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無名箫第66章 恩將仇報上一小節]武林是非的漩渦之中。”
青老人冷漠一笑,道:“風聞你已經閉門封劍,不再過問江湖上的是非,倒是想不到你也來湊這場熱鬧了。”
養元歎息道:“貧道無能,自播前因,這後果雖苦,也不得不承受了。”
青老人忽然長歎一聲,放下了懷抱中的女兒。他爲人一向冷漠,這一聲長歎,也愈顯得淒涼。
上官琦忽然口說道:“令媛的傷勢,好些嗎?”
青老人突然擡起頭來,雙目中神光暴射,凝注上官琦瞧了良久,似慾要暴起發難。
上官琦只好暗中提聚真氣,蓄勢戒備,心中忖道:“這老人當真是怪得很.我好意問問他女兒的傷勢,卻招惹來他這般仇視。”
只聽那青老叟說道:“你這娃兒,膽子很大,剛才的一掌,還沒有把你打怕?”
上官琦道:“晚輩是好意相問……”
青老叟道:“老夫之事,從不勞人關心,你犯了老夫的忌諱了。”上官琦默然不言,心中卻暗暗笑道:“好吧!世上所有之人都不和你搭讪,你就找不出發氣之人了。”
養元道長雖然和那青老人相識,但也似不願多和他說話,目注上官琦道:“這位杜壯士既非滾龍王的屬下,但卻身著黑
衛隊之裝,實叫貧道思解不透這原因何在?”
上官琦道:“雙方對敵,各逞奇謀,彼此都派有刺探對方部署之人,老前輩不用多慮。”
養元道長道:“滾龍王詭計多端,杜壯士如不能找出證物,實叫貧道難信。”
那青老叟突然
嘴說道:“道兄不用多疑,此人乃關外盛名甚著之人,決非滾龍王的屬下。如有差錯,都有老夫擔待。”
養元道長笑道:“姜兄一言,重過九鼎,貧道豈有不信之理?”
忽聽一陣輕微的喘之聲傳了過來,緊接著響起夢吃般的
吟道:“我口渴死了,我要喝
……”
那青老人對人雖然冷漠,但對自己的女兒卻是百般惜愛,一把攬人懷中,說道:“乖孩子,不要叫……”擡起頭來,說道:“哪位帶有
壺?”
上官琦雖然明知自己未帶壺,仍是不自禁地伸手在身上摸了一下。
杜天鹗解下壺,低聲對上官琦道:“兄弟,你送過去。”
上官琦怔了一怔,接過壺,緩步走了過去,低聲說道:“老前輩……”
青老叟伸手接過
壺,也不道謝,抱起女兒拿著
壺,霍然站起了身子,大步直向廟外走去。
上官琦望著他逐漸遠去的背影,暗暗忖道:“這人當真是怪,逆情悖理,大背經倫。他這一生之中,只怕也難交上一個朋友。”
只聽養元道長叫道:“南翁姜士隱,以怪僻聞名放世。一生行事,從不稍留旁人余地,我行我素。但此人除了對人禮數上怪僻冷漠、不可理喻之外,生平作事,卻無大過。”
上官琦緩步走了回來,笑道:“老前輩和他相識甚久了嗎?”
養元道長,道:“相識數十年,但卻似形同陌路,若不相識。”
上官琦忽然長歎一聲,道:“一個人怪僻如此,生平之中,難以交上一個朋友,那也是人生一大苦事了。”
養元輕輕歎息一聲,道:“世道無常,人心不古。如若貧道也像姜士隱那般怪僻,也不致這般鑄恨武林、造成大錯了。”
上官琦道:“老前輩德高望重,名傾四海,武林中人,誰不尊仰?如何能和姜士隱相提並論呢?”
養元道:“就因我心地大過慈善,才造成今日的後果。唉!想來當真是叫人痛心。”
上官琦道:“不知老前輩可否一談前因,也好使晚輩等一開茅塞。”
養元道長雙目中突然暴射出冷電一般的寒芒,掃掠了上官琦和杜天鹗一眼,道:“四十年前,貧道如不是因一時慈悲,救了一個傷重奄奄、待斃路旁之人,今日武林,哪會有滾龍王這個魔王?”
上官琦呆了一呆,道:“道長對那滾龍王有著救命之恩了。”
養元道:“如若無貧道這錯誤的一救,當今之世也不會有目下的滾龍王了……唉!救他不死,也就是了,偏又一時動了善心,傳以我們武當正宗內功,以療他的傷勢。這一傳,竟難遏止我授藝之心,不知不覺間,在那片荒山之中,一住數月。他天賦之佳,世所罕見,雖只短短數月,但已學去了我們武當一門中甚多精要武功。幸得貧道及時想到,他並非我們武當中人,豈可盡傳絕學,立時中止,飄然遠走……”
上官琦道:“那人可就是滾龍王麼?”
養元道:“那時武林中尚沒有滾龍王這個人,他不過是一個背棄少林門下的叛徒,被少林僧侶們追趕打傷,倒臥在路旁……”
他長長歎了口氣,道:“唉!如若貧道晚到上一陣工夫,他也將傷重死去,或將爲野獸吞噬。如若他傷勢輕微,貧道也不會出手相救。
偏偏貧道經過之時,他的傷勢發作,眼看就要死去,當時情景,實叫人無法不出手救他,因他內傷的嚴重,已非全用葯物可以收效,形勢相迫,使貧道不自覺傳授了我門正宗內功。這般巧合,差陽錯,造成了今日之果……”話至此
,突然長歎了一聲,默然不言。
上官琦道:“老前輩濟世救人,哪能夠算得有錯?”
養元道:“這無意之錯,尚有可原,但有意之錯,就使貧道難以自遣疚懷了。”
上官琦道:“此言何意?使晚輩百思不解。”
養元道:“貧道救他之後,此事本該就此終結,哪知半年之後,他竟找上了武當山去。貧道當時看出他心術不正,但竟然貪愛他天賦過人,心存私念,想爲我們武當派造就一個人才,把他引入了武當門下,身授技,日夜督導。看他習武時兢兢業業,日以繼夜,不眠不休的精神,心中竊竊。私喜,想他異日出道江湖之時,定能光大武當門戶。唉!名師易覓,良材難求,一時貪愛他的才華,造成今日之局。”
上官琦道:“他朝夕得道長潛移默化,難道就沒有一點改過向善之心麼?”
養元道:“歲月匆匆,他自投上武當山後,不覺已是兩度寒暑。在這兩年時光之中,他沒有下山過一步,武功方面,也得了我之七八的真傳。我正想授以我們武當門中鎮山絕藝的太極慧劍時,忽然兩個少林的僧侶造訪,而來人的身份甚高,貧道只好迎人觀,兩人一見面,就指責貧道不該收了他們少林門下的叛逃之徒。貧道心中雖有所悟,但卻不禁地幫助孽徒起來,出言相護。”
上官琦道:“老前輩可是因此和少林一門中,結下了仇恨麼?”
養元道:“還好,貧道聽他們述說那叛徒形貌,和孽徒一般無二,當時就派人找他進入廳中,只要他能說出背叛少林派的原因,貧道仍然准備出面翼護殁他,哪知找了半天,仍不見他蹤影。”
上官琦道:“作賊心虛,敢莫是……
無名箫第66章 恩將仇報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