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古稱洛邑。
戰時以在洛
之陽,更名爲洛陽,延用至今。
洛由西而東,繞經洛陽城南。
兩岸楊柳依依,河中波蕩漾,地境清幽,不禁讓人想起三
時代,洛神甄後之淒美愛情故事。
然而這淒美愛情故事,似乎只對某種風雅文士較爲有效,對于一般世俗之人,多少缺了些勁道。
洛河畔,此時正有位年輕少年,漫不經心垂釣著。
或許河太清,抑或日當正空,縱使
中遊魚成群,卻不見魚兒上鈎,兀自在魚餌旁晃來遊去,讓人瞧得頗爲癟心。
青灰布年輕人直皺眉頭,眨著靈動眼珠兒,懶散說道:“魚兒,上鈎吧!可憐我劉家家道中落,今兒沒你們加菜,日子又難混啦!”
他說的漫不經心,然卻又頗多感慨。
日子似乎就這樣一天熬過一天。
釣魚似乎成了他唯一支持家道的方法。
魚兒仍不理會他的呼喚,幾自晃來遊去,那模樣似乎耍著這小子玩玩。
小夥子仍不在意,眼看喊了幾聲,魚兒根本不理。
他已淡聲說道:“隨你們吧!看來你們都是情魚,暗戀著甄後這個大美人,不肯跟我走,但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啊!”
說完,他不再理會魚兒,開始找向四。
他選了左側較爲平坦,倒了下來,准備閉目養神,右手稍稍抖著魚竿,喃喃念著:“上鈎吧,上鈎吧……”不知不覺中似乎已漸漸入睡。
只見得他呼吸開始均勻,規律地一呼一吸。
微風吹來唰唰響聲中,只見得柳條輕擺甩動,有的甚至甩向他臉面,年輕人似乎察覺,又似乎不知不覺。他稍稍偏頭,而後輕輕呼氣,湊巧地將柳條吹彈回去。
就此輕風拂拂而來,輕輕呼吸又把柳條吹彈回去,如此來來去去,倒像柔軟搖籃晃來晃去,形成一副有趣畫面。
年輕人始終末醒。
右手握著魚竿漸漸靠于岸邊,似乎當真已入睡。
這種日子,他似乎已過得太久而覺得甚無聊而無奈,一副家道中落的無奈子弟……
然而,說起劉家,數年之前在武林中赫赫有名!
七、八年前,江湖中、武林中,聽及江湖急救站,無不豎起大拇指說聲了得,尤其是當家神仙無影劉千知,一身武功簡直出神入化,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
最讓人尊重的是劉幹知愛好和平,不願殺生,故而設立了急救站,不論黑白兩道,只要每有危急之事,必定加以解救命,十數年來,不知救過多少條
命。雖然,其中也有不少萬惡之徒,但劉千知認爲人
本善,縱使萬惡之徒,也有悔改一天,故而每有解救惡徒之時,必定加以規勸。
尚然,有的能及時悔悟,那就最好,若無法揮悔悟,也就由他去了。
因爲他憩,對于惡徒,救他一次,那是尊重生命,至于惡徒不再悔改,以後遭到報應,那是咎由自取,怪不得任何人。
由于黑白兩道。受劉家恩惠者不計其數,故而日後漸漸形成,只要劉千知現身,也不必以武相鬥,武林中人自動給面子,必定饒過迫殺之人,有任何恩怨,下次碰頭再說。
久而久之。無形中更添加了劉家神秘彩,以及無限擴張的權勢……直到數年湔,叱咤武秫的劉千知突然失蹤于江湖,直到現在,音訊全無,劉家因而家道中落。
年輕人正是劉千知唯一愛子劉吉。
當劉千知失琮之時,他只七歲左右。
而且被送往少林寺當小和尚。
原因是劉千知明白少林乃武學根源,他和少林長老無界和尚相交莫逆,便將兒子送入少林。
他希望無界和尚能開啓兒子慧根,以及打好武學基礎,以便將來繼承自己缽。
然而劉吉似乎被取壞了名字,劉吉又名留級,他就像一名留級生,光是在少林,一本《金剛經》和五形拳,平常人一年之內自能大功告成,他卻足足留級七八次,學了七八年還弄不清是怎麼回事!
于是少林終于傳出一名留級和尚,爲少林憑添幾許戲劇彩。
劉吉始終無所謂。
他始終露著憨中帶甜笑容,漫不經心混過八年歲月……
直到有一天,無界和尚向他說明,掌門及幾位長老開會一致通過,少林實在不適合有位留級和尚,七八年修不出一套五形拳,言中意思大概要開除某人,此時劉吉、無界和尚突然相視仰天長笑。
就此,劉吉一路笑出少林寺,聽者莫不覺得劉吉乃是解而長笑,亦帶著聰明人笑白癡般陪他笑上一段路程,終究曲終人散……
那已是半年前之事。
直到劉吉回到劉家,方知父失琮之事,他頗爲椋訝,亦想重振急救站雄風,以及打探父
下落。
然而母阻止打探其下落,劉吉只好努力想將家業發揚光大,然而少林留級生己傳遍武林,甚至成爲劉家笑柄——聰明父
生出笨兒子,終被看笑話者理出一套消遣話題,劉家生意當然差勁!
武林急救站終在武林中成爲過眼雲煙。
然而對于十六歲不到的劉吉,他根奮不在乎,他仍自一副認真想繼承缽模樣,只可惜,生意老是不上門。
如此坐吃山空之下,竟然連三餐加萊都得靠河遊魚才行,劉家實是一年不如一年,劉吉當真笨嗎?
其實他一點都不笨,而且是絕頂聰明。
老實說,劉千知武功已經獨步江湖,早在劉吉出生不久,已將其打好武功底子,而且照他武功造詣。教出一個傑出兒子並不困難,只是他更明白少林易筋經能讓兒子眙換骨,這才是他送兒子迸少林寺的最大原因。
無界和尚正是易筋經修爲最高的一位,由他傳授,當然最爲恰當不過。
可惜易筋經乃少秣不傳之秘,除了長老級以上有資格研究外,其他小角只有悶著心情幹瞪眼的份兒。
劉吉這小和尚又怎能沾上邊?
然而無界和尚還是賣了劉千知面子,傾衷相授,劉吉果然不負所望,在短短七八年之內,把易筋經背得滾瓜爛熟,其至還練了六七分火候,如此造詣,就連無界和尚皆詫訝而自歎弗如。
既然已經學得易筋經功夫,對于五形拳這三腳描招式,他當然漫不經心。劉吉甚至胡亂發明一套,那威力可比五形拳高超許多。
老實說,他雖留級七八次,但每次對打拆招,敗在他手下的長輩可不在少數。
可惜少林弟兄一向食古不化者居多,見其亂招爛打,就算得勝亦自斥責不規不矩。且在無界和尚一再告誡之下,劉吉只好乖乖當留級生,七八年來始終不渝。
當然,他現在有些後梅,讓留級生“威名”傳出江湖,害得劉家名聲受挫,想重震雄風,倍感辛苦。
尤其,……
江湖急救站第1章 少林留級生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