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乾隆皇帝>01 劉延清放赈下濟南 高國舅爭功赴婚宴

《乾隆皇帝》01 劉延清放赈下濟南 高國舅爭功赴婚宴

中國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一群群的蝗蟲黑鴉鴉地遮滿了天空,像yin霾密布的烏雲,像遊走低空的沙霧,一團團一塊塊厮攪著卷過大地。這烏雲沙霧所過之chu,漫天遮日昏暗無光。四chu傳來咂葉齧桑的聲音彙成一片,像夏日的驟雨,又像秋風中翻滾的松濤。起落掃蕩間,成垧成頃的谷子霎時間就被吃得一棵不剩。連一根谷莖也沒留下。村落裏一經蝗蟲,像遭到了兵燹,所有的樹木,什麼槐柳桑榆、什麼椿揪桃李,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極,在灰暗低空中呻吟。所有的田野都被吃得成了白地,漫山遍野都是亮晶晶粘乎乎的蝗蟲口液和黑泥一樣的糞便,河湖港汊都變得一片混濁。這蝗蟲自七月末起,從魯東的海陽、棲霞飛來,一路西進,吃得天地變se,日月無光,吃得場光地淨寸草不留,吃得山禿樹淨野無稼禾,吃得莊戶人家呼天搶地哭聲遍野。吃,吃,吃……吃得乾隆六年的山東大地一片淒涼!

  一乘綠呢大轎過晌時分篩著大鑼進了濟南城,前面鹵簿儀仗舉著半人高的藍底鑲黃虎頭脾。一塊牌上寫著:

  進士及第欽命山東宣撫使劉

  另一塊寫著:

  文武百宮軍民人等齊回避

  大轎在城西南小清河畔的驿館前穩穩落下。轎身一傾,一個五短身材、面se黝黑的中年官員呵著身子鑽出轎來。他穿著九蟒五爪官袍,外邊罩著的錦ji補子似乎有點綻線,右下角微微卷了起來,黑黝黝的四方臉上滿是刀刻一樣的皺紋,只兩道稍稍剔起的濃眉和一雙晶瑩生光的三角眼,告訴人們他已正當盛年。小清河驿館是個十分冷清的去chu,除了街對面一家生葯鋪子、兩chu飯館,幾乎沒有什麼店肆堂舍。幾個抓葯的人遠遠隔街看著這位二品大員,在竊竊私議:

  “這位大人是誰?”

  “劉統勳,劉大人,字延清!是咱們大清的包龍圖。咱們山東如今遭災,准是放糧來了——你瞧,那個迎上去參拜的就是藩臺爺……”

  “呀,他就是劉延清大人!就是殺劉潘臺、殺喀爾欽學政大人的麼?”

  “不是他老人家,還有誰?將賀府的棺材放在大理寺前,當衆開棺驗屍,我就在北京。那場面真嚇死人。延清大人要不當場擒拿順天府尹,qin自驗屍,賀露滢就冤到底兒了!”

  “啧啧……人不可貌相,真瞧不出來。瞧他那模樣兒,和我們家那個餓不死的老長工差不多……”

  “別放屁了!先撤泡尿照照你自己吧,三尖葫蘆頭,兩片招風耳,憑你那狗眼,能看出個高低?兵部刑部的大人們見了延清大老爺那雙眼,都嚇得tui肚子轉筋呢!”

  “啧啧……人家也是人,咱也是人。他ma的人跟人就不一樣。看看人家那轎,那頂子,還cha著根野ji翎……”

  “那叫孔雀翎子!你道那是唱戲麼?嶽中丞還戴不上這翎子呢!”

  ……

  劉統勳由于坐轎時辰太久,兩條微微羅圈的tui在地上沈重地挪了兩步,神se有點迷惘地看著迎上來的山東布政使高恒,問道:“嶽中丞呢?他今兒不在衙中?”

  “回中堂話,”高恒陪笑道,“濟甯那邊災民鬥毆,怕有人聚衆鬧事。嶽中丞昨晚就騎快馬,和葉臬臺一道去了。我剛調省裏不久。人事都還不熟,就留下坐陣兒了。”一邊說,一邊用手讓著劉統勳進驿館。“延清公有什麼不知道的?山東這地方民風強悍難製,是個出響馬的窩子,又遭這麼大的災,通省絕收,一個不小心准要捅出大亂子呢……”高恒滔滔不絕他說著,和劉統勳一同進了上房,行了庭參禮,這才獻茶,入座。

  劉統勳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風度翩翩的高恒。他還不到三十歲,身材削瘦仿佛弱不禁風。容長臉,細眉毛,丹鳳目,一副女相。他出身于名門大族,其父高斌爲大學士、軍機大臣兼直隸總督,現已經過世。其從兄高晉還在,任著禮部尚書,署著直隸總督印;更有一母同胞的jiejie,是當今乾隆皇帝的寵妃鈕祜祿氏皇貴妃。一門兩相加娘娘,自然官場得意,乾隆元年以蔭生授戶部主事,不數年間由鹽政改任總兵,又調至山東署理藩臺衙門,俨然一個方面大員了。高恒被劉統勳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偏過臉看了看院裏被蝗蟲吃得只剩了老幹的槐樹,淡然笑道:“人都說延清公爲當今包龍圖,可惜我一向在山海關鹽政上當差,在京見面機會不多。這番大人來山東,諸多事務要多請賜教。我年輕,又是guo戚,稍不經心,人家就說,我是纨挎子弟guo舅爺。自己名聲不好也還罷了,拖累了皇上,這罪過就大了。劉統勳沒想到他一眼就看穿了自己心思,怔了一下笑道:“傅恒不是和你一樣?他jiejie還是正宮皇後呢!原來在南京辦差也有些閑話,黑查山一仗打下來,人們都另眼柑看了。如今背後再也沒人叫‘guo舅’。堂堂正正的三號軍機大臣——功名事業是血汗掙的,人眼裏都有一杆秤嘛!”劉統勳起身踱了幾步,在窗前站住,隔著亮窗望望外面寂寥的秋空,問道:“嶽中丞你們會議過赈災的事麼?他的折子寫得不細。臨出京時,皇上至囑再三,要緊的是看有什麼難chu?”

  “糧食是第一要務。”高恒細細的眼睛閃爍著,沈吟道:“山東過蝗蟲,秋糧是絕收了,但夏糧小麥卻是豐收的,加上早玉米、早稻,還有紅苕、山葯……曆年藩庫的存糧還有一百二十萬石,各地義倉存糧約有五十萬石,按每人每日半斤糧計,通省渡荒還缺一百七十萬石左右。省鎮、各府的一些大戶,家中也有存糧,不下四十萬石。這樣合計下來,我省缺糧在一百到一百三十萬石。”他說著已是站起身來,皺著眉,一邊踱步,一邊自己設問自己作答:“這一百三十萬石糧食從哪裏弄?當然,皇上一定還有恩诏的,但我們作臣子的,得能ti貼聖心,爲皇上分憂,不能坐在那裏等恩典。我盤算了一下,可以發文給兩江總督尹繼善,從他那裏買七十萬石糙米,江南明年疏浚清江曹運所用的民工,都由我們山東派出。以工還糧。我管著鹽政,山東幾chu鹽場今年厘金全部免收,僅此一項三十萬兩,又可購糧十萬石。魯北一帶的shui産如荷藕、菱角、蘆葦、魚蝦之類,魯東一帶其實還有些州縣並沒有遭災。通算下來,如果竭澤而漁,不要朝廷一文錢一兩糧,山東也可以自救。但我皇上有如天之仁,斷不許我們做臣子的搜刮民財弄得ji飛狗跳,一定有漕糧撥過來的。我想,朝廷如能調撥七十萬到一百萬石糧來,連明年的種子糧,也都有了。”

  劉統勳原打算等巡擾嶽浚和臬臺丁guo棟一道商量這些事的,不料這位貌似風流公子哥的“guo舅爺”已經song有成竹,籌劃得這樣周詳!他聽得目光炯炯,竟回身改容一躬說道:“高八爺,您這樣肯用心,山東無饑馑矣!只是這樣做,要開罪所有屯糧大戶。還有,有些赤貧戶無錢買糧,低價他也出……

乾隆皇帝01 劉延清放赈下濟南 高國舅爭功赴婚宴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01 劉延清放赈下濟南 高國舅爭功赴婚宴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