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決定對八杉恭子是否在案發現場進行查證。但這一次並不是要查證她的口供,而是根據谷井新子提供的情況,去徹底核實10月21日她隨丈夫邵陽平去高崎市的行蹤。
再次到高崎市去核實情況的還是橫渡和棟居倆人。高崎是去霧積的必經之地。
他們下榻的飯店坐落在高崎城舊址南側的高崎公園中,由于地烏川河畔,上信越山嶽的美景盡收眼底。
來這兒後,棟居和橫渡就發現了可疑之。像八杉恭子這樣的名人到這兒來,理應給店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沒料到她幾乎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
“什麼,八杉恭子來過店裏?”當他們查詢情況時,店員們卻反問道。最後,好不容易才有一位當時負責接待八杉恭子的樓層服務員若有所思他說道:
“啊,那人到底還是八杉恭子啊。”
“你是負責接待她的?”棟居問道。
“嗯。我覺得她就是八杉恭子,就請她簽名,但她卻說我認錯人了,就逃跑似地走了。她雖然換了發型,戴著太陽鏡,但肯定她就是八杉恭子。當時我還覺得非常奇怪,她爲什麼要化妝隱瞞身份呢!?”
“住宿登記上沒填八杉恭子的名字嗎?”
“當時有個叫郡先生的議員是領隊,只讓他填寫了以下隨行幾名,而沒有讓其隨員一一填寫。”
“這麼說幾乎沒有人知道八杉恭子來過這兒?”
“請她簽名時,她是那樣冷淡,我還真以爲認錯人了呢。”
“那麼,八杉恭子跟丈大一起來到底是爲了什麼呢?”
兩位刑警面面相觑,不得其解。她和丈夫一同來地方遊說,莫非並不是爲了要用“八杉恭子”的名聲來聲援其夫?
既然要隱姓埋名,那爲何還要與丈夫一同來呢?這真讓人費解。不僅飯店裏沒人知道,就連市內也幾乎無人知道八杉恭子來過這裏。不用說,她並沒有出席丈夫的演講會。
郡陽平是受地方邀請來高崎作演講的,于是兩位刑警又去拜訪了當時的主辦者。據說原來並沒有安排八杉一起來。可是她卻突然一起來了,當時大家都很吃驚。然而她卻解釋說這回是以妻子身份、即因私陪丈夫一起來的,不參加聲援講演。因此,連主辦單位也有人不知道八杉恭子曾來過高崎。
“以妻子身份,作爲私人關系……”
橫渡撫然地摸著下巴。八杉恭子是個名人,她隨丈夫一起來竟不露面。這地方並不像東京。有那麼多人都知道八杉恭子就是郡陽平的妻子。因此,想隱瞞身份完全可以辦到。
結果,八杉恭子雖來過高崎,但其行蹤卻無人知曉。換句話說,無法得到她是否去過霧積的證據,說她來過高崎最初是由谷井新子查出來的,這有據可查,但這僅僅是郡陽平辦事的內部記載而已,而她在高崎卻幾乎沒留下足迹。
警方已查清了八杉恭子的履曆。1927年id月3日,她出生在八尾町的一個名門望族,小學時成績出類拔萃。受到教師的舉薦,深得父母的崇愛,畢業後寄宿在東京的戚家中。就讀于當時的“聖信”大學附屬女子學院。
後來由于戰火激烈,她曾一度回家,戰後因複學她又來到東京。但從這時起到1949年10月回鄉止,她並沒到“聖信”女子學院複學。她曾給家裏去過信,說是已經就職,但具職業卻絲毫未提。由于現在八杉恭子的雙
均已去世,娘家的家業由弟弟繼承,所以詳細情況不得而知,但據說父母對她的話深信不疑。
當時社會秩序十分混亂、一個年輕的姑娘只身闖到已化作一片廢墟的東京,應該說是非常冒險的。後來,她作爲新聞界的寵兒,靠故弄玄虛出入頭地,混得這樣不錯,也正是得益于她的這種膽量。
1951年6月,她同郡陽平結了婚,並一直持續到現在。假如她同威爾遜有什麼瓜葛,就應該是在從她第二次上東京至回鄉這4年間發生的。然而,這期間的情況卻一無所知。
八杉恭子同郡陽平結婚後,很少回娘家。父母去世後,就與娘家基本斷絕了來往。
高崎的秘密調查結束後,警署得到了兩份令人振奮的報告。一是在奧多摩山區發現一具高度腐爛的女屍,檢到了一個隱型眼鏡盒子:二是郡恭平在紐約被人抓住,對軋死小山田文枝後把屍埋到山裏的事實供認不諱。
推銷員森戶潛入郡恭平父家中被谷井新子抓住時,就對郡恭平提出了同樣的話。如果得到的情報准確無誤的話。那就證實了森戶的報告。
因此,若能斷定隱型眼鏡盒是郡恭平的,那他就難逃罪責。
“這對八杉恭子來說將是個不小的打擊呀。”
“總之,她的那個模範兒子曾是她揚名的跳板,現在竟成了惡交通事故的肇事逃犯。”
“這麼一來八杉恭子也就完啦。”
搜查本部的刑警們悄悄議論著。
“什麼八杉也就完啦,這樣說就好像她是局外人似的。她殺害約翰尼和中山種的嫌疑極大,也許就是她殺了那兩個人。不過眼下還不到揭鍋的火候,但八杉恭子早晚會被我們的雙手逮住歸案。光讓她因爲那沒出息的兒子而名譽掃地,那太便宜她了。”
棟居大聲地斥責道,平時他臉上總是沒表情,這次卻動了真情。接著他又說道:
“約翰尼口上被人捅了一刀,但他不顧
在
口上的刀,硬是拖著瀕死的身軀,爬上了皇家飯店的頂層餐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啊!近一段時間,這一直在刺痛著我的心。”
“約翰尼還不完全記事兒的時候,跟父母到霧積玩過一的,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這很可能是他記憶中最珍貴、最美好的東西。在黑暗、短暫的人生中,這一直是他對寶石般的母的甜蜜回憶。在霧積得到的印在彩
紙上的那首草帽詩,當時母
十分
切地譯給他聽,不,也許那時小約翰尼已經懂幼兒園語。草帽與霧積就如同母
的面容一樣,銘刻在約翰尼的心中。多麼想見她一面,哪怕是看一眼也好。她拉著自己的小手,領著自己沿著那層巒疊翠、郁郁蔥蔥的霧積峽谷往下走,那時多麼快樂!多麼想見到日本的慈母啊,這種思念長大之後己到了難以抑製的程度。約翰尼隨父
一起回美
後,其人生之路何等殘酷,我們不難想象,生活越是淒慘,思母之情越是強烈,約翰尼終于忍耐不住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決定攢錢來日本。不足的部分,父
就用自己的生命去換。這全是爲了想見母
一面。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母
爲了保全自己而對他的無情拒絕。”
“生身母在自己
口上紮了一刀。這難道就是萬裏迢迢來日本尋母所得到的報償嗎?約翰尼是以何等絕望的心情接受這一刀的……
人性的證明 第17章 人性證明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