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河面上飄著薄薄微霧。
孟神醫在淙淙流和船舵的響聲中醒來。
他先是有些迷茫,才微定神之後,旋即想起昨日的逃亡,及此刻置身舟上種種。
這位老神醫微微一笑,推被而起,輕輕活動略感僵硬的身軀,看看依舊酣睡的年輕人,孟神醫無聲一笑,起身踱出船艙,和一夜掌舵的船老大相互招呼。
他環目四顧,驚訝地發現,此刻四周的風景,顯然又與昨日不同。
此時,河面雖是煙波迷蒙,但兩岸奇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的景觀依然清晰可見。
他仰視兩岸群,東升旭陽在
頂染上嫒紅。
卻融于清幽深深之蜂巒,那山勢峥蝾,姿態萬千,令人卻神往之。
船家亦有所榮焉地主動爲他介紹沿岸山河名勝,打發時間。
未行多久,孟神醫聞得身後有動靜,回頭望去,劉吉打著哈欠正走出船篷。
道聲早安,劉吉一面活動筋骨,一面走向孟神醫,和他一起眺望四周景,順口問他何不多睡一會兒。
孟神醫笑道:“多年來,不管前一宿多麼晚睡,老夫早已習慣黎明即起,倒是你,昨日爬山涉甚遠,何不多休息?”
劉吉笑道:“你醒來時我就醒,只是軟玉溫馨抱滿懷,令我舍不得起來,便多賴了一會兒來,不過聽到你不斷贊誦江面風光,誘得我忍不住要出來瞧瞧。”
孟神醫忍不住取笑:“我以爲你是那種‘甯爲美人梳頭,不管山川錦秀’的蕩子呐!”
他是想起了劉吉在陽門時對苗如花的調笑,和昨夜懷抱玉人入夢的樣子,忍不住要消遣劉吉一旬。
劉吉卻笑:“替美人梳頭。天天都可。倒是這山川美景卻是過眼即逝。是否來日堪以重遊,則未可知,所以有機會,還是得順便看它幾眼,瞧它一瞧,免得以後被人笑做土包子,明明到過巫山,卻未見遊過長江。”
原來,他就是聽到自己所乘的船,已山昨日的支流系進入長江,這才特地出來看看。
因爲轉入長江就表示距離他們即將停泊的地方不遠矣!
兩人閑談一陣。苗如玉和李喜金亦分別醒來,加入他們遊山賞景的雅興中,一起笑看山,閑話家常。
沿途,沒有多大學問的阿喜,竟也如數家珍地談論著沿岸切景物轶聞,說得頭頭是道。
劉吉訝異道:“哎唷!士別三日,令人刮日相看喲!阿喜。你幾時變得如此有學問了?”
李喜金聳肩得意道:“這不算什麼啦!我隨便學學就會了。”
苗如玉笑著泄他的氣:“阿吉,你少聽他臭屁了,他知道的這些,全是這幾天來,坐船閑逛時,磨著船老大說些精彩故事所聽來的。”
這下換得孟神醫詫然:“這些天,你們每天坐船到江面閑逛?”
“是呀!”苗如玉笑道:“阿吉在八天前和我已聯絡上,他交代要從路走人,叫我們將該准備的事都准備妥當後,以隨時待命,等著接人。所以,我們自從四天前,就每天雇一條船,逆江而上,來回巡遊,准備接人,直到昨天才看見你們的聯絡訊號!”
李喜金亦道:“昨天我們會拖到那麼晚才到,就是因爲黃昏時候,我們才剛從上遊回來,都已經退了船,准備入鎮休息,卻即時看見天上煙訊,就忙著再找人出航,可是正巧那時辰,多數船家都休息,不出船了,所以船特別不好租。好不容易我到這位船老大肯幫忙,還不介意熬夜趕回程哩!因此才會拖延到那麼晚,摸黑去接你們!”
孟神醫聞言只有道辛苦辛苦,多虧二位救援得及,免再受難。
劉吉卻笑道:“現在說成功,尚且言之過早,依我估計,此時陽門的偵騎已四出,等著捉拿咱們,前面那鎮上,若是有
門的堂口,只怕他們也已經接到通報,要特別注意有無咱們蹤迹。”
“然也!”孟神醫同意道:“如此說來,待會兒到了鎮上,你我還是不宜露面爲妙!”
“正是如此!”劉吉與他相視一笑,頗有三分默契之態。
一時輕舟,載著他們四人順流而下,沿途山清秀,清風撲面,令人心懷爲之舒暢,心曠神怡之余,衆人自是不覺路遠。時已漸近午。
小舟剛轉過一座小山,偌大一座城鎮即已映入衆人眼廉。
梢公愉快呼道:“咱們到了,前面就是英德鎮。”
苗如玉和李喜金早已進出此鎮多回,對此山
風光已不覺出奇。
劉吉和孟神醫卻是首次遊此,不禁多加打量。
但見此鎮,前臨長江,石山四繞,大山如屏,周遮小山,刃矗立,千岩萬壑,長瓦綿延。
二人仰首贊歎,直道:“好景!好景!”
梢公自後艙喊問:“姑娘,咱們可是直接入鎮?”
這梢公因爲付錢租船之人乃是苗如玉,故而向她發問。
苗如玉無法做主,只得拿眼望向劉吉。
劉吉尋思道:“船老大,此鎮還有別可以泊船靠岸嗎?”
“當然有。”梢公呵呵一笑:“鎮南也有一碼頭,那兒因爲風景更盛,往來逗留的人
反而較鎮前熱鬧多哩!”
劉吉笑道:“那我們就往鎮南去瞧瞧吧!”
梢公應了一聲,扳船艙,小舟改問南行,順江繞向鎮南行去,迎面即見一山臨江拔地而起,上面再分三,宛似一座石堆的筆架煞是奇特。
劉吉、孟神醫仰首上望,啧啧稱奇。
李喜金在一旁賣弄解說此乃英德鎮著名的風景名勝筆架蜂是也。
越過筆架已近南鎮碼頭,江面上舟揖增多,載客上下的梢公們爲避免失神撞船,一路不住相互吆喝應答。
因此船是尚未進靠碼頭堤岸,四周氣氛已熱鬧非凡。
爲了避人耳目,此時劉吉和孟神醫已先入船艙待著,直到他們所乘之船順序靠岸之後,苗如玉和李喜金分別下船,一個前去打點午膳幹糧,一個則就近另找船家商量租船,打算換船走人。
劉吉認爲換船確是麻煩,但卻比較不易被追蹤。
再則,他看梢公熬了一個漫長深夜,顯然力已乏,對于船不停槳地加速趕路,似乎興趣缺缺。
因此索換條船,換個人繼續前行,效果更佳。
不多時。
苗如玉已和一艘較大遊船的船老大,談妥行程和價碼,招呼劉吉、孟神醫二人換過船去。
孟神醫上了船,注意到此船較先前那艘稍大之外,船艙的設備和空間也較爲舒適。
他再次向劉吉稱贊苗如玉的伶巧精靈。
劉吉亦不客氣地幫苗如玉接受如此贊美。
那模樣,活像接受人家對自己媳婦兒的誇贊一樣理所當然,窘得苗如玉直瞥白眼瞄著劉吉,卻又眉開眼笑地甜到心坎裏去。
……
江湖急救站第30章 襄陽鬥法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