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蕭逸>長劍相思>第25章 防劫赈災銀 和尚布奇陣第3小節

《長劍相思》第25章 防劫赈災銀 和尚布奇陣

第3小節
蕭逸作品

  [續長劍相思第25章 防劫赈災銀 和尚布奇陣上一小節]于你,也只此一圖了。”

  說罷,出雲和尚即轉回堂屋,當場取過紙筆,畫就了一張草圖,卻命人將十八擔白銀,分置在十數個草包之內,就置在這佛堂供桌之下,原來的擔籮之內,改置等量的石塊。

  老和尚特別仔細地要求,要每一擔石塊與原來白銀同等重量,一切均按照本來包置銀兩模樣置好,這一番改頭換面,雖是衆人聯合動手,也忙了多半個時辰,方才就緒。

  老和尚特別囑咐這十八擔“白銀”,要秘鎖在中間堂室之內,在那裏,他移了四個石鼓,分置堂室之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這才將秦照喚出一旁。

  秦照料是和尚必有要事關照,苦笑著說道:“大師父但說無妨,弟兄們俱與我同生共死,袍澤情深,如有差遣,萬死不辭

  出雲和尚聆聽之下,長長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微微颔首道:“秦施主,你倒是猜對了,這裏正是需要四位視死如歸的勇土,這個老衲卻不便代你挑選了。”

  秦照點點頭道:“這個容易,我馬上即可選出。”

  老和尚低低念了一聲“無量壽佛”,隨道:“秦施主,你也許還不明白老衲言中之意……”

  說到這裏微微一頓,臉上帶出了一片戚容。

  秦照大爲起疑地道:“大師父這話怎麼說?”

  出雲和尚道:“施主甄選出來的四名勇土,武技不必高超,卻必須有視死如歸的勇氣……只因爲他們求仁得仁,萬萬逃不過此一遭殺劫……爲難chu便在這裏。”

  秦照神se微微變了一變,輕輕地嗅了一聲。

  “大師父的意思是,這四個人一旦坐鎮……這裏,便萬無活理,非死不可?”

  出雲和尚合十道:“阿彌陀佛,正是如此。”

  秦照怔了一下,忽然冷笑了一聲道:“老師父你老這就錯了,人命關天,既是非死不可,那又何必……”

  出雲老和尚輕輕歎息一聲道:“定數啊,非此不足以消滅這大片殺機,連帶著也只怕災銀不保……阿彌陀佛,吾佛慈悲。”

  秦照點點頭,極其痛心地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老和尚喟然歎息道:“置其死而後生,此陣一名‘四極血光陣’,爲當日南海觀音未成佛以前,逃避諸魔時,諸頭陀舍身取佛,捐軀自身成全佛主而設。爲了廣大災民,只有這番布施了,我佛在天,當知老衲一片苦心,南無阿彌陀佛!”

  秦照慨歎一聲道:“老師父還有別的指點嗎?”

  出雲和尚又歎息一聲,頻頻搖頭不已——過去的幾天以來,秦照就從來也沒有見他如此沮喪過,顯然內心遇見了極難取舍之事。

  “這四極協光一陣,敵人極難攻取,雖然最終必破無疑,卻要花費對方許多時光,亦將敵人主力全數吸住,是無可疑……那時候,秦施主你當率同八人,將供桌下銀包取下,背在背上,按照老衲所示之惟一一條小徑,逃命去吧!”

  說到這裏,老和尚又念了一聲“阿彌陀佛”,接道:“你此去一路,亦非沒有風險,但有吉人臨難舍身相救,雖有血光之災,最終卻得太平,可以不虞……你八人各著白yi短衫,背負擔架,行走時一字長蛇——這一行也是有個名堂,名叫‘白蛇銜草’,佛典上謂‘諸魔不侵’……阿彌陀佛,老衲一再指點,屢泄天機,按照佛律,已是罪不可逭,只是爲了一點點塵緣俗善,不惜甘犯天條……卻又是爲何?爲何……”說著說著老和尚便自情不由己地又自宣起佛號來了。

  秦照見和尚說得真切誠懇,料非虛言,一時感激莫名,倏地撲倒地上,連連向和尚叩頭不已。

  “老師父大義指點,在下苟能完成任務,來生變犬變馬亦將報大恩大德——”

  和尚歎息一聲道:“施主言重了。”

  一面說,qin手把他攙扶起來。

  “來來來……我們屋裏坐。”

  坐下之後,老和尚在燈下草繪了一紙路圖,面授了秦照許多機宜,稍一會忽然苦笑了一下,面有憾se

  秦照一驚道:“大師父莫非還有什麼爲難之chu……麼?”

  出雲和尚讷讷道:“秦施主你又哪裏知道,老衲此番如此指點與你,卻不能tuo離老衲本身一步劫難,誠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啊……”

  秦照大驚道:“什麼,大師父如此神功,料事如神之人,竟然……”

  和尚苦笑了一下道:“這就是所謂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這件事你也是幫不上什麼忙的,秦施主你這就去忙你的去吧!”

  秦照想一想,確實也是如此,他身負重任,由此距離醜時不過還有一個多時辰,卻還有許多事急待料理,當下便得轉身步出。

  “且慢!”老和尚又喚住了他,道,“你選出四名勇土之後,即刻帶來見我,遲了便只怕來不及了。”

  秦照答應了一聲,躬身告退。

  老和尚隨即起身,在佛前燃上了一炷香,禮拜之後,轉回蒲團坐定。客居之中,竟然能有如此一chu地方供其敬佛,卻是難能可貴了。

  約莫經過小半炷香的時間,千手神捕秦照已帶領著四名高手再次進入。

  老和尚容各人走近面前,特意將座前的燈移近了,細細向著四人臉上逐一注視過去。

  燈光婆姿影裏,老和尚一一打量,但只見當前四人雖屬英年氣盛、各俱淩人之威,只是老和尚卻獨具慧眼,別有所見。

  他矚目之chu,卻各在四人正中天庭,即所謂“印堂”之chu,隱約中便只見四團yin影盤在那裏,正是“烏雲罩頂”,相信相學之人可都知道此乃大凶之兆。

  老和尚看到這裏,慈目微合,輕輕念了一聲佛號,想到了面前四人終將一死,大義節烈。一時淚光迷離,幾乎忍不住要滴落下來。

  略爲鎮定,他再次睜開眼睛,注視著當前四人道:“四位少施主坐鎮之chu,地當險要,敵人不易攻入,老衲這裏有四路救急刀法,名喚‘四殺連環刀陣’一經施展,遙相呼應,卻是猛銳不可抵當,且容老衲一一個傳授給你們吧……”

  幾句話說得十分吃力,那是因爲明知四人非死不可,爲壯其勢,卻作違心之言。他料想秦照爲了顧全大局著想,也未必把真情告訴了對方四人。蝼蟻尚且貪生,何況于人?果真據實以告,四個人是否還有此昂然鬥志,便很難說了。

  接著出雲和尚取出鋼刀一口,每個人各自傳授了兩手刀法,急難之中,哪裏允許多說,只不過是兩手看來並無出奇之chu的普通刀數,可是四個人一待各踞四方坐定之後,按照著和尚所說的要訣出刀,便有不可思議的威力。

  老和尚要他們一一自行練習,奇特之chu在于施展刀法之時,必須坐定,不可站起,而且僅僅只是兩手刀法,一再的輪流重複施展,局外人如秦照,雖在一旁仔細觀看,卻也難以猜透其妙。

  四名年輕捕快,各有相當武術底子,兩手刀法又非奇特過難,自是一學就會,當下各人坐踞一位,掄施鋼刀,虎虎有威地勤加練習起來。

  出雲和尚看了一回,認爲滿意,才叫他們停止。

  四名年輕捕快持刀待要離去之時,老和尚忽然又喚住了他們,問了他們的姓名,分別是李立、王大元、關雲奇、洪照男。

  待到四捕快離去之後,老和尚特意關照秦照,囑咐他將四人姓名年歲出生年月等察問清楚,抄寫在他隨身一本度碟之上,以便帶回出雲寺爲列位超度。

  一切就緒之後,已到了子夜時分。

  老和尚看看時間相去不遠,獨自個盤膝佛堂打起坐來,數十年明xing之功畢竟不同一般。

  今夜老和尚並非意在參佛,卻是爲本身眼前一步劫難預蔔經過。

  然而冥冥之中,卻似有一種力量在幹擾著他,使他總不能清澈貫通。

  忽然他歎息一聲,張開眸子,就手取過了身邊棋子,在手心裏搖了搖,嘩啦!撒向當前,即只見黑白二se棋子滴溜溜直在眼前打轉,卻有一粒獨獨滑向枰外,兀自不停地連連轉動不已。

  和尚面se一驚,突地出手將那粒棋子按住,口中喃喃地宣了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何方高人夜入禁地,莫非是尋老衲來了?”

  話聲方住,即聽得耳邊一人冷冷笑道:“我道是什麼人,有這個膽子,原來是你這個老和尚在此坐鎮,這就難怪了。”

  出雲和尚嘿嘿笑了幾聲道:“閣下何人?怎不出面相見?”

  那人道:“你這和尚不是凡事先知麼?怎地老夫來此,你卻視而不見?”

  雙方答話,看來音se不高,卻是字句清晰,聲聲入耳,原來彼此均是施展玄門奇異的“傳音”之術相互對答,如此一來,除當事人外,別人竟無所聞。

  老和尚雙手合十,長宣了一聲“無量壽佛”,接著道:“善哉,善哉,施主你此行是來尋老和尚,還是別有意圖?倒要先請賜示。”

  那人嘻嘻笑道:“這又有什麼分別?就算是來尋和尚你晦氣來的吧。”

  話聲甫畢,即見佛堂左側方的兩扇門扉,“呼”地一聲自行敞了開來。

  皓月之下,只見門外站立著一個長yi飄飄,既老且瘦的潇灑紳士人物。

  自然,這人並非真正的是個紳士,只由他突出後肩隨身佩帶的那口長劍上判來,來人顯然是一個武林人物,以老和尚那等聽覺之人,竟然未能察知他的來到,這人的一身輕功造詣當是可想而知的了。

  猝然間,和尚座前那一盞青燈的燈焰向上吐了一吐,來人不見舉步卻已前進了丈許,擅入到老和尚眼前佛堂之內。

  白皙、瘦削、閑情逸致,端的是個潇灑人物。

……

《長劍相思》第25章 防劫赈災銀 和尚布奇陣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26章 災銀爭奪戰 捕快遭捆綁”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長劍相思》第26章 災銀爭奪戰 捕快遭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