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武俠小說>雲中嶽>魔劍驚龍>第1章

《魔劍驚龍》第1章

雲中嶽作品

  蹄聲的嗒的嗒,打破了單純的風聲shui聲,從兩岸群山轉折回來的回聲,估計似乎有許多馬匹,在棧道上小馳,鐵蹄踏在木板上的聲音頗爲悅耳。

  這裏的一段棧道最爲壯觀危險,地名就叫閻王碥。南面一裏,叫飛石崖,北面三裏,叫架雲。

  房閣型的棧道建在半山履,上面是飛崖,下面是百丈深淵,往下望目爲之眩,有懼高症的人,最好不要憑欄下望,以免暈倒。

  這條風翔府前往漢中府的棧道,叫連雲棧,也稱北棧道。

  自從洪武二十五年全部整修之後,迄今已經曆了一百六十年漫漫歲月,百余年來不斷整修,但有些地方的構木,已經有點腐朽。

  整段閣道走起來似乎搖搖晃晃,像是隨時皆可能向下崩坍,格支支的怪響,令行走的旅客心驚膽跳,似乎隨時皆可能隨棧道崩墜粉身碎骨。

  連雲棧南北全長四百二十裏,共有錢閣二幹三百七十五間。

  棧閣絕大致是在半山腰,鑿孔用木樁打入崖壁,上鋪木板加建架閣,工程之艱巨偉大,無與倫比。

  只有一位騎士,緩緩策馬南行。

  在這裏絕不可以策馬奔馳,木板如被踏破,很可能馬死人傷,嚴重時很可能導致棧閣崩坍。

  坐騎是不怎麼中看的小川馬,比驢大不了多少。

  騎士卻身材修長,猿臂鸢肩,全身呈現柔和矯捷的線條,並不顯得雄壯,但有一gu令人心悸的氣勢流露,似乎像一頭柔軟的爆發力驚人的金錢大豹,充滿了危險氣息。

  尤其是他那雙清澈明亮的大眼,似乎閃耀著令人難測的、可透人肺腑的神秘光芒。當然,那是當他瞪視著對方.心裏正不高興的時候,才有那種神秘的光芒發出。

  平時,卻是坦然平和,甚至帶有和藹的笑意,與他五官頗爲出se的臉型配合,顯得英氣勃勃卻又平易近人。

  總之,這種人如果不惹火他,他是沒有危險xing的,你入眼就可以看出,他不會威協你的安全,甚至覺得他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他穿的是普通青布對襟騎裝,腰間有四寸寬的皮護腰,裏面還有布腰帶,佩劍沒有任何裝飾,劍把雲頭也沒懸有劍穗,平平無奇毫不起眼。百寶囊改系在背上,活動不妨礙身軀的靈活。

  鞍後有卷成筒的馬包,那是走長途旅客的隨身行囊,必要時可在山間林野露宿,途中有沒有旅舍不必介意。

  七月初,任何地方皆可露宿。

  這條路上旅客並不多,尤其罕見單身的旅客。

  連雲棧的治安並不佳,各chu都有小蟊賊出沒,旅客皆成群結隊往來,以免被推入河底屍骨無存。

  在這條路上行走,佩帶兵刃是絕對合法的,至少也得帶一根木棒,事急可以對付虎豹豺狼。

  川陝交界的漢中府,一直就是強盜的嘯聚場,綠林好漢與造反英雄的根據地,亡命逃民的天堂。出動十萬大軍,也捉不到三五個悍匪亡命的。

  這位單身騎土佩了劍,穿章打松並不搶眼,不怕匪盜亡命打主意,從容趕路意態悠閑,並不急于趕路。日正中天,時光早著呢!

  在這條路上行走,錯過宿頭是十分危險的事。

  這一段棧道,長約兩裏,約有一半建有棧閣,可擋風雨與落石。

  到達棧道中段,遠遠地便看到一個道裝老人,坐在閣欄的長大條凳上,與一群猿猴嬉戲。蹄聲驚動了猴群,叫嘯著向騎士注視,跳上跳下,顯得暴躁不安。

  逐漸接近,猴群終于一哄而散,爬上閣頂,攀上高崖的草木叢,仍然發出示威xing的咆哮叫嘯,向騎士威嚇。

  道裝老人安坐不動,yin森的目光盯牢了漸來漸近的年輕騎士,隨騎士的接近,yin森的眼神也逐漸加強,流露出警戒的神se

  年輕騎士毫無不友好的表示,蹄聲得得逐漸接近,平和的目光,友好地落在道裝老人的身上。

  “你像是認識我。”老道突然遠在十步外發話打招呼,嗓音高亢尖銳,與花甲年齡不符。

  “恕在下眼拙,不認識道長。”

  年輕騎士敬老尊賢,扳鞍下馬牽著坐騎走近,臉上有友好的笑容:“在下第一次走這條漢中道,一切陌生。在下姓黃,從西安來。請問道長的仙號如何稱呼?”

  盡管老道的臉上,流露出敵意的神se,年輕騎士毫不介意,態度誠懇不亢不卑,頗有禮貌。

  “你真不認識貧道?”老道沈聲問,徐徐整yi站起。

  “真的、在下確是第一次行腳關中。”

  “從何chu來?”老道追問。

  “很遠,江南。”

  江南,大得很呢:年輕騎士說的是所謂京都官話,沒帶有江南腔。

  “江南?姓黃?大名呢?綽號呢?”

  一連串問題,像在盤底。

  “黃自然。”年輕騎士含笑通名:“在下lang迹天下將近五年,第一次行腳關中漢中,用江湖口吻盤道,實在無此必要。萍shui相逢素不相識,盤根究底是相當犯忌的事,在下要趕路,後會有期。”

  年輕騎士正慾扳鞍上馬,挂上判官頭的缰繩突然飛起。手急眼快,他一擡手便壓住了缰繩。

  “好深厚的移山倒海神技。”年輕騎士黃自然臉se微變,tuo口稱贊:“鳳翔府金臺觀老道們的仙術。武當的祖師爺張大仙,道術絕學不傳武當山,北留手澤于關中,東傳浙江張松溪張真人,僅武功留傳武當山。武當門人的道術就膚淺得很,內家拳劍傳世卻大放異彩。我想,你是金臺觀的有道全真,所表現的風度,卻缺乏真正的道氣。好了,我不想招惹你。”

  “唔!你似乎真的不認識貧道。”

  老道也臉se一變,盯著黃自然按住緩繩的大手,似乎仍不相信,那只大手能按住自行伸展慾飛的緩繩。

  “沒有騙道長的必要。”黃自然伸腳踏镫,准備上馬:“前天在下落腳在寶ji,概略知道金臺現的事,對張大仙當年在金臺觀假死逃世的神迹心向往之。我對朝廷公然支持少林武,當的事毫無成見,對少林武當的門人子弟也毫不嫉護。人人頭上有片天,我不會仗劍上武當山向名門挑戰以擡高身價,更不會與金臺觀的道術比高下,道長在中途施術示威我不計較,但請不要進一步找麻煩。我可以走了嗎?”

  語氣軟中帶硬,充分表現出年輕人缺乏修養,心裏不高興,就忍不住話中帶刺。

  老道冷森地瞪著他,眼神變得相當複雜,已經從這番話中,感覺出危險的氣息。

  毫無成見,毫不嫉妒?

  朝廷支持少林武當,是天下衆所周知的事。

  少林自從少林十三憎,幫助大唐打江山,奠定武林北鬥地位之後,曆代皇朝皆對少林另眼相看,本朝定屬之後,少林僧兵皆由朝廷撥專款度支,百余年來,多次調遣僧兵平定內亂。

  目下仍有三百余名僧兵,在東南沿海參與剿倭,表現相當出se,比上次參與剿匪(山東響馬)表現好得太多了,正所謂雪恥圖強……

魔劍驚龍第1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1章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