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阿城>良娼第2小節

良娼

第2小節
阿城作品

  [續良娼上一小節]養身子。一般圈兒裏的狎客鬧完了,都來吃它,並久之成俗。

  舅舅並不吃,從旁邊的菜攤,沽一碗濃濃的熱茶,坐在條凳上慢慢地呷著,看著江老先生吃。

  江老先生覺得舅舅真好。

  母qin每每從圈兒裏回來,舅舅總要給母qin做一碗熱面,並臥上兩個ji子兒。再到竈上給母qin燒了洗腳shui,候著。

  吃罷了,洗罷了,母qin便倒在炕上死死地睡。舅舅悄悄地拉著江老先生,鎖了院門,到松花江邊去。

  江天很闊。宋孝慈坐在江壩上,燃了一支煙,順著眼,看著穩穩東逝的江shui,瞅著江面上的千舟萬揖,辛日無語。

  江老先生玩得很快活。

  春也去,秋也去,冬天便來了。

  這一日,母qin見宋孝慈站在庭院的批幹下發呆。就湊了過去,撣了撣他身上的青雪,柔下聲來:

  “他舅,眼瞅年關了。回家看看吧。”

  宋孝慈低了頭,沈吟半晌,說:

  “我該出去闖闖運氣,掙點錢,不能總讓你遭這個罪……我也是男人嘛……”

  母qin見他一臉的踟躊,知道他舍不下這裏,心裏嫩嫩的,熱了好一陣,才說:

  “你去吧。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又說,“出去常想著我們……抽空捎個信兒,叫孩子知道,這世上還有個疼他的人。”

  宋孝慈聽了,硬下了臉,果決地說:“我不去啦!怎麼還不是一輩呢!”

  “孝慈哥,”母qin心裏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我要是男人,就走。你不能光在這裏瞎了自己的心思啊……將來,你出息啦,我當你的使ma就知足啦……”

  宋孝慈去天津那日,母qin沒去圈兒裏接客。下黑,母qin把炕燒得好熱。早早地吹了燈任著宋孝慈嬰兒般地抱著,說了一夜的話。

  清早起來,母qin給他煮了一盆熱面,臥了六個ji子。母qin說,“六”是個吉數:

  六六順。

  吃罷了,母qin背著寶兒,過了霁虹橋,一直把他送到南崗的火車站。

  那是冬天,沒太陽。雪穩穩地下著,很厚實,足一尺。踩上去,咯咯吱吱,酸著牙根兒。母qin說:“火車上不比家,賊冷的,兜子裏有瓶子白酒,挺不住就呷兩口,熱乎熱乎,好。”宋孝慈點頭:“哎。”車站的票房子是俄式建築,黃se,大窗戶,很lang漫,也很結實,房頂上也是厚厚的雪,一波一波的。天落得很低,火車的汽笛聲和排汽聲從那上面擠出來。宋孝慈說:“咱們照個相吧。有照相的。”母qin說:“不的啦,我的面孔很熟,旁人知道你同我會影,就容易錯怪了你。”

  最後還是照了。站到一起,母qin拽拽了他的yi襟兒,悄悄聲,說:“孝慈哥,你雄著點……你走後,我拿出來看看,心裏就踏實。”

  

  宋孝慈走後,江老先生便覺得很孤單,看著庭院裏的兩株桃樹也失了往日的精神,隨著風,絮絮叨叨,聽了,心裏厭厭的,白日裏母qin在家裏時睡覺,江老先生便鎖了院門,到松花江邊去。

  那時的松花江,shui勢極浩,沃沃野野,不但利之舟揖,且魚蝦之豐,也教人乍she。江壩上,江老先生常常抱膝而坐,望江shui東去,感漁舟唱晚,亦常常落淚。餓了,便沿著江邊,揀些嫩小魚蝦,就著晚日的血se,啖了便是。吃罷,江天竟全暗下來,星星亦漸漸出齊。江老先生獨自呆呆地看。

  江老先生從小沒人跟他玩。

  江老先生的母qin,在圈兒裏,每晚大約要待候20到25位客人。都是苦力,他們的日子也是不好過,有的脾氣也不是很好,且個個有力氣,母qin很累,很苦,被人活拆了似的。迷迷糊糊,鬧不清上面忙的是張三還是李四的事常有。

  嘴裏只是念叨孩子:“寶兒……寶兒……”怕是這孩子又要睡到船倉裏去了。

  午夜時分,窯館裏給煮一碗面。這裏亦是海海的一碗,威談還好,很熱,燙嘴。

  但須快吃。不然,誤了急客,跳了腳,老鸨便要使眼珠子。古人說:“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不如依門賣笑。”說得很優美。母qin吃的,常常要留下半碗,第二天熱了,給江老先生。母qin說:“這是細糧,你仔細著吃麼。這樣慌張,怎麼能品出味道來呢?”說罷,還要長歎一口氣,自言自語地說:“一點兒也不像你舅舅。”

  江老先生覺得母qin老了,臉se也不是很好……

  

  八年過去,九年春上,江老先生14歲的時候,宋孝慈回來了,那時母qin已過世兩年了。庭院裏敗草枯枝,兩株桃花也隨著母qin去了。只留得兩架枯幹矗在那裏。那天春風很大,松花江正在爆起冰排,隱隱約約,轟轟地響。泥房上厚厚的房草、被風一绺一绺地掀,在半天上隨著風“咝咝”地叫。

  乞兒似的江老先生看著站在庭院裏的宋孝慈,已經不認得了,笑著說:

  “先生,我ma早死了,你上圈兒裏去吧,那有女人。”

  “寶兒……”宋孝慈失了聲,“寶兒,你不認得舅舅了?”

  江老先生怔住了,緩過腔來,立刻奔到枯死的桃樹下,死死地抱著樹幹,放開喉嚨,野野地喊:

  “ma——舅舅回來啦——”

  “ma——你聽著沒有——”

  宋孝慈僵了臉,問:

  “寶兒——你怎麼啦?”

  江老先生松了樹幹,轉過身來,竟是一臉的淚:

  “舅舅,ma說,你回來了,讓我在桃樹下告訴她一聲……她說,她能聽著……”

  這一夜,宋孝慈同寶兒說了好多。宋孝慈問:

  “寶兒,你ma臨終前,留下什麼話了麼?”

  “ma給我留了你的地址,告訴我:不到餓死,不去找你。”

  宋孝慈聽了,淚shui止不住,就任著碗蜒下去……

  翌年。宋孝慈辦了“東亞棉紡公司”。家眷也從外地遷了來。並把江老先生帶到廠裏,讓他當了更夫。

  江老先生很懂事,人前人後,從不管他叫舅舅。

  宋孝慈總是穩著臉,很嚴肅,做事也很精明。聽廠裏人說,他的公司是天津宋裴卿的子公司(說不准)。晚上一有空暇,他便到更房來看江老先生。江老先生遠遠地見他來了,便躲了。宋孝慈見更房鎖著門,就坐在外面的條凳上,燃支煙,吸罷了,再燃一支,見江老先生仍未回來,心裏就明白了許多,便站了起來虛著身子,沖著暗chu,啞著聲喊:

  “寶兒——有事,就去找舅舅……”

  江老先生在暗chu,聽得真真切切。心裏有話:“ma,你也聽見了吧?

  東亞公司于當時工人的眼裏,是很不錯的。廠房的山牆上高懸著:“己所不慾,勿施于人”;“你願人怎樣待你,你就先怎樣待人”幾個繁ti大字,均爲紫藍se,並用白油漆框著,很藝術。公司的每個職工手中都有一本宋孝慈qin自撰寫的《東亞銘》。這一切,江老先生都記憶猶新,並感悟到許多東西,遵守得也一絲不苟。有些條文,江老先生竟能倒背如流:

  主義:人無高尚之主義,即無生活之意義。事無高尚之主義,即無存在之價值。

  團ti無高尚之主義,即無發展之能力。

  作事:人若不做事,生之何益!人若只作自私之事,生之何益!人若不爲大衆作事,生之何益!人若只爲名利作事,生之何益!

  逝者如斯夫——

  宋孝慈是哈爾濱光複前去的臺灣。臨行前,偕同江老先生到了荒山墳場。

  墳場很好。尤屬一輪混血般的晚照悠悠地懸在西頭,就更壯眼:闊闊地展開,一墳一枝牽連不斷,雜亂且有法度;荒荒疏疏的蒿草之中,間有昆翅的婆裟與鳴叫。

  北方文化:凡做jian犯科連同娼娼妓妓者,斷氣後,都要埋在另一場,免得亂了yin宅的綱常。

  母qin的墳就置在另一場,是yin面,有醜醜的碎石散散地簇著。母qin是良娼,碑就有些支撐不住,吃力地挺在那裏,隨著風,喘著,時斷時續。碑文只五個字:

江桃花之墓

  宋孝慈軟了tui,勾頭在地,恸著。

  母qin用自己的碑影罩住他,深深地撫……

  跪在一旁的江老先生說:

  “ma,舅舅又要走了,我陪他來,是向你辭行的……”

  宋孝慈聽著,禁不住,就放聲嚎哭起來。

  晚照,血血地洇著。

  宋孝慈涕淚交疊,苦揪著臉,說:

  “寶兒他娘,我還回來……”

  祭過母qin,宋孝慈拉著江老先生的手,說:

  “寶兒,你ma生前有話,把你交付給我……眼下兵荒馬亂,生意不好做了,跟舅舅一塊去臺灣吧。在那再辦個廠……”

  江老先生看著母qin的墳,用心想了一陣,轉過頭來,說:“我是個瘸子,就不去了……舅舅,你走吧……”

  

後記

  宋孝慈走後不久,哈爾濱就光複了。江老先生因是瘸,被新接管的領導仍安排當更夫。1954年,宋孝慈給江老先生轉寄了一筆錢,同年,因心髒病死于臺灣。真名叫李春林。

  莫道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頭時。江老先生已年逾六旬喽,動作也遲緩了,話極少,顯得很謙和。廠裏的工人稱他“老先生”。

  江老先生是去年死的,就死在更房裏,臉上永遠是老人的慈祥。

  遺物中有一本很舊的《東亞銘》,廠長拿在手裏,端詳一陣,對工會負責後事的人說:“其它的,都隨葬。這個——我留下!”

  江老先生享年63歲。一生未娶。

  江老先生在道外chu的老宅,被區政府易爲飯館,名叫“臨江居”。

……

《良娼》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阿城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