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志回身又待去刺皇太極時,那道人的拂塵已向他腦後拂來,拂絲爲內勁所激,筆直戳至,猶似杆棒。袁承志無奈,只得回劍擋開。兩人這一搭上手,登時以快打快,瞬息間拆了二十余招。袁承志竭盡平生之力,竟是絲毫占不到上風,越鬥越是心驚,突然間風聲過去,右頰又被拂塵掃了一下,料想臉頰上已是多了數十條血痕,蓦地裏青青的話在腦海中一閃:“承志哥哥,鞑子皇帝刺得到果然好,刺不到也就罷了,你自己可千萬要保重。”眼見敵人如此厲害,只得先謀身,他一邊鬥,一邊移動腳步,漸漸移向殿口。那道人冷笑道:“在我玉真子手下也想逃命?癡心妄想!”說著拂塵連進三招,盡是從意料不到的方位襲來。袁承志一時不知如何招架才是,腳下自然而然的使出木桑所授“神行百變”步法,東竄西斜,避了開去。不料這玉真子如影隨形,竟于他的“神行百變”步法了然于
,袁承志閃到東,他跟到東,竄到西,他追到西。袁承志雖讓開了那三招,卻擺
不了他源源而來的攻擊。這一來,兩人都是大奇。
玉真子叫道:“你叫甚麼名字?是木桑道人的弟子嗎?”袁承志道:“不是。”玉真子問道:“你怎地會鐵劍門的步法?”袁承志反問道:“你是漢人,怎地反幫鞑子?”玉真子怒道:“倔強小子,死到臨頭,還在胡說。”刷刷兩招。袁承志眼見對方了得,稍有疏神,不免命難保,當即凝神致志,使開本門華山派劍法接招。玉真子看了數招,叫道:“啊,你是華山派穆老猴兒門下的小猴兒,是不是?”袁承志不肯隱瞞師門,喝道:“是便怎樣?”一招“蒼松迎客”,長劍斜出,內力從劍身上嗤嗤發出,姿式端凝,招迅勁足。玉真子贊道:“好劍法,小猴兒不壞!”
袁承志罵道:“你倚老賣老甚麼?”玉真子笑道:“老猴兒也不是我對手,你小猴兒更加不用想。”袁承志不再說話,全神貫注的出劍拆招。玉真子微一疏神,左臂竟被金蛇劍劃了淺淺一道口子。這一來,他再也不敢托大,舞動拂塵疾攻。兩人翻翻滾滾的鬥了二百余招,兀自難分高下,都是暗暗駭異。袁承志不敢亂使金蛇劍法和木桑所授的功夫,前者究未十分純熟,後者對方似所深知,招招使的盡是華山派本門劍法。金蛇劍本來鋒銳絕倫,無堅不摧,但玉真子的拂塵塵絲柔軟,毫不受力,竟是削它不斷。金蛇劍與拂塵招術變幻,勁風鼓蕩,崇政殿四周巨燭忽明忽暗。
又拆數十招,蓦聽得皇太極以滿洲語呼喝幾句,六名布庫武士分從三面撲上。袁承志料想今日已刺不到鞑子皇帝,急揮長劍疾攻兩招,轉身向殿門奔出。玉真子拂塵揮出,塵絲已卷住了金蛇劍的尖鈎。兩人同時拉扯,片刻間相持不下。便在這時,兩名武士已同時抓住了袁承志雙臂。袁承志大喝一聲,松手撤劍,雙掌在兩名武士背上一拍,運起混元功內勁,兩名武士身不由主的向玉真子撞去,玉真子無奈,只得也撤手松開拂塵之柄,出掌推開兩名武士,嗆啷啷一響,拂塵與金蛇劍同時掉落在地。便在這時,兩名武士已抱住了袁承志雙。玉真子右掌向袁承志
口拍到。袁承志雙足凝立,還掌拍出。兩名武士拚命拉扯,要將他扳倒,卻哪裏扳得動?玉真子掌來如風,瞬息之間連出一十二掌。袁承志一一解開,突然頸中一緊,一名武士撲在他背上,伸臂扼住了他咽喉。袁承志左肘向後撞出,正中他
腹之間。那武士狂噴鮮血,都噴在袁承志後頸,熱血汩汩從他
領中流向背心,扼住他咽喉的手臂漸松。袁承志正待運勁擺
,一名武士撲上來扭住了他右臂。玉真子乘機出指疾點,袁承志伸左手擋格。他雖只剩下一只左臂可用,仍是擋住了玉真子點來的七指連點。玉真子右指再點,左掌拍向袁承志面門。袁承志急忙側頭相避,左臂卻又被一名武士抱住了。玉真子噗噗噗連點三下,點了他
口三
大穴,笑道:“放開吧,他動不了啦。”四名抱住袁承志雙手雙
的武士卻說甚麼也不放手。皇太極的侍衛隊長拿過鐵鏈,在袁承志身上和手足上繞了數轉,衆武士這才放手,將伸臂扼在袁承志頸中的武士扶下來時,只見他凸睛伸
,早已氣絕而死。
皇太極道:“玉真總教頭和衆武士、衆侍衛護駕有功,重重有賞。老鮑、老甯,你們受傷了嗎?”鮑承先和甯完我已由衆侍衛扶起,哼哼唧唧的都說不出話來。
皇太極回入龍椅坐下,笑吟吟的道:“喂,你這年輕人武功強得很哪,你叫甚麼名字?”袁承志昂然道:“我行刺不成,快把我殺了,多問些甚麼?”皇太極道:“是誰指使你來刺我?”袁承志心想:“我便照實而言,也好讓鞑子知道袁督師有子。”大聲道:“我是前薊遼督師袁公的兒子,名叫袁承志。你鞑子侵犯我大明江山,我千萬漢人,恨不得食你之肉。我今日來行刺,是爲我爹爹報仇,爲我成千成萬死在你手下的漢人報仇。”皇太極一凜,道:“你是袁崇煥的兒子?”袁承志道:“正是。我名叫袁承志,便是要繼承我爹爹遺志,抗禦你鞑子入侵。”衆侍衛連聲呼喝:“跪下!”袁承志全不理睬。皇太極揮手命衆侍衛不必再喝,溫言道:“袁崇煥原來有後,那好得很啊。你還有兄弟沒有?”袁承志一怔,心想:“他問這個幹麼?”說道:“沒有!”皇太極問道:“你受了傷沒有?”袁承志叫道:“快將我殺了,不用你假惺惺。”
皇太極歎道:“你爹爹袁公,我是很佩服的。可惜崇祯皇帝不明是非,殺害了忠良。當年你爹爹跟我曾有和議,明清兩罷兵休民,永爲世好。只可惜和議不成,崇祯反而說這是你爹爹的大罪,我聽到後很是痛心。崇祯殺你爹爹,你可知是哪兩條罪名?”袁承志默然。他早知崇祯殺他爹爹,有兩條罪名,一是與清酋議和,勾結外敵,二是擅殺皮島總兵毛文龍。孫仲壽、應松等說得明白,當日袁督師和皇太極議和,只是一時權宜之計,清兵勢大,明兵力所不敵,只有練成了精兵之後,方有破敵的把握,議和是爲了練兵與完繕城守。至于毛文龍貪贓跋扈,劫掠百姓,不殺他無以整肅軍紀。
皇太極道:“你爹爹是崇祯害死的,我卻是你爹爹的朋友。你怎地不分好歹,不去殺崇祯,卻來向我行刺?”袁承志道:“我爹爹是你敵人,怎會是你朋友?你使下反間計,騙信崇祯,害死我爹爹。崇祯要殺,你也要殺。”皇太極搖搖頭,道:“你年輕不懂事,甚麼也不明白。”轉頭向範文程道:“範先生,你開導開導他。”袁承志大聲道:“你想要我學洪承疇麼?哼,袁督師的兒子,會投降滿清嗎?”
這時崇政殿外已聚集了不少文武官員,都是聽說有刺客犯駕、夤夜趕來護駕的。皇太極道:……
碧血劍第十四回 劍光崇政殿 燭影昭陽宮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