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你把案情寫一下,馬上向市公安局報案!”淩晨一點,在電話裏,濱海市銀行行長老唐對技術員小李這麼說道。
銀行,一向是盜賊、騙子矚目的地方。在世界各的銀行裏,曾發生過多少樁搶劫案、偷竊案、詐騙案,然而,這一次在濱海市銀行裏發生的案件,卻非同一般。
事情是這樣的:
小李,叫李建中,細挑個兒,文绉绉的,白淨臉,配上一副深紫秀郎架近視眼鏡,益發顯得象個文人。他已是四十開外的中年人了,但是人們仍喊他“小李”。這一方面出于習慣,因爲李建中大學畢業後就到濱海市銀行工作,大家都叫慣了“小李”;另一方面是由于小李長相年輕,臉上連皺紋都沒有。
李建中是電子計算機系的畢業生,在銀行裏既不當會計,也不當出納,而是擔負一種特殊的工作一一他花了十年功夫,設計、匍造了“紙幣鑒定機”。
紙幣,也就是俗話所說的“鈔票”。鈔票,一向“謹防假冒”。如果銀行從回收的鈔票中發現一張假鈔票,那就非同小可——因爲有一就會有二,有二就會有三,大量的假鈔票將會擾亂整個市場,後果不堪設想。
爲了“謹防假冒”,鈔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爲精致的印刷品。那纖細的花紋、那多變的線條、那衆多的彩、那特殊的紙張以及票面上嚴格的編號、那精美的圖案和中華人民共和
徽……確實,騙子們可以僞造出足以亂真的名畫,而想僞造鈔票卻談何容易!沒有高超的镌版術、印刷術、造紙術、無法製造假鈔票。
爲了“謹防假冒”,各銀行還在鈔票上印了只有自己的技術專家們才知道的鑒別記號。在放大鏡下,專家們細心查看這些隱藏在圖案、花紋之中的鑒別記號,便可以斷定鈔票的真僞。就拿英鎊來說,鈔票上便有160個鑒別記號!
盡管鈔票不易假冒,不過,“錢迷心竅”的人總還是有的,他們心積慮,想方設法僞造鈔票。正因爲這樣,在世界上還是不斷發生僞造鈔票的案件。
爲了“謹防假冒”,各銀行都十分警惕假鈔票,許多銀行設立了專門的檢查員,檢查回收的鈔票。檢查員手持放大鏡,尋找著一張張鈔票上的鑒別記號,辨別著鈔票的真僞。不過,每天回收的鈔票數以萬計,猶如整囤整囤的糧食,而檢查員只能一粒一粒地檢查,每查一粒要花好長時間……正因爲這樣,檢查員們只能進行抽查,從成千上萬張鈔票中抽出一張進行檢查,而且一般是檢查大票,對于角票、硬幣,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
李建中的貢獻,是在于製成了“紙幣鑒定機”,用電子計算機自動、快速鑒定紙幣。這臺機器有好多條輸送帶,一張張鈔票整齊地排列在輸送帶上。鈔票經過殺菌燈消毒之後,從一只只電眼下方經過。這些電眼能夠在一百萬分之一秒鍾內,把鈔票跟事先輸入的鈔票圖象進行核對,辨別真僞。一旦發現假鈔票,那條輸送帶就不動了。假鈔票旁邊的紅燈一閃一閃地亮著,蜂鳴器不斷發出嘟嘟聲,把假鈔票在哪裏告訴檢查員。檢查員一揿電鈕,比乒乓球桌面還大的屏幕上,立即會顯示出假鈔票的圖象,檢查員用不著拿放大鏡,便可以看出假鈔票的破綻。輸送帶是無透明的,上、下都裝著電眼,可以同時檢查鈔票正、反面圖象。
這麼一來,銀行裏每天回收的大小票額的鈔票,都要從“紙幣鑒定機”的輸送帶上經過,一方面進行消毒殺菌,一方面辨別真僞。
這臺“紙幣鑒定機”建成好幾年了,一直太平無事,紅燈從未閃亮過,蜂鳴器也從未響過。時間久了,在人們心目中,只把它看作是一臺“紙幣消毒機”罷了。盡管如此,李建中每天總是坐鎮控製室,監視著象流般從身邊流過的鈔票。人們開玩笑地說,小李年過四十而臉上沒有一條皺紋,大抵就是由于“紙幣鑒定機”一向太平無事,他沒有遇上什麼傷腦筋的事兒。
然而,今天他總算碰上棘手的事兒啦:紅燈在閃亮,蜂鳴器嘟嘟響了,他一揿電鈕,巨大的屏幕上出現那張鈔票的圖象。經過逐一核對鑒別記號,證明確實是一張假鈔票!
淩晨一點一刻,濱海市公安局偵察長金明接到銀行的報告,知道這是一樁重大案件,決定
自出馬偵察。他讓助手戈亮打電話給銀行行長老唐,囑咐他們在公安人員到來之前,千萬不要去碰那張假鈔票!
濱海市公安局大樓高達50層,矗立在濱江邊上。金明的辦公室在第49層。金明和戈亮只花了一分鍾,就從辦公室來到樓底,坐進了那輛烏亮的“慧星牌”轎車,直奔銀行。
夜,黑蒙蒙的。盡管已是春風送暖的時候,夜風仍夾帶著幾分寒意。細雨綿綿,在清冷的路燈下,街上幾乎沒有車輛或行人。戈亮駕駛著轎車在寬廣的沿江公路上飛馳。濱海市銀行也在濱江邊上。
十分鍾之後,金明和戈亮來到了濱海市銀行。大門緊鎖著,經過檢查證件,他們倆從唯一的一扇小小的邊門,步入戒備森嚴的銀行。
緊接著,門口又響起了喇叭聲,一輛轎車停下。從車裏鑽出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禿頭、矮胖。他就是行長老唐。深更半夜,接到李建中的告急電話,從上爬起,急匆匆開車趕到銀行,想不到竟落在金明後邊。
老唐陪著金明和戈亮朝紙幣鑒定室走去。一路上,每經過一道大門,都要檢驗證件。他們走入地道,打開一扇厚厚的鐵門,裏面燈光通明,仿佛是一個鈔票世界:在幾十條透明的傳送帶上,成千上萬張拾元、伍元、壹元的鈔票正在徐徐朝前移動。看上去,五顔六,令人眼花缭亂。其中只有一條傳送帶停在那裏。
一個身材颀長、面孔白暫的中年人跑過來,跟金明、戈亮握手,道歉道:“想不到,你們這麼快就來了,我還沒來得及到門口去接你們!”
很顯然,他就是李建中,他總是上夜班,在夜裏啓動紙幣鑒定機,把白天回收的鈔票進行消毒、鑒別,然後由機器自動點數、包紮、入庫,便于第二天發放。金明一眼看出因爲他很少曬到陽光,所以臉顯得蒼白。
李建中領著金明、戈亮和唐行長,去看那張假鈔票……
他們來到那條停止移動的傳送帶旁。遵照金明的吩咐,李建中在電眼查出那張假鈔票之後,沒有碰過它。
金明俯下身子看了一下,那是一張印著“拾圓”字樣的人民幣,畫面當中是各民族人民的形象,筆觸細膩,看上去跟真的鈔票一模一樣!金明注意到,這鈔票很新,只有正當中有一條折紋,四角平整,既無卷曲,也無磨損。
金明……
《紙醉金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