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雲中嶽>劍影寒>第1章 綿西渡口

《劍影寒》第1章 綿西渡口

雲中嶽作品

  六月天,山西太原府盆地炎陽如火。官道上紅塵滾滾,熱lang迫人。

  夏安平煩躁地鞭著坐騎,心裏不住嘀咕:“無論如何,必須趕回家中,不能在路上耽擱,明天便是返村的約期了。”

  離開靈石縣已有六十裏,距汾州府的孝義縣界不足五裏地。可以說,他已經進人汾州府地境,踏入了太原盆地的南口啦!

  官道在谷中向北延伸,兩側的梯田綠意盎然。右面天底下,霍山的北嶺綿亘如帶。左面,渾濁的汾河滾滾南流,河對岸,綿亘數百裏的山嶺,樹木不多,有些簡直寸草不生,褐黃se的土岩童山濯濯,令人看來油然泛起沈重的感覺。山西黃土高原地帶,果真是地廣人稀,貧瘠無比。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戰火時生,把這一帶搞得烏煙瘴氣.住在這兒的人,終生和天災人禍苦鬥周旋,熱愛著這塊土生土長的地方,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不屈不撓,永不向天災人禍投降,永不屈服。

  前年是正德二年,鬧了一次小旱災,不算嚴重。這兩年總算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小米、高粱、燕麥、大豆、小麥等等,皆有滿意的收成,讓人們喘口氣養息養息,以便迎接三年後可能來到的荒年。

  剛從山明shui秀的江南遠遊歸來,看了故鄉的景物,在qin切中,也泛起了無窮的感慨,大有近鄉情怯之感。

  馬兒飛馳,後面黃塵滾滾,炎陽下,它道上車馬絕迹,行旅稀少。

  官道在前面稍向右方移,山崗前端,便是綿西渡口。官道在這兒分道,東北至介休縣,遠遠地可看到崇山起伏,那就是有名的雀鼠谷南口。西北,河對岸是到孝義縣的大道。

  渡口有一座小村,地名綿西,只有十余戶人家。道左,建了一座涼亭,讓旅客候渡歇腳。涼亭左首不遠,有兩家賣酒食的小店,其中一家還是太原府南北車行所設的綿西歇腳站。南北車行這條線的長途客車不走汾州府,僅在渡口的歇腳站上下旅店。

  渡船共有兩艘,一大一小。大的專渡車馬和挑貨的客人,小的方是徒步客商的渡船。

  必須繞過前面的山崗,方可達到渡口,山崗的這一面,是無法看到渡口的。以前,這兒一度設了巡檢司檢查行旅,但後來撤銷了。

  他策馬繞過崗腳,訝然勒住了坐騎。

  “咦!怎麼回事?”他訝然自語。

  兩艘渡船皆泊在對岸的碼頭前,不少旅客呆立在河岸上向這一面凝望。這一面的碼頭上,似乎不見有旅客。兩家小店側方的空地上,大槐樹下站著十余名店夥,全向涼亭和碼頭之間的廣場望著,廣場臨河一面,生長著粗可合抱的垂柳。近路一端,則濃蔭蔽日,栽著枝濃葉茂的古槐,涼亭建立在槐樹叢中。

  涼亭中,兩個青yi人倚著亭往沈睡,鼾聲如雷。

  亭右兩株槐樹下,兩名穿灰袍的人抱肘而立。

  靠碼頭的柳樹下,一名穿青便袍的中年和尚,四仰八叉地躺在樹根下。一個灰發老道,則在另一株樹下打坐。

  另一株槐樹上,一名勁裝大漢坐在橫枝上,目光灼灼地向官道上凝望。一名大漢則坐在下面,抱著雙膝打瞌睡。

  他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一抖缰繩,馬兒徐徐向前小馳,直趨涼亭。

  後面,遠遠地傳來陣陣辚辚車聲,鸾鈴叮當清脆入耳。

  他發現除了和尚與老道之外,其他的人皆帶了刀劍,油然湧起戒心,從容地向碼頭緩騎而行。

  “小子,退回去!”槐樹下兩個灰袍人幾乎同聲虎吼。

  他勒住坐騎,訝然向兩人看去,要證實對方是不是在向他大呼小叫。

  “閣下,是向在下說話麼?”他惑然地問,劍眉緊縮。

  “混蛋!不同你說向誰說?”右首的灰袍人怪叫。

  他忍下一口氣,冷冷地說。“兩位年屆知命,怎麼說話如此粗野?”

  右首的灰袍人勃然大怒,大踏步走來。

  左首的灰袍人伸手相攔,說道:“二弟,別管他,以免鹬蚌相爭,漁人得利,留些精神,以便應付即將來到的激鬥。”

  “不!我決不放過這不知死活的小******。”二弟火爆地叫。

  “暫時放過他,忍耐一時。小不忍則亂大謀,別讓那些家夥暗笑咱們愚蠢。”

  二弟只好放手,死盯了夏安平一眼,惡狠狠地說:“好小子,咱們走著瞧,後會有期。”

  夏安平淡淡一笑,他不願生事,舉目四顧,看到除了在涼亭中沈睡的兩個人外,其他的人全用頗饒興趣的目光向他注視。他悚然而驚,心說:“我無意中陷入是非場了,這些人不知在這兒有何圖謀,我得趕快離開,以免卷入漩渦。”

  他策馬向碼頭走去,下意識地挪了挪腰帶上的匕首。

  蹄聲中,身後蹄聲震耳,輪聲吱嘎,接著是刹車木發出刺耳的尖鳴。

  下碼頭必須經過位于柳樹下的和尚老道身旁,他不得不提高警覺,無暇回頭觀看,猜想必是南北車行北上的長途客車抵站了。

  渡船泊在河對岸,想走也走不成。他想越過柳樹之後,揚聲叫渡船駛過河來。相距躺著的和尚還有三五丈,身後突然傳來銀鈴似的叱聲道:“那是誰?何不下馬等候?”

  在場的人中,只有他一個人有馬,不用猜想,也知道是在叫他,心中一懔,勒馬扭頭回望。

  路口guo,三名綠裳少女並肩而立,人似花jiao,珠翠滿頭。看年紀,全在雙十年華間,一式打扮,高矮相等,只是容貌略有不同而已,梳宮髻,綠綢窄袖春衫,繡富貴團花坎肩,同se長裙,鸾帶將柳腰系得似乎小不盈握,卻各挂了一把珠光寶氣裝飾華麗的佩劍。中間的少女鵝蛋臉龐,左首少女是瓜子臉,右首少女有一個稍長微凸的下颚,表示她的個xing相當強,三人眉目如畫,粉臉桃腮,一雙雙不眼睛明亮得有如午夜寒星,微泛笑意,十分動人。

  三女的前面,有兩名穿青勁裝的少女,腰懸百寶囊,背系長劍,系帶在song前紮了一個蝴蝶結,襯得酥song似乎更爲浮凸,身材豐滿,剛健之氣畢露無遺,臉蛋同樣清麗,只是眉梢的煞氣稍嫌重了些。鑽石般的兩雙大眼睛,正光閃岡地向他注視。顯然,剛才發話的人,定是她倆中的一個。

  他有點不知所措,扭頭問四周看去。

  涼亭中埋頭鼾睡的人剛剛站起,還在打呵欠伸懶腰,是兩個四十出頭的壯年大漢,生得豹頭環眼,壯實如牛。

  先前向他挑釁的灰袍人,手按劍鞘盯著少女冷笑。

  中年和尚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一躍而起。

  灰發老道叫了一聲“無量壽佛”,振yi起立。

  坐在橫枝上的勁裝大漢一躍下地,挪了挪背上的單刀。

  抱膝假寐的大漢徐徐起立,冷哼了一聲。

  氣氛緊張,他知道將有不平……

劍影寒第1章 綿西渡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章 綿西渡口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