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籠罩著大地,一切都已沈睡了,只有一輪皓月,懸挂在清澈如洗的天空,更顯得皎潔晶瑩,清輝千裏。一道整齊的清磚牆,圍不住參差蔥郁的樹影,這是一座精致的花園,占地雖然不算太廣,但亭臺假山,池沼花木,卻也應有盡有,布置得宜!
在月光之下,夜涼如,玉露無聲,樹影婆娑,花枝扶疏。
中秋的晚上,是如此靜谧、安詳。一陣陣濃馥的桂花香氣,從一株枝幹茂盛,繁花千簇的老桂樹上,散發出來,使整座花園,都籠罩在九霄香霧之中,風送清芬,沁人肺俯。
這時有個十一二歲光景的小孩,一蹦一跳,正向著那株老桂樹跑來,他毫不停留的手腳並用,很快就揉升了上去。看他他樹的身手,活潑俐落,敢情他時常以爬樹爲嬉。
這小孩上樹之後,兩手攀著橫出的枝幹,身子漸漸向外移動,兩只小眼睛,不停的四周打量,他要挑選一枝枝幹古雅,樹葉整齊,而又花苞茂盛的桂花,去送給他唯一的小伴侶——她。終于用小手費勁的折下一枝來,這是位挑了好久,認爲比較理想的一枝。
他左手小心翼翼地拿著剛才折下來的一枝桂花,右手攀著橫幹,雙足慢慢的移動,爬回了樹丫枝,再熟練的爬下樹去。
江南的八月,正是已涼天氣未寒時,可是他爬下樹來之後,禁不住額上沁出汗來,他用手背抹了抹汗,端詳著手中的桂花,從小心靈上泛出興奮的笑容。心想:“我把這枝桂花去送給她的時候,不知道她會如何高興呢?”
“哦!不,我偷偷地在她案頭,那只深紅
的古瓷花瓶裏,她更會驚喜得跳起來。”
他一邊走,一邊想,有點出神。
“咚隆!”
“咚隆!”
好像是拿吊桶打的聲音,清晰的傳入他底耳膜,使他停下步來。仰著頭向四周望了望。
“這時大家都在前面,還有誰打來?”
好奇心促使他循著聲音,一步一步的尋去。打的聲音越來越大了,從“咚隆”“咚隆”的響聲中、還夾雜著奔騰澎湃之聲。穿過狹長的樹林,是一條小河曲折的圍繞著假山,石橋朱欄,流
潺潺。
他知道園中唯一的一口八角井,是在假山背後,他不暇思索地走近假山,又穿過了假山中逼仄得僅可通人的山洞。豁然開朗,前面是一大片芊芊草地,八角亭子已轟然映入眼簾。打的聲音,正從那口井中發出。另到中天,分外皎潔,清光瀉地,照耀得如同白晝。遠遠望去,在那井欄杆旁,盤膝跌坐著一個身著黑
短
褲的瘦小老者。
小孩“咦”了一聲,心想:“那不是園裏種花的田伯伯嗎?”他並沒有叫出聲來,心想:“我倒要瞧瞧你到底在做些什麼?”
不一會,只見田伯伯緩緩的伸出右手,五個手指朝著井中慢慢地向上抓起。奇怪!井裏面的,跟著田伯伯的手勢,呼的竄了起來,宛似一條白
的匹練。接著他手中又慢慢的向下一放,白
的匹練就退了下去,便發出“豁拉”“咚隆!”的
聲。井
漸漸的越湧越高,一上一下,沖出井口,變成了一條
柱,因爲沖得越高,聲音也就越響,直如湖
一般,響起了一片奔騰澎湃之聲。
小孩屏著呼吸,看了好一會,心想:“原來田伯伯還會法術呢!這可好玩得緊,快去懇求他教我。”
他一想到學新鮮法術,就忍不住氣了,一閃身跳跳蹦蹦的跑過去,口中叫道:“田伯伯,你這個法術真好,教給我罷!”
田伯伯被小孩一叫,慢慢地站起身來,道:“嶽少爺,你來了好一會,是嗎?我那會什麼法術,這是一種功夫。說到練功夫,要朝夕不懈,痛下苦功,才能練得好,你要我教不難,我先要問你,你有恒心有毅力嗎?”
被叫做嶽少爺的小孩,連忙點頭道:“田伯伯,我一定有恒心,有毅力,你教我罷!”
田伯伯微微領首,自言自語的道:“田伯伯自然要教你,如果不是爲了十年後一場武林殺劫,田伯伯還不到這裏來做灌園叟呢?”
嶽少爺被他說得似懂非懂,一雙小眼,緊望著田伯伯,只覺得面前的田伯伯,在皺紋滿布的笑容中,有一雙精光熠熠的眼睛,正在打量著自己,接著又聽他說道:“資質果然不錯,只是殺孽重一點。”
嶽少爺聽田伯伯的口氣,好像答應了自己,心中一陣高興,暗想:“教我學功夫,大概是要拜師傅的呢?我應該給他叩幾個頭才對!”
他越想越有理,身不由己的向田伯伯跪了下去,口中叫道:“田伯伯,你老人家教我學功夫,我應該拜你做師傅。”
田伯伯笑道:“嶽少爺,我不是你的師傅,我只授你基本功夫,將來你會另有遇合,快不要如此。”
嶽少爺身向前撲,正要跪下,突覺前面好似有一堵無形的氣牆,把自己擋住,竟然跪不下去。
田伯伯拉著嶽少爺的手道:“你且坐下來,我好傳你入門口訣。”
說著就傳了他入門口訣,教他盤膝跌坐。
嶽少爺天資聰敏,居然一點就透。
田伯伯非常高興,叫他明天晚上,俟人靜之後再來,一面叮囑他不准向任何人提起學功夫的事。
嶽少爺自然唯唯應命。
田伯伯又道:“時光已經不早,你折了桂花,不是要去送人嗎?早點回去,免得大家疑心。”
嶽少爺看自己心事,竟被田伯伯輕輕揭穿,不由小臉脹得通紅,這時都聽田伯伯輕輕的歎息:“一身情孽,要引出多少事來?”
他又聽不懂,也就不去管他,依著田伯伯吩咐,一手拿起桂花,一蹦一跳的回轉上房去了。原來這嶽少爺的父,名叫嶽敦儒,原籍浙江紹興,因屢試不售,改習刑名之學。
嶽敦儒中年喪偶,只生一子,取名天敏,不但生得粉妝玉琢,而且聰慧過人。敦儒夫婦情深,況且已有麟兒,足慰晚景,也就不再續娶。湊巧自己同窗好友上官靖,放了江蘇高淄知縣,再三相邀,這就帶著天敏,來就蓮幕。
上官靖見老友一身兼任嚴父慈母,男人家照顧孩子總嫌不便,勸他納個小星,嶽敦儒又堅持不肯,便要他把天敏交給自己妻子照顧。那上官靖的元配程氏孺人,系出名門,極爲賢淑,因自己身邊沒有男孩,看到嶽天敏聰慧可人,和自己女兒錦雲站在一起,真是一對金童玉女,心中尤爲喜愛,對待嶽天敏直如己出。
嶽天敏幼失母愛,有程氏孺人的慈愛關切,自然依依膝下,更博得程氏孺人的無限憐惜。
上官錦雲,比嶽天敏只小一歲,平日孤零零的無伴無侶,自從來了嶽哥哥,她可有了淘伴,手牽著手,熱非常,平日的刁蠻
縱,對嶽哥哥竟然完全收起,變得極爲柔順,嶽天敏也把她當作
一……
縱鶴擒龍第1章 古井起波園叟傳絕技 名山訪異扁舟賦長征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