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便是五月十三,關聖人的誕辰。天剛亮乾隆就起來,叫了紀昀要看廟會。素倫等侍衛早已知皇帝必有此行,連夜商議好了,都扮作看熱鬧的香客暗地跟隨。
此時天剛平明,曉風拂樹、晨炊袅袅,早夏涼爽的夜氣尚未散盡。乾隆和紀昀聯袂步行出城,已見街衢上人流漸密,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毛驢馱著瓜果菜蔬,吹糖人兒的,賣油煎饽饽的,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真正趕會的香客和看熱鬧的還不多。乾隆興致很高,一邊漫步走著,一邊仔細聽著這些小販們說笑對答,漸漸地和身邊同行的一個賣馄饨的女人搭上了話:
“老板娘,你一個婦道人家趕車走這遠的道兒,豈不太辛苦了?你家當家的呢?”
“嗨,老板呐!”那女人牛高馬大,嗓門兒也響,十分爽氣,“那死鬼的身板兒還不勝我呢!他起得早,割肉剁了一盤餡兒,剔骨頭時削了手指頭,尋郎中包裹去了,順便再買些佐料——我們一家子的力氣活兒都是我的。您瞧,我沒纏過腳,出了名的馬大腳。嘿,得兒,笃!”她抽了那毛驢一鞭子。乾隆看她那雙天足,果真半朝鸾駕似的,踩在地上噔噔有聲,不禁微笑說道:“我是外地客商。馬大嫂,我們那裏廟會,什麼瓷器呐,綢緞啊,古玩、玉器的都上市。這裏關帝廟會怎麼盡是賣小吃的?”馬大嫂一笑,說道:“客人您就有所不知了,今年大客戶不多,廟會場邊兒擠滿了難民,誰有錢去買那些黃子?”
“噢!”乾隆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又跟著走了幾步,問道:“你這馄饨擔子,一天能有多少生意?養得住家麼?你家一人一年要多少開銷?”
馬大嫂擦一把汗,詫異地看乾隆一眼,笑道:“你不像個生意人,倒像個中了狀元的巡按大人下來私訪的。大買賣人誰管我們這賣馄饨小吃的呢?———天弄好了能掙三百個乾隆哥子,五口人吃飯穿,一大能余個五六十個乾隆哥子,一年下來,盈余個二十來吊乾隆哥子,只要沒有災病,對付著總能過——我們那殺千刀當家的還算計著在城邊買點地,覓個長工種萊。我說別做他娘的那種春夢了!——得兒!這死蹄子,熬不爛的老驢皮——你算算,城邊一畝菜地賣到七十多兩,折一百一十多串錢,買兩畝地得四年,還得打井,侍弄園子還得付把式長工的工錢。如今閨女十五了,轉眼就出門,還要接個媳婦,也要用乾隆哥子!還是守多大碗兒吃多大飯吧。五十多的人了,還能升發成石崇、鄧通?!我們那口子雖說老蔫兒,不知怎的私地攢了
己,他真的買了一畝,倒把我的興頭也勾起來了!”
“聽得出你男人是個有心計的能幹人,一定能升發的!”乾隆被她一口一個“乾隆哥子”叫得通身舒坦,高興地說道:”沒想到乾隆哥子這麼管用!”“當然!難道你不用乾隆哥子,你是天上掉下來的?”馬大嫂笑得前仰後合,“……起先哪,就是你老倌這想頭,我們都使雍正製錢。乾隆錢個兒大、銅多,黃燦燦明閃閃,有一個就收藏起來,放在枕頭旁筐籮裏給孩子們玩,還能避邪。後來就越來越多,做買賣的都愛要——聽說呀,乾隆爺在北京下聖旨,濟南城裏殺了十幾個收錢鑄銅器的——我說阿彌陀佛!原來乾隆哥子都叫銅匠們化了做茶壺了!——死畜生,怎麼往人家菜擔子上伸嘴?我抽死你這個鼈孫!”說著向驢猛抽一鞭,加快腳步去了。乾隆高興得像個孩子,沖著她的背影叫道:“馬家大嫂,晌午我去吃你的馄饨!”
此時已日上三竿,不知不覺乾隆已隨人流出了城西。平雖小,據說是關公辭別曹
千裏走單騎經過的地方。廟中有一塊碩大無朋的石頭,從中間一分爲二,斷茬平滑得像被快刀切開的豆腐,還有隱隱約約的銘文,人傳是關羽的磨刀石。曆代士大夫缙紳、善男信女就在這聖迹上修起關帝廟。因香火好,愈修愈壯觀。三丈多高的主殿掩在老桧松柏間;左右偏宮亭榭臺閣,碑碣畫廊錯雜林立,在陽光下雲蒸霞蔚、蘊蘊茵茵、蔥蔥籠籠。廟前有一塊空場足有一頃多地,西邊已用竹木搭起戲臺。一些生旦淨醜已在上裝,鑼鼓家什打得丁當響;十幾個道士指揮著進場的小商小販們在場邊布攤兒,空場上香客正在湧入,有說書的、打把式變戲法的、走江湖賣膏葯的,東一簇西一簇人團團圍著看。更有拆字算命的,高高挂著太極圖幌子、端坐在木桌子旁給人推八字、看手相,說得唾沫星子四濺。乾隆搖著扇子徐步四
遊走。紀昀心無旁骛在旁邊侍候,要回應乾隆問話,還要左顧右盼觀望風
。素倫等十幾個大小侍衛扮作香客散在四周,像一張無形的大網圍在左右,一個個心提到嗓子眼兒上,眼睜得滴溜兒圓,哪敢有半點疏忽?
乾隆在廟外大場中轉遊一遭,又進廟去看,大拜殿、春秋樓亦擠滿了人,香火燒得大銅鼎灼面炙膚,更覺熱得不堪,忙退了出去。又看後院石欄裏供奉的磨刀石,也覺人工痕迹太重,絕非真迹。倒是磨刀石旁一塊玲珑太湖石渾然天成,引得他注目良久。乾隆一邊出廟,一邊對紀昀道:“這塊石頭比禦花園裏的還好。可惜,屈了才。”紀昀笑道:“這容易,主子瞧得上,就是它的福分,叫人送北京就是了。”乾隆笑道:“天下好東西多著哩,都送北京,我成了何如人?”二人一邊說,一邊出廟,見馬大嫂撇著大腳片子端湯鍋。乾隆轉到左邊,一大群人踮著腳朝裏看,原來有一個說書先兒,在講本朝故事,說的是“劉統勳夜下沙河堡”的故事。把劉統勳說成個半仙半人的,吳瞎子和黃天霸都刀槍不入。乾隆不禁一笑,回頭看紀昀,也在咧著嘴笑。二人會意,站著聽了好一陣子,聽戲臺上鑼鼓響,才離了說書攤兒。乾隆邊走邊道:“劉延清在民間有好的口碑。按他說的就像牛鬼蛇神似的,倏出倏沒,叫他們說得不像個人。”
“裏頭還摻和著李又玠的故事。”紀昀笑道,“《西遊記》就是從話本裏來的,我還見過幾種呢!劉統勳破案破出名兒來了!”
此時人流越來越擁擠。臺上銅鑼板鼓敲得十分起勁,在演《關公挂印封金》,臺下人擠成了團,麥似的湧來湧去,賣糖人的、賣冰糖葫蘆的在人叢中擠著高聲叫賣;踩高跷的扮演著《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目連救母》等節目……一隊未走,一隊又來;穿著破
爛衫的難民;敞
露懷的莊稼漢;油頭粉面的鸨兒妓女,還有些村姑穿著大紅大綠的擠在一
,指指點點、你推我揉地說笑。乾隆隨意浏覽,見如此熱鬧得不堪,轉臉笑道:“太陽曬得頭昏,馬大嫂馄饨攤兒搭有布棚子,那邊人少有風,我已有點肚餓了。我們到她那裏喝馄饨去!”
“哎呀老板!您……
乾隆皇帝27 查民風微服觀廟會 布教義亂刀誅惡霸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