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周木齋>今文辨僞

今文辨僞

周木齋作品

  古書辨僞的工作尚未成功,接著又出現了一批一批的僞今文。有的由于自己已經成名,或者是爲要有更多量的作品罷,便用低價收買未名作者的稿子,裝上自己的名字,再高價的賣出。有的由于自己接近編輯先生,把朋友的沒有出路的稿子,增刪一次,便算爲自己的創作。

  “文剪”“文抄”的谥法,在現在看來,究竟還有點冤枉的。章實齋說:“文士務去陳言,而史筆點竄塗改,全貴陶鑄群言,不可私矜一家機巧也。文士撰文,惟恐不自己出。史家之文,惟恐出之于己。其大本先不同矣。史ti述而不造。史文而出于己,是爲言之無征;無征,且不信于後也。”這是文與史的分別,也是述與作的分別。無論什麼,赝品是不在此列的。

  作僞一事,也許就是中guo人的創作罷,遠些可看姚際恒的《古今僞書考》,近些顧颉剛曾有輯錄《辨僞叢刊》的企圖。

  不過古時的僞書和現在的赝品,卻也有個分別。古時的僞書,都以自己的作品算是前人的作品,爲的是想“托古重言”。現在則都以同時別人的作品派爲自己的作品。這固然是古今的一大變革,給“人心不古”論者以強有力的佐證,同時也可看到今人作僞的技術,實在不及古人的巧妙,而是每況愈下了。因爲古人援引前人,已死去的前人,死人是不會講話的;而今人則抹殺同時的今人,今人沒有古心,他是會提起訴訟的。可見要想作僞,也得取法乎古。首先就要涵養一顆古心。

  不過古人的作僞雖巧妙,但因古人在當時畢竟也是個生人,所以書中往往吐露生氣,而被後人發覺出來,指摘爲僞,這在作僞者是意料不到的。

  另一方面,既然不能根本廢名,則辨僞的工作,還是要的,而且,辨僞究意是一件不經濟的事,與其麻煩于後,不如及早做一番今文辨僞的工作。

  原載《人間世》1934年5月3期

《今文辨僞》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周木齋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