給他當差,怎麼今天寶
王不見面了?難道是弘曆
王不想喧賓奪主,留在西甯或者在後面慢慢地走?難道是劉郎生了病不能隨大軍前行了?難道……她不敢再想下去,只是瞪大了眼睛看著大軍開過去。那長長的一隊兵丁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她一個都沒看清,卻是在死死地盯著隊伍,不敢錯過了劉墨林的影子。一直到三千軍士全都過去了,她這才發現,自己竟站在太陽地兒裏。也才感覺到頭被曬得昏沈沈的,竟有些支持不住了。她坐上了轎子,讓轎夫們專找人少的地方走,越快越好,可轎子一動,她就人事不醒了……
在大纛車上的年羹堯,此刻正在得意之中,他怎能知道大路邊上這個小女子的心事,他又怎麼可能知道別的事情?他早就在一片歡聲鼓樂中飄然慾仙了!
這次“班師回朝”的大典,可以說是年羹堯有生以來,最光彩,最得意,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次旅行了。四月初,他們從青海出發,一路所見,全都是黃土墊道,也全都是香燭鮮花、萬民歡呼迎送的場面。沿途所經的甘肅、陝西、河南、直隸四省,從入境到出境全是總督巡撫迎
送。他們行的是跪拜禮,擡出來的酒席是仿膳餐,禮敬有加,如對神明。各地州府道司饋贈的禮品和“程儀”,更是堆集如山,盈屋充棟,總數少說也在百萬兩以上。這些錢財,當然不能帶到北京來現眼,再說就是能帶,也沒地方放啊。他只好全都存到各地的藩庫裏,等回去時再捎走。
此刻,千乘萬騎都跟在他的身後,簇擁著他,也護衛著他。而他自己則是坐下紫骝,手中黃缰,神氣活現,威嚴無比。百姓們人山人海地在仰望著他,香花醴酒,望塵拜舞。無論他走到哪裏,人們全像是倒伏的麥田一樣,五投地,不敢仰視。這風光,這排場,這非同尋常的榮耀,自古以來的人臣,誰曾有過?他放眼前望,龍旗蔽日;環顧左右,金戈輝煌。全都因爲自己是功名蓋世的大將軍,全都在迎接自己得勝還朝!他身上穿的江牙海
四團龍袍外面,套著金燦燦的黃馬褂;明黃絲縧束著黑紗戰袍;頂子上的三眼孔雀花翎,在陣陣熏風中悠然地飄動。他鐵青著臉,竭力抑製著激動的心情,目光炯炯地凝視著越來越近的京城。纛車前進中,灰暗高大,的西直門就在眼前了。年羹堯向那裏瞟了一眼,見三百多名禮部司官,遠遠瞧見自己的纛旗來到近前,便從尚書到侍郎,全都翻身跪倒,黑鴉鴉地跪了一大片,又同聲高呼。
“年公爵爺亮工大將軍萬福安康!”
年羹堯字亮工,人們對他稱字而不名,是一種尊敬的表示。禮部的官員們以爲,按理,他此時應該向跪迎的人們表示一下謝意。哪怕他不下馬呢,起碼也要拱一拱手什麼的。可是,他們失望了。年羹堯連一點笑容也沒有,只是略一點頭便縱馬入城了。
城裏更是熱鬧非凡。煙花齊放,香霧縧繞。爆竹、起火、沖天炮,如同開了鍋的稀粥似的響得分不出個兒來。一座接著一座的彩坊間,人流如,萬頭攢動;百姓們爲了瞻仰年大將軍的風采,擠過來,擁過去,聲聲呼叫,如狂如醉。九門提督和順天府衙門的兵丁們,手牽著手,人連著人,爲年大將軍的三千人的儀仗開道,一個個全都累得臭汗淋漓,各家門口擺得好好的香案,也全都被擠踩得稀爛。這哪裏還有什麼“拱揖伏禮,虔誠示敬”?
按照禮部和兵部擬定的規範,這個前所未見的大軍儀仗隊,是應該在辰時到達指定地點的。可是,擁擠不堪的人群,完全打亂了擬好的布署。直到辰未時分,才總算走到了午門前邊,這裏就用不著擠了。因爲年大將軍的馬頭再高,他在這裏也看不到一個百姓了。以皇叔簡王、恭
王爲首,八爺廉
王領銜,連同進京引見述職的官員們總共有上千的人,全都奉旨等候在此。一見中軍纛旗來到,八王爺允禩一聲高呼“百官跪接”!自
王以下,全都“唰”地打下了馬蹄袖,翻身跪到在地。年羹堯卻仍是端坐馬上,一動不動地看著這令人心醉的場面。
突然,“啪,啪,啪”三聲靜鞭響起。坐在馬上的年羹堯吃了一驚,意識到該著叩見皇上了,這才翻身下馬。此時午門的正門已經在呀呀聲中洞開,三十六名太監擡著一乘明黃的亮轎,顫顫悠悠地走了出來,當今至高無尚的皇帝就端坐在轎中。立時,丹陛之樂大作。左掖門下,三百六十名暢音閣供奉,在黃鍾編磐的撞擊樂聲中,念念有辭地唱起了吉慶稱頌的贊歌。雍正皇帝滿面堆笑,徐步走下乘輿。他靜靜地聽完歌樂,向鴿立一旁的年羹堯走了過去,
手解掉了年羹堯身上的戰袍。至此,年羹堯才算從形式上“除了甲胄”。他也就伏地叩首,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雍正含笑受禮已畢,自扶年羹堯起身,響亮地說了聲:“年大將軍鞍馬勞頓,著實地辛苦你了!”便一手攜了年羹堯,另一手示意百官起身,二人徑自從午門而入。允禩一聲高喊:“禮成!百官由左掖門而入,在大內領筵!”衆人這才站起身來,人群中也響起了一片贊歎之聲。
沈浸在這莊嚴肅穆而又充滿歡樂中的人們,誰也沒有注意到,就在寫著“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的大石碑下,還站著兩個人。一個是當今萬歲的愛弟十三爺允祥,另一位卻是架著雙拐的殘疾人,他就是被皇上稱作先生、而又被限期進京的白秀才邬思道。他自從在南京見到李衛以後,就明白了自己的
境。除了按雍正欽定的“中隱于市”之外,別無安全可言。原來想的要擺
朝廷羁絆,放舟江湖,笑傲風月,是根本連想也不容他想的。所以,他便安置了家眷急急地趕往京師。昨天一到,就按皇上說的那樣,先去拜見允祥。允祥回來得太晚,他們兩人一向情投意合,加上久未見面,都是十分想念。所以一見面就說起來沒完,直到天光放亮。今天他又隨著十三爺,來到午門外“觀禮”。可是,他看了年羹堯的作派,卻長歎一聲說:“這個蠢材年亮工,他離死不遠了。”
十三爺聽了大吃一驚,忙問:“怎麼,邬瘸子,你又要危言聳聽了嗎?年某這次立功可非同小可,他爲皇上打穩了江山呀!如今他的聖眷還在我之上呢,你知道嗎?”
邬思道若有所思,他看了一眼從左掖門魚貫而入的百官們說:“十三爺,你的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年某之功,也只是爲皇上打穩了江山。不過,這一仗也確實是關鍵的一仗,不能打敗,而只能取勝。你想啊,年羹堯如果兵敗,八爺就會召集八位鐵帽子王爺進京,逼著皇上退位;他如果打成了不勝也不敗的溫吞,
家的財力就難以支持。八爺非但扳不倒,還要防著他
縱作亂。所以,他打得實在是好。年羹堯打勝了,他自己成了戰勝將軍,皇上也就跟著成了英武聖主。僅這一條,就可堵住所有反叛者的嘴!但你剛才說他的聖眷在你之上,可就大錯特錯了。聖上是用你來安內,用年羹堯來攘外的。如今外患既除,而他又不知收斂,怎麼會有好下場?”
允祥自認爲對皇上和年羹堯都是十分了解的。可是,今天聽了邬思道這番話,卻不由得身上一陣陣地發寒。他爲人善良,不願意看到年羹堯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他回過頭來看了看邬思道說:“要不,等一會兒年羹堯面聖下來時,你自和他談談?”
邬思道突然轉過身來,目光灼灼地看著允祥,斷然地說:“要談你們去談,我是絕對不見年羹堯的!你明明知道,我是奉旨進京的,萬歲要秘密召見,我當然恭聆聖谕;萬歲要不肯見我,或者要你來奉旨傳話,我都可以聽命,除此之外,我什麼人都不想見!”
……《雍正皇帝》58 眼慾穿望斷行軍路 心已醉傲然入京來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59 對酒當歌假戲真唱 見景生情前赴後繼”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