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黃易>覆雨翻雲>第三章 美好年代

《覆雨翻雲》第三章 美好年代

黃易作品

  位于落花橋旁不遠chu一座衙門外的告示板前,聚了百多人,有些是剛走來看列舉藍玉和胡惟庸兩人伏誅罪狀的公告,但大多數人都是看罷公告後,仍興致勃勃地討論兩人的大小罪名,話題多集中在胡惟庸身上。人人額手稱慶,卻沒有人計較若非有朱元璋在背後支持,胡惟庸不但坐不上宰相之位,更難以如此橫行霸道,誣陷功臣。

  lang翻雲來到落花橋上,俯視橋下流shui

  心中百感交集。

  此shui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現在終弄清楚紀惜惜的早逝是被jian人所害,去了長期橫亘心頭的疑惑,但傷痛卻是至浠無減。

  若非瞿秋白身具魔門術,又從單玉如chu學悉詭難防的混毒之術,絕難把他瞞過。可是敵人的詭計終成功了,兵不血刃地先後害死了上官飛和紀惜惜,一切均已錯恨難返。

  自劍道大成已來,他的仇恨之心已淡至近乎無,昨晚又給勾起了心事。

  單玉如便像在空氣中消失了,無影無蹤,密藏在他靈覺之外。

  這女人真厲害,必有一套能躲避敵人精神感應的術,否則早給他lang翻雲找上門去尋來算賬。

  不過她終不能不出手。

  只要她再次出擊,便是以血還血的時刻了。

  lang翻雲歎了一口氣,在橋欄chu坐了下來,神思飛回到與紀惜惜離京那一晚的動人情景。紅顔薄命,上天對她何如此不公平?

  紀惜惜遣散了婢仆後,與lang翻雲乘夜離開京師,混出城門後,lang翻雲買了匹馬,載美而回。

  天上下著茫茫飄雪。

  紀惜惜倦極而眠,乖乖的蜷伏在lang翻雲安全的懷抱裏。

  那時lang翻雲雖已名動中原,因從未與黑榜高手交戰,仍未曾名列黑榜。

  爆竹聲響。

  lang翻雲被驚醒過來,目睹四周鬧烘烘的歡樂氣氛,想起前塵往事,更是不勝唏噓。

  搖了搖頭,從懷裏掏出剛由酒鋪取來的清溪流泉,一口氣喝掉了半壺。

  仰天長籲口氣,走下落花橋,朝皇城的方向走去,心中苦想著紀惜惜,傷痛填滿song臆。龐斑終于走了。

  他們間似有著某種默契。

  就是在月滿攔江前避而不見。

  讓一切留待到那無比動人的一刻。

  韓柏鑽入馬車內,獨坐車內的朱元璋向他招手道:“小柏:坐到朕身旁來!”鼓樂聲響,前後數百禁衛開道下,大明天子正式出巡。

  葉素冬、嚴無懼、帥念祖、直破天和以老公公爲首的影子太監,策騎護在馬車兩旁,聲勢浩大,陣容鼎盛地開出裏城,由洪武門右轉,進入京城最長最闊的長安大街。

  朱元璋望往窗外,看著瞻仰他出巡的子民百姓紛紛叩首伏地,輕輕一款道:“靜庵死了!”韓柏微微一愕,恍悟朱元璋爲何會邀他同行,因爲在這大喜的日子,特別多感觸,而他卻是唯一可傾訴的對象。

  不由得湧起一陣感慨。

  做了皇帝又怎樣,還不是一樣不快樂嗎?

  朱元璋仍呆看著窗外,嘴角牽出一絲苦澀的笑容,沈聲道:“沒有靜庵來分享朕爲她做的一切,這些事還有什麼意義?”

  韓柏還未有機會答話,他又道:“是否真如若無兄之言,所有事都是注定的呢?朕今天又少了三條黑頭發,這是否早寫在命運的天書上?每條頭發均給命運之手編定了號碼?”

  韓柏剛才是不及他出口快,這次卻是啞口無言。

  朱元璋再歎了一口氣,緩緩道:“朕曾給靜庵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以最大的勇氣告訴她,朕甘願爲她舍棄一切,只求能得她深情一瞥。夢瑤那晚提及靜庵有東西交給朕,定是那封信無疑!”韓柏“哦!”的應了一聲,本想問他言靜庵有沒有回信,不過想來都是“沒有”的可能xing較大,忙把話吞回肚子去。

  朱元璋凝望窗外,卻對街道上紛紛搶著下跪的群衆視若無睹,悲怆無限地道:“朕等待她的回音,一等便是二十年,最後只等到這一句話,總算知她一直把那封信保存著,把它記著,最終沒有擲還給朕。”

  韓柏慾語無言,陪著他感受到那蒼涼淒怨的情緒。

  這時出巡車隊剛經過了夫子廟的巍峨建群,來到廟東的江南貢院外,再左折朝京師氣勢最雄渾的聚寶門緩緩開去。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嘻嘻哈哈的,但又是戰戰兢兢地迫在車隊之後。

  遠chu傳來一陣陣爆竹之聲,充滿太乎盛世的歡娛和繁盛。更襯托出朱元璋空虛的心境。朱元璋沈吟片晌,續道:“朕在攻下金陵前,陳友諒稱漢于江楚,張士誠稱周于東吳,明玉珍稱夏于巴蜀,而蒙人最傑出的軍事天才擴廓則挾大軍虎視于阿洛。朕以區區之地,一旅之命,介于其間,chu境最是不利。雖有李善長、劉基、宋廉參贊于內,若無兄、徐達、常遇春、湯和等攻城略地于外,形勢仍是岌岌可危。可是靜庵偏選上了朕這最弱小的一支反蒙隊伍,你說朕怎能忘記她的青睐特加?”

  言罷唏噓不已。

  韓柏見他只是呆望窗外,並沒有回頭看他,更不敢接話。

  朱元璋又搖頭苦笑道:“陳友諒自定都石稱帝後,勢力大增,還非朕所能及。卻仍不肯放過朕,約同張士誠來攻朕的應天府,幸好當時張士誠怕陳友諒得勢遠多過怕朕,沒有答應,否則今天就不是這局面了,這不是命運是什麼呢?”

  他一對龍目閃亮起來,臉上泛起睥睨天下的豪氣,奮然道:“就在那爭得喘一口氣的機會,朕用了若無兄之計,以假內應引得陳友諒大意東來,再用伏兵四方八面起而圍擊,此後陳友諒連戰皆北,那時朕已有信心盡收天下,再沒有人能阻擋朕的運勢。”

  對于明朝開guo諸役,明室子民無不耳熟能詳,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康郎山之戰,更成了說書先生必講的首本故事,不過由朱元璋qin口說出來,自是另有一番無人能比的味道和豪氣。

  這時車隊來到長街南端的聚寶門,南臨長幹橋,內依鎮淮橋,外秦淮河在前方滔滔流去,內秦淮河在身後涓涓流過。秦淮河兩岸聚居著的盡是官吏富民、公侯將帥的巍峨豪宅,這些王府大院林立河岸,氣象萬千,尤使韓柏感到身旁這天下至尊建立大明那叱風雲的氣魄。

  車隊折往秦淮大街,同青樓雲集的河岸區馳去。

  韓柏這時才注意到燕王棣的馬車緊隨其後,不由馳想著燕王棣正視察著不久後會變成他皇土的京師那興奮的心情。

  朱元璋搖頭笑道:“陳友諒發動六十萬大軍,浮江而東來攻打朕的南昌,只樓船便達百艘,軍容鼎盛,豈知若無兄的一把火,便撓掉了他做皇帝的美夢。可知命運要影響人,必先影響他的心,否則當時朕已自問必敗,他卻蠢得聯巨舟爲陣,當然還得感謝老天爺賜朕那陣黃昏吹來的東北風。管他舟陣延綿十馀裏,旌旗樓樯,望之如山,仍抵不住一把烈火。“唉:往者已矣:當年朕爲了忍……

覆雨翻雲第三章 美好年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三章 美好年代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