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琴南氏翻譯的《十字軍英雄記》,是七八年前讀過的了。
裏面有兩句話,我至今還記得,就是:“奴在身者,其人可憐。
奴在心者,其人可鄙。”這是一位中世紀的英公主對她所愛的將軍說的話,但在中
所謂“奴在心者”如今不是正在各
得意地活著嗎?而且這類人不是還在驕傲地非笑那般“奴在身者”嗎?做奴隸的人,常常是自己不覺得的。因爲他們的良心都被賤價地賣給主子們了。不管主子們是中
人是外
人,是古人,是今人,其爲主子,則沒有差別。“奴在身者”是出于不得已;而“奴在心者”便是自甘墮落了。對于自甘墮落的人,我們還有什麼話說呢?
中人似乎只知道現在。過去忘記了;未來還想不到。人一到三十歲,仿佛就得換了面目,到四十歲再換個面目。以前自己罵人怎樣怎樣,後來自己又被人罵著怎樣怎樣。自己不以爲怪,仿佛是當然的事情。有些人靠著“曆史”吃飯,但同時又出賣了“曆史”。譬如因提倡新的什麼,反對舊的什麼而得到青年的信仰因而做了名流學者以至什麼什麼的,現在卻也翻了一個斤鬥,顛倒來擁護舊的什麼,反對新的什麼了。
這樣不由得青年們不起“受騙了”的感想。
自然他們現在是很得意的了。他們忘記了過去。但是未來卻不能忘記他們。會有人把他們的這一切記載下來,留給後代的青年們看。那麼他們在未來的青年的眼裏將現著怎樣的一個鬼臉呢?我想到這,也有些替他們擔心了。
在中要認識一個人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的。過了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還不會露鬼臉的,這個人大概就不會改換面目了。不過不露鬼臉的人常常是不得意的。
《紅樓夢》裏的秦可卿給鳳托夢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話太是女兒氣了。我們另外找句話來說:沒有社會現象是永遠固定不變的。從這點看來我更不得不爲那般得意的人擔心了。
原載《漫畫生活》1935年3月20日第7期
《《直言》》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巴金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