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個紀念的日子,總會引起人們一點傷感,因爲“紀念”總是想著過去,過去的遺迹不可追返,光不會再來,紀念永遠是使人帶著緬懷和留戀的情緒來追憶的。
尤其是秋天,在青草變成黃,落時遮蓋著街道,露
快要凝結成霜的時候,去追億一個死者死去的日子,這是多麼揪人煩惱、撩人惆怅的事啊!現在我們要帶著同樣的心情來追憶我們這位中
的文豪和我們青年們的導師魯迅先生逝世的紀念日了!
我們是用著感傷來追念魯迅先生的,然而我們不因爲感傷就變頹唐;因爲在悲傷他的死之外,我們還想著在他死後還存留到現在的光榮。他爲著爭取人們的幸福與自由而生,他曾把他的生命作爲戰場,文章作他的武器,爲著後一代的子孫他努力地生存,也爲後一代的子孫他勞瘁地死!他死了,但是展開在我們眼前的不是灰暗,而是光輝。
記得在七年前的一個日子,也像現在一樣的一個秋天,那是十月十九日以後魯迅先生的殡葬的日子。萬殡儀館和膠州路上都擁滿了青年作家和男女學生們。在喪隊出發之前,殡儀館的附近就阻止了交通,排列了像軍隊一樣地整齊的隊伍。隊伍中的人,臂上都纏著黑紗,臉上顯著悲戚但是勇敢的容貌,也像准備去上戰場一樣,都准備著去參加魯迅先生的喪隊。那天沒有下雨,太陽照著光輝的靈車和隊伍的旗子,浩蕩地驅向墓地而去。我們帶著太陽去墓地,帶著星光回來,我們唱著挽歌,述說魯迅先生生前的光輝的故事,忘記了露草染
我們的
服和饑餓致使我們的身
疲乏了。是
一個多麼可追憶,多麼使人們感到悲傷同時也感到興奮和愉悅的
日子啊!悲傷的是爲著魯迅先生的死,興奮和愉悅的是因爲他有這麼多讀者和愛戴他的人們!
現在距離魯迅的死已經七年了,七年的光多麼的悠久又多麼的短促啊!然而魯迅的精神和靈魂,事業和光輝永久地存留在下一代人們的心裏,不管時間的長短他總是永存不朽的!
(原載《太平洋周報》第86期,1943年 lo月25日)
《一個可紀念的日子》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關露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