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池莉>以當代爲背景的曆史掌故第2小節

以當代爲背景的曆史掌故

第2小節
池莉作品

  [續以當代爲背景的曆史掌故上一小節]但不可以含汙忍辱,若是讓妻子到屈原面前一咋呼,屈原這頓飯吃不成不說,一年一度的愉快的挖筍活動肯定也會被弄得不那麼愉快。因此,情急之中胡老頭把船槳塞到妻子手裏,他對屈原示意今天他們要去擺渡,挖筍推遲一天吧。

  屈原說:今天這麼大的霧還擺渡?

  胡老頭示意:霧大人少。但哪怕有一個人,那就是有急事非過河不可的呀。說不定渡了一個人就救了一條命呢!

  屈原點了點頭。

  如若這一天不是胡妻牙縫裏塞了青菜絲,胡老頭就不會臨時決定去擺渡,當然也就不會遇上文子了。

  胡老頭夫婦來到汨羅江。胡老頭打斷妻子蝶蝶不休的埋怨,側耳傾聽,他聽到了江對岸文子的哭聲。胡妻卻怎麼也聽不見。在胡妻新的抱怨聲中,胡老頭還是把船搖到了對岸。

  文子得知屈原就是胡老頭夫婦的東家,撲嗵一聲跪在胡老頭面前就不肯再起來。胡妻左看右看文子不像個寫詩的人,便說:你是個寫詩的人?打死我也不信。也許你自以爲自己可以寫詩,那你不過是痰迷心竅而已。

  胡妻察覺到丈夫也是一派不信任文子的神態,說話愈發沒有約束了。

  她說: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詩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寫的嗎?我們家屈大夫那是何等人物,見過什麼吃過什麼穿過什麼用過什麼做過什麼,人間天堂地獄,般般都經過;天生的錦心繡口,滿腹的詩書文章,舉手投足,無不成韻味。那,才叫作詩人。要我是你,與屈大夫一比,羞都羞死了!

  一番話說得文子更擡不起頭。但文子決心已定,要麼被收留做屈原的弟子,要麼跳江死去。遇上這種不要命的人,胡老頭倒也沒有辦法了。

  胡妻說:那就這樣吧,文子你暫且收起你的詩人夢,到我們家來幫屈大夫過日子,挑個shui,種個地,替屈大夫做做學僮,學胡大爹擺擺渡船。實話告訴你吧,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見到屈大夫。

  文子立刻叩頭如搗蒜。

  胡老頭想自己年歲已高,怕突然有個山高shui低,屈原就沒有人照料了,于是也就依了妻子。

  誰想胡老頭示意文子起身上船,文子竟嚇了一跳,又要跪下。胡妻不耐煩,用槳敲了敲文子的tui,說:你這人怎麼如此魯鈍?我家老頭請你上船呢!看你這不省事的模樣,真不配呆在屈大夫身邊!

  是啊,胡老頭也有同感。但他轉念又想:世上不通之人多著呢,豈能再得個屈原?又豈能再用屈原做尺子來要求別人?如此一想,胡老頭對文子也就采取了寬容的態度。

  再說楚guo這地方,本來波谲雲詭,草木奇異,巫氣深重,不時有非常人出現,更加逢上了戰guo時代,齊、楚、趙、燕、韓、魏、秦,七雄爭霸,籠罩大地的全都是鮮血智慧靈氣和霸氣,所以更是異人輩出。在文子這種文癡降生的同時,有個叫靈耳的武癡也降生了。靈耳生xing殘暴,殺人不眨眼,除了習武,別無它好。尤其特別的是靈耳的ti格靈巧,反應神速,致人死命的智慧過人。哪怕他手中沒有武器,只在閃念之間他就能生出殺人的高招,並且決不會失手。于是,靈耳被招入宮中,成了頃襄王的貼身保镖,靈耳殺人只聽頃襄王的一聲命令,決不管被殺對象是什麼人。屈原與此人同生于一個時代,也是yin差陽錯,無巧不成書。

  這一日頃襄王去了一個叫宛的地方,與秦燕共商伐齊之計。本來會期三天,但因頃襄王時時忘不了先父楚懷王客死秦guo的仇恨,在與秦虛與委蛇之際,常常眼露殺機;秦自然不怕頃襄王,秦此時的周旋全是爲了有朝一日滅掉楚guo,但秦王懼怕面對靈耳,所以會議只一天就結束。次日大宴賓客,將頃襄王灌了個爛醉,之後,秦便讓楚guo人打道回府。

  楚宮裏頭的美婦人鄭袖並沒有料到太子橫即頃襄王會提前兩日回guo的。作爲先王之妃,鄭袖總不免在宮中自我壓抑,寡言少語,裝束凝重。太子橫出guo三日的消息傳來,鄭袖便想趁這時機輕yi薄裘,在楚宮的大花園裏散散心。

  鄭袖身邊有一女官名若。若一直暗戀太子橫,曾幾次三番找借口要到太子橫身邊去工作,但都被鄭袖拒絕。由于若相貌平平,只是有些小小的機智和刻薄,鄭袖便萬沒想到若是在戀著太子橫,以爲若不過是不願以自己平常的姿se混迹于這一群千jiao百媚的宮女中罷了。鄭袖總是覺得相貌平庸的女人很可憐,在男人那裏做事少不了讓他們當笑柄,因此才留若在自己身邊,也好庇護她,這本是一片好意。鄭袖哪裏知道若雖爲女官,知書達理,卻偏偏對自己沒有個公正的估價。若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相貌平庸,她認爲,宮女們的評說,無非是她們嫉妒她,而鄭袖的那種美麗又過分呆板,不過是先王好這一口罷了。若對自己的氣質風度和穿著打扮有絕對的把握,如果她能夠讓太子橫經常看到她,她肯定能贏得太子橫。她的模樣多麼有特點,多麼灑tuo飄逸啊!

  若恨透了鄭袖。若暗說:你是太子橫的長輩了你還想得魚shui之寵嗎?你得不到的就要讓天下最美好的女子也得不到嗎?真是最毒莫過婦人心啊!

  若把仇恨埋藏得很深很深,一直在尋找機會打擊鄭袖。鄭袖對此卻一無所知,毫無防備。這天鄭袖輕yi薄裘來到楚宮大花園之後,方知若還安排了這麼一個節目:以輕歌曼舞的形式吟誦屈原的詩歌《湘君》、《湘夫人》和《山鬼》。鄭袖心裏暗自吃一驚,本想取消這個節目,但一想若來宮中不過三五年,哪裏會知道屈原當年與她的那份戀情呢?除了先王楚懷王有所察覺,鄭袖認爲只有她與屈原本人才可能感知那份哀婉的情意。因此鄭袖以爲自己還是不要此地無銀爲好。若喜歡讀書,她不過是崇拜屈原的詩才罷了。再說,鄭袖從心底深chu是想聽聽屈原爲自己而寫的美麗詩篇的,多美的詩歌多深的思念多苦的期待啊!

  鄭袖聽著看著,感觸萬端,不禁聯想到先王當政時期楚guo的強盛。而今戰爭連綿,先王的仇恨未報,屈原被黜,自己人老珠黃,楚guoguo勢日漸式微,將來的前途凶多吉少……鄭袖想到這裏,情不自禁,走下繡椅,輕舒羅袖,噙著淚花,歌舞起來。

  若讓這段歌舞反反複複地循環,讓鄭袖深深地進入她的角se,若趁不備朝她的心腹宮女使了個眼神,這宮女便急急去請留在宮中的上官大夫。

  湊巧的是上官大夫稱病不肯前往,而頃襄王卻在這一刻回宮來了。

  頃襄王只要靈耳陪伴,在花園的一座涼亭內靜靜坐著,不動聲se地看著鄭袖歌舞。遺忘了十幾年的屈原頓時生動地浮現在了頃襄王的眼前。頃襄王問他身邊的靈耳,你知道她們唱的什麼嗎?

  靈耳說:不知道。

  頃襄王說:你聽說過一個叫屈原的詩人嗎?

  靈耳說:沒有。

  那麼你從來沒有讀過詩書喽?頃襄王說。

  靈耳嚇得跪倒:是的小人沒讀過。

  頃襄王說:很好。他又說:你能殺人不見血也不見屍嗎?

  靈耳說:當然能。

  好吧,頃襄王說,如果沒有你我還真不敢chu理這個人。我不想引起楚guo上下的騒亂。

  靈耳說:我明白了。

  謀殺進行得非常准確和麻利,ti現了職業殺手靈耳的一貫作風。五月的一天,靈耳的小舟終于發現了屈原的船。屈原本來是到汨羅江的對岸去采蒿的。胡老頭感到小舟來者不善,便拼命劃槳,企圖逃離它。但破shui而來的小舟還是追上了破舊的渡船。靈耳一箭射中了胡老頭,胡老頭負箭翻入shui中,靈耳跳上渡船,將手無縛ji之力的屈原一掌擊昏,然後裝進麻袋,用繩子緊緊縛住袋口,將麻袋投入了江心。

  胡老頭憑著他良好的shuixing,大難不死,抓住一節樹樁漂流了回來。遺憾的是,文子和胡妻始終理解不了胡老頭用原始的啞語述說的屈原被謀殺的經過。無法溝通的痛苦加上傷痛加上對屈原的懷念,胡老頭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昏迷狀態。文子根據自己遇上挫折就想自殺的心態,又看見了屈原剛剛完槁的詩作《懷沙》,裏頭有一句說:向江中忿然躍去啊,好擁抱那柔軟的泥沙。文子認爲自己明白了:屈原是投江自盡了。

  胡老頭對文子的蒙昧不再抱幻想,他到廚房裏反複啓發他的妻子。胡老頭抓了一把白米塞進竹葉裏,然後用麻繩紮緊了往shui裏一扔。胡妻半晌才作出了一個判斷,她說:你想吃這麼一種怪東西?

  胡老頭悲哀之極,頹然垂下了頭。

  胡妻點火煮熟了丈夫用竹葉和白米包紮而成的食物。她剝開一嘗,這種食物果然別有風味,非常好吃。

  結果,文子關于屈原自殺的結論宣告成立。由此他成爲了研究屈原的專家,受到頃襄王和鄭袖的接見和獎賞。

  每年的五月初五,胡氏夫婦必定煮了用竹葉和白米包紮而成的食物(後來他們把這種食物叫粽子),劃著兩條船,到江中你追我逐。對于胡老頭,這種形式是他對曆史真象的永遠的訴說。而對于胡妻和廣大的百姓們,這無疑是一種有吃有玩的類似祭祀的活動。後來,它日益深入人心,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節日。

  在汨羅江這片緩緩流淌的大shui裏和淺灰se的霧氣中,曆史簡單地歸結成爲一個詩人因悲憤而自殺和一個民間的節日。

  這篇小說是由樓下一鄰居來借試電筆而引發作成的。他看見我家挂有一幅《屈原投江圖》,便與我閑聊,大發議論起來。他說:你憑什麼斷定屈原是投江自殺的?他以當代人的思維方式解析了屈原一番,認爲屈原要自殺也應該是在被流放之初,而不會是在十余年後生活甯靜、創作旺盛的時期。之後,他又以現代偵察學的理論來推理了一番,給屈原之死下了一個被謀殺的結論。並且還說,有報紙上的文章支持他的這一觀點。我也相信,曆史常常是無法保持它的真面孔的。于是得了這一篇小說。

  一九九四.七.三十于武漢

……

《以當代爲背景的曆史掌故》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池莉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