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遲子建>晚風中眺望彼岸第2小節

晚風中眺望彼岸

第2小節
遲子建作品

  [續晚風中眺望彼岸上一小節]福,那就是有代價的幸福。所以他的喜劇作品讓人笑過之後充滿淒楚,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作品也就是悲劇作品。我記得他曾經複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侍者端著盤子笑吟吟地走進餐廳,突然被一只香蕉皮給滑倒了,于是狼狽地倒在地上,衆人見狀便大笑起來。卓別林認爲跌倒並不引人發笑,引人發笑的是一個人在瞬間由快樂而突然墜入了憂傷。他的這種理解使我覺得卓別林是一個參透了人世間酸甜苦辣的藝術大師。被辛酸浸婬著的幸福,一定像撒滿晨露的蓓蕾一樣讓人心動。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能否獲得這樣的幸福,因爲它到來的過程充滿桎梏,實在像船行進在淺灘中一樣艱難。

  我們站在動物園裏看到被關在鐵籠子中的老虎時總是充滿同情。因爲它威風掃地,懶洋洋如肥胖的家貓。可我們卻並不知道,我們自身的chu境同它一樣,只不過我們的籠子是巨大而無形的。我們的激情也如同老虎的威風一樣正成爲昨夜長風。二十一世紀能真正給予我們一些什麼?更高更新的科學技術?如秋shui一般波瀾不興的和平?只有教堂而沒有監獄的空間?再沒有了吸毒和賣婬的人,人人都成爲了彬彬有禮、深有教養的文明人?倘若人類果真發展到這種境界,世界還稱其爲世界嗎?我懷疑那時候人恐怕連自殺的勇氣都喪失殆盡了。

  我太喜歡有個xing的生命了,因爲他們周身散發著神xing光輝。所以我對克隆羊的誕生深惡痛絕,因爲它的出現是對共xing生命的認同而卻對個xing生命充滿了蔑視和諷刺。可以同一模式複製的生命在我看來就不是生命。生命是多元化的,所以他們的身上能産生絢爛多彩的幻想。人類生命之所以能得以順利延續下來,也許並不僅僅在于生育(它充其量只是誕生人的一種方式和手段),而在于綿綿無盡的幻想。如果問我這世界有什麼東西是不朽的,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幻想。幻想使內心最深切的渴望與現實拉近了距離,它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溝通的目的;幻想使你最爲看重的價值在瞬間得到了認同;幻想能夠融化一座巍峨的冰山,能夠使河流出現彩虹般的小舟。幻想在幸福與痛苦夾峙起來的深谷中像魚一樣堅韌地浮遊,它在你的雙足無法抵達的地方,卻將你的心拴上lang漫的絲線牽掣到那裏。所以幻想是人生存下去的最有力的支撐和動力。我想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只要還葆有幻想,仍然會充滿無限的生機而使文化藝術的源流不致過早枯竭。

  最初開始寫作的時候,我的內心總有一種騒動不安的感覺,你每時每刻都chu在激動之中,以爲自己正在筆下創造出詩意的生活。那一時期最喜歡的作家便是屠格涅夫和川端康成,他們筆下的風景和人物很容易與我身chu的極北環境達成和諧。那時總覺得與周圍的人際關系有著巨大的隔膜,與世界格格不入。十幾年過去當我步入中年後,我才明白那其實是青春期的一種可愛的騒動,它帶著許多自以爲是的虛榮,而與樸素的藝術背道而馳。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你引向真正的人生之旅。現在我不太喜歡屠格涅夫了,因爲他筆下的悲劇人爲的痕迹太濃,而且彌漫在作品表層的詩意氛圍太明顯。但我仍然欣賞川端康成,我認爲只有他真正代表了東方精神。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學貫中西的人只能成爲大學問家,而卻很難成爲大藝術家,因爲藝術需要那些偏頗而又棱角分明的人的淨化和完善。學問不需要極端,而藝術往往需要,也許這是我個人理解上的偏差。

  文學在未來的世紀中還會不會有巨大的高feng出現?我看可能xing不大。因爲文學不像科學技術,未知的領域仍然很廣闊,只要有了新發現就會轟動全球。文學是靠話語來維系和表現的,而話總有說盡的時候。但我仍然對它滿含敬意和癡迷,因爲它畢竟是使我能夠平靜跨入新世紀的一把雪亮的鑰匙。它雖然如晚風一樣令你難以看清,但畢竟你能感覺到它溫柔的撫摸和沁人心脾的爽意。而其他的事物絕對沒有給我如此經久不衰的激情。我在香火缭繞的寺廟中叩頭祈禱的一瞬,內心裏滿是人間煙火的事情,tuo離凡塵于我來講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也許正因如此,我極其恐懼未來世紀的人間塵土氣息會在道德和文明的擠壓下越來越淡薄,如一棵樹被經過持續不斷的修剪後,規規矩矩地僵直地立著,再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能給人製造變幻的yin影和遐想,那麼即使這樹下仍有極小的一塊yin涼,我們也不情願靠在它的身下休息。雖然我明白幸福的獲得是辛酸的,但我依然熱切地渴望它,渴望它能像一場意外的雨一樣淋shi我、滋潤我,哪怕它姗姗來遲呢!我是不是過于貪婪了?

  英guo哲學家羅素認爲,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他認爲白種民族都迷戀戰爭、掠奪和毀滅。此種觀點在辜鴻銘的文章中也有ti現。辜氏認爲:“在中guo,戰爭是一種意外事故,可是在歐洲,戰爭則是一種必需。”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認爲是孔教賦予了中guo人儒雅而安靜的xing格。而我卻在想另外的問題,當我們避開戰爭的時候,我們在享受和創造出些什麼?歐洲在流血,而我們卻在吸食他們送上來的鴉片。這種忍耐力又有什麼值得稱頌的呢?我們是一個太容易在出生時就安排好歸宿的民族,所以我們的自由精神和創造力總是顯得那麼貧弱。儒教的最大弊端在我看來就是扼殺人的激情。

  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了,伫立在本世紀的晚風中,我希望新世紀依然有我們這個世紀所喜歡和所憎恨的事物,它們仍能帶給我們種種複雜的情感。如果我不能置身于魚群飛舞、星漢燦爛的環境,就讓我的心靈抵達那裏。我將隨著那些方方正正的優美的漢字一同繼續新世紀的漫漫旅程。

……

《晚風中眺望彼岸》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遲子建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