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一片曬場上,大家早已列成隊伍,最前面是二十名黑劍士,然後是二十四名紅
少女,各分兩行。
然後右邊一行站著嚴文蘭、曾玉蘭、顧總管、賈嬷嬷、鹿昌麟、吉鴻飛。
左邊一行顯然是讓給了先鋒,站著的是秋月、田無忌、陸浩、蕭道成、何三元等人。卓少華連忙走了過去,加入行列。
最後才是一頂軟轎,由钏兒、(本來侍候城主的)杜鵑、畫眉三人護轎而行。
芙蓉城主跨上軟轎,前面的人不待吩咐,就已整隊起步了。
這一行可以說得治浩蕩蕩,陣容相當整齊,一路朝茅山進發。
從石母嶺出發,到了茅山通天觀,不過三十裏路程,一行人健步如飛,不消半個時辰,便已抵達通天觀前面一片廣場。
茅山通天觀,數百年來,一向以名門正派自居,曆代觀主也均是清淨修真之士,就說現在的觀主清虛子和清玄子,也都是十分正派之人,只是被魔教教主一元子施展魔法,迷失了神志,遂使整個通天觀淪入魔教的魔爪之中。
芙蓉城主從武當動身,一路都是明張旗鼓而來,通天觀自然早就知道丁,通天觀的大門卻緊閉著,門外一個人也沒有,通天觀自然知道,僅憑兩扇大門,是阻擋不了芙蓉城的人馬的,那麼他們緊閉著大門有什麼企圖呢?
芙蓉城一行人馬已在通天觀前停了下來,最後芙蓉城主的軟轎也停下來了。
顧總管在轎前欠身一禮,說道:“啓禀城主,通天觀大門緊閉,一點動靜也沒有。”
芙蓉城主哼道:“投貼拜山。”
顧總管應了聲“是”,轉身越衆而出,走到通天觀大門前,就仰首凝聲說道:“通天觀內道士們聽著,芙蓉城主特來拜山,請立即進去通報你們觀主。”
這幾句話,她是凝足了內力送進去的,縱然不能傳出半裏,至少在通天觀一、兩進的道士們,都可以清晰聽到了。
過不一會,只見大門徐徐開啓,走出一名灰道人,朝外面打量了一眼,才朝顧總管打著稽首,說道:“這位女施主說是什麼人前來拜山?”
顧總管心中不覺有氣,但自己奉命投貼,不好發作,沒好氣的道:“芙蓉城主前來拜山,煩請通報貴觀主一聲。”
灰道人道:“芙蓉城主?貧道怎的沒聽人說過?”
“現在你已經聽到了。”
顧總管沈聲道:“你快進去通報吧!”
灰道人道:“拜山可有名貼?”
顧總管道:“自然有了,你接著。”
一擡手,從手中飛出一張大紅名帖,朝灰道人迎面投去。
她恨這道人無理,投出名帖之時,暗把內力貫注到紙上,這張飛出去的名帖,少說也該有百十斤重了。
灰道人絲毫沒加理會,隨即伸出兩個指頭輕輕一夾,就把大紅名帖夾住,低頭看了一眼,依然稽首道:“請女施主轉告貴上,貧道這就進去禀告觀主,有屈諸位,只好在門外稍候了。”
話聲一落,退下一步,依然關起了大門。
顧總管看得大怒,依著她平日爲人,就要給他一掌,看你兩扇木門,管不管用?
這樣又過了一刻工夫之久,才見兩扇大門重又開啓,從裏面走出一個身材高大的老道人來,這人頭戴道帽,身穿一件長僅及膝的灰布道袍,臉黝黑,從耳邊起,生著一部連鬓蒼須,雙目猶如銅鈴,閃著炯炯神光,這老道不用說就是通天觀的二觀主活靈官清玄子了,在他身後還跟著四名灰
中年道人。
出來的只是二觀主,連觀主清虛子都不出來,顯然是沒把芙蓉城主放在眼內了。
清玄子跨出大門,就在階上站定下來,雙目一擡,打著稽首道:“貧道清玄,迎迓來遲,不知那一位是芙蓉城主?請到觀內奉茶。”
顧總管冷冷的道:“你就是觀主麼?”
清玄子稽首道:“貧道是敝觀二觀主,敞師兄因觀中正好來了幾位遠道來的貴賓,一時無法分身,故而由貧道代表前來迎迓。”
芙蓉城主沈哼一聲道:“貴觀主架子倒是不小。”
清玄子歉然道:“城主多多包涵,請到裏面坐。”
芙蓉城主道:“好,大家隨我進去。”一面低喝一聲道:“起轎。”
兩名大腳婆子聽到城主的吩咐,立即擡起軟轎,由钏兒、杜鵑、畫畫侍行,往通天觀大門進去。
轎後緊隨著兩行人一行由嚴文蘭率領,一行由卓少華率領,後面則是二十四名紅提燈的少女和二十名黑
劍士,魚貫進入。
清玄子本意只當自己迎出來了,芙蓉城主會下轎來,由他陪同入內,沒想到芙蓉城主竟會坐著軟轎進去,芙蓉城的人馬,整隊進入,卻把他冷落在門外,一時只好率同四個門人,急急跟著軟轎而行,回入觀中。
軟轎在大天井中停下,芙蓉城主由钏兒攙扶著走下轎來。
清玄子急忙迎上,擡著手道:“城主請到東廂休息。”
他陪同芙蓉城主進入東廂,這是大殿東首一排五間的敞廳。
嚴文蘭、卓少華以及隨行人員,也隨著進入了東廂。
二十四名紅少女和二十名黑
劍士則留在廊前。
清玄子打著稽首,請芙蓉城主上座,芙蓉城主也就不客氣地坐了下來。
清玄子稽首道:“城主遠莅,想必有什麼見教了?”
芙蓉城主道:“老身特訪貴觀主的,道長最好還是去請貴觀主前來見我。”
清玄子還沒答話,只見一名灰道人匆匆走進,朝清玄子道:“啓禀師叔,武當山紫雲道長和步真、玉真兩位宮主前來拜會觀主。”
清玄子口中哦了一聲,急忙朝芙蓉城主稽首道:“城主且請寬坐,武當山道友來了,容貧道進去禀報觀主。”
沒待芙蓉城主回答,轉身匆匆而去。
這時四名灰道人分別送上茗茶,便自退出。
嚴文蘭俏聲道:“娘,這通天觀中,怎麼並沒見到魔教的人呢?”
芙蓉城主冷哼道:“沒見到人,有什麼關系,人在通天觀,能躲得過麼?”
又過了半晌,才見八名身穿灰布道裝的道童,手捧金劍,當直豎,分作兩行,由大殿中緩步走下石階。
這時,但見從後進又匆匆奔出十數名手捧樂器的灰道人,很快分開,站到右廊下。
那八名手捧金劍的道童,已經越過天井,于是兩扇大門徐徐開啓,八名道童魚貫走出,分列左右站定。
這時站在兩邊廊下的十數名道人立時吹奏起迎賓細樂。
接著又從大殿並肩走出十二對中年道人,也在大門前恭身而立。
最後才見一個頭簪烏木如意,身穿灰布道袍,手執白玉拂塵的瘦高道人急步從大殿搶出。
他身後緊隨活靈官清玄子,亦步亦……
金笛玉芙蓉第17章 茅山拜山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