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偵探小說>瑪姬·史菊華>羅絲安娜>本書導讀

《羅絲安娜》本書導讀

瑪姬·史菊華作品

  

李霞

  關于偵探小說,英guo作家、文藝評論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augham,1874’1965)說得最坦白也最透徹:“當你感冒臥chuang,頭昏腦漲,此刻你並不想要偉大的文學作品,你甯願冰袋敷額,熱shui浸腳,三兩本偵探小說,伴你度過病榻時光。”

  如果我們以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作品爲起點,偵探小說的傳承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偵探小說以其獨特的形式(解謎結構),贏得了難以計數的讀者的寵愛。不但衆多偵探小說的作者家喻戶曉,就連作品中的人物角se如福爾摩斯、布朗神父、神探波羅等,也都是深入人心,早已成爲人們日常談資的一部分。也正是緣于偵探小說的獨具魅力,引發了不同背景的作者參與其中。當身爲馬克思主義者的瑞典夫妻作家瑪姬·史菊華(maj sjowall,1925—)和她的愛人皮·華盧(per wahloo,1926’1975)加入創作時,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十本推理小說的傑作。

  瑪姬同時還是一位知名詩人,皮則是一位受尊敬的新聞工作者,生前是數份報紙和雜志的記者,並寫過很多廣播及電視節目的劇本、電影腳本和小說。這兩位左翼作家發現推理小說最足以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病態,于是相勉從事。自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五年間,聯手創作了十部推理小說,直至皮·華盧去世。他們合作的系列小說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並有多部被拍成電影。此外,華盧還獨自出版過兩本以簡森(jensen)探長爲主角的小說。

  推理小說的傳統,是重在解謎而並非反映現實。有的推理小說家甚至將“寫實”看做禁忌。大部分的正統推理小說基本上是一場智力遊戲,沒有真實社會,只有布景;沒有真實人物,只有服務于故事情節的戲偶。史、華二人則突破了這一限製,但仍寫出了相當正統的智力推演小說來,這一點確爲引人關注之所在。

  如果我們要將史、華二人的推理小說加以歸類,它們應屬于正統推理小說中“警察辦案小說”中的一支。小說中的主角不是私家偵探,而是guo家治安ti製的一環——警察。警察辦案在現實生活中是客觀存在並爲人們所接受和熟知的,這就使得推理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現實生活的合理xing,寫實態度與推理小說也在這一點上有了交會的機會,這顯然應是史、華二人選擇警察辦案小說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丁·貝克是史、華二人在其十部推理小說中塑造的一個神探,他是瑞典guo家警察署的探長,在斯德哥爾摩這個現代都市中,盡職盡責地扮演著打擊重案犯罪的角se。他與其他神探一樣,心思細密,辦案執著,對線索有直覺式的敏感。但同時他卻疲倦失眠,胃酸過多,婚姻家庭瀕于瓦解。這些特xing賦予其更多的真實感和特立獨行的鮮明xing

  與更多的推理小說相比,史、華二人更注重于小說場景的鋪展及其深廣度,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布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諸多現實問題,涉及政治、宗教、人的生存狀態等,紛紛交織于小說情節的背景之中。小說本身的意義也並不僅僅在于展示一個迂回曲折的解謎過程,而是在此之上透出對于現實社會的暴露與批判。

  《羅絲安娜》是史、華二人合作的第一部小說,但上述特質已顯露無疑,當然也貫串于其後的九部小說之中。

  作爲一個警察辦案故事,《羅絲安娜》是很准確也很標准的。小說一開始,有人偶然在運河中發現了一具全躶的無名女屍,揭示了謎題。而警方不僅不知道凶手,就連被害人是誰也毫不知情。警察展開一定的調查程序,靠的不是靈感和才情,而是苦功與耐xing;神探,也不提供天才洞見,而只是這項繁瑣工作的主持者。

  大量發函中,一封來自美guo邊遠地區的回應確認了死者的身份——一個獨自到陌生guo度旅行的觀光客。而她在觀光地並無任何人際關系,那她究竟是如何遇害的呢……應該說,史、華二人所提供的是一個很具代表xing的警察辦案故事,步步爲營,逼向案情核心,清理出對象,最終將案犯繩之以法。

  小說所展示的辦案過程並不能套用“殺機四伏”“險象環生”之類加以簡單定論。它更注重的是引導讀者隨著主人公慢步調的查證、推論、設陷阱,有如剝繭抽絲般漸漸推進真相的彼岸。平緩的敘述與懸念的緊張交錯疊出于小說的始終。再有史、華二人細膩的摹寫,對人物、情節真實感的刻意追求以及合而不露的現實批判使得《羅絲安娜》成爲一部異于平常的推理小說。

  前面我們提到史、華二人推理小說的意義,自然,《羅絲安娜》所要提供給我們的也不僅僅是娛樂,那它所揭示和批判的是什麼呢?

  它所揭示的是現代都市的潛在危險,批判了現代社會人際關系的淡漠無情。在紛繁複雜的現代大都市裏,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傳統社會中所固有的彼此了解和熟悉,而是變得疏遠與陌生。與你有過交談的某位遊客在旅程中遭人謀殺,棄屍河中,而你並不會因爲未再與之謀面感覺絲毫的訝異;與你同住一街的溫雅紳士原來竟是變態殺人狂,而你並不曾意識到危險的存在……這一切都是緣于人際關系在現代都市的異化與質變,也正是史、華二人提供給我們的一個思索點。

《羅絲安娜》本書導讀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1節”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羅絲安娜》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