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是我拼湊起來的,如今叫組合。
題目,是音樂人騰格爾的。
《羊城晚報》4月26日:“騰格爾還稱某些大牌歌星‘新民歌’爲‘拉屎’,他不屑地說道:某些所謂‘大牌’素質很差,他們根本就不了解什麼是民歌,以爲隨便那麼就著譜哼就行了。他回憶兩年前在南京聽一場‘新民歌演唱會’,評價‘腕’們‘狗屁不是’,說當時沒聽半場就走了。”
騰格爾,著名歌唱家,他演唱的蒙古民歌脍炙人口。不僅爲蒙古族人民所喜愛,同時爲中華各民族聽衆聽喜愛,並已經走向世界,爲全世界廣大音樂愛好者所喜愛。正因爲騰格爾的歌聲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民族文化,他才敢說那些哼哼唧唧的“腕”們狗屁不是。騰格爾說“那些小歌星,一點沒有的區別,男人就要像個男人嘛。還動不動就來一個什麼‘好酷也’。”尖著嗓子犯酸。騰格爾說“真不知道這些都是從哪裏漂來的”。
說到流行曲裏的“狗屁不是”,早就已經是大家的同感了,只是我們還不好意思說“狗屁不是”,我們至多也能看出此中的門道,狗屁不是,就是狗尼不是,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無獨有偶,就在後兩天(4月29日)的《文藝報》上,也發表了一條消息,這條消息文字不多,無妨抄在這裏:
大學生眼中的“另類小說”
近日,有那麼一批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創作的書,在流行過大街小巷一陣也滲進了大學校園。與這批作家年齡相仿的學子們,如何看待這類書的?
記者最近在一家學院調查了解到,現在的大學生們對這批學普遍不認可。他們認爲,追求前衛絕不是無原則的。赤躶躶|毫無羞恥地描寫愛場面;浮華、奢迷而飄浮不定的背景生活頹唐、萎迷不振的精神狀態;關注自我,個
張揚,除了對父母負責,他們只顧自己“酷”;
成了個
最真實本能的實現;自動與政治
節,把自我放逐到個人情感窄小的空間,以邊緣人物、夾縫中的人自意,並當成是對自己的肯定與鼓勵;自戀主義,幻想自己是靓男俊女,擁有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屁
後面跟著一大堆追求者或敬仰者……這與其說是自傳
小說,到不如說是商品經濟
沖擊下胡編出的聊以自慰的和借以撈錢的賣點。也有人說,這些小說違背了先鋒小說的本義,他們不懂得不同民族文化是無法重疊的。西方文化紮根于西方土壤,中
的文化自有中
幾千年積澱成的土壤。作家心浮氣躁,不懂傳統又硬要徹底地否認傳統,豈不荒唐可笑?
總之,殊路同歸,被調查的大學生們紛紛表示對此類小說抱好感。
這條消息最後使用了一個成語,“殊途同歸”,如果真是同歸的話,那這條消息所說的那個“另類”的同歸,自然也就狗屁不是了。
狗屁不是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不知道狗屁不是,玩出來一看,狗屁不是,洗手拉倒了,這叫善意狗屁不是。還有一種情況,明知道狗屁不是,玩的就是狗屁不是,用狗屁不是賺錢,這就不厚道了。就說《文藝報》上的那條消息,一些自稱是另類的“小說”,寫在大街上當衆做愛,寫女人的自慰,寫吸毒,同戀,難道寫這類“小說”,或者是爲這類“小說”鼓噪的人,就不知道這類“小說”稱屁不是嗎?但他們玩的就是狗屁不是,“狗屁不是”也是一種包裝,擺上貨架,就能賣錢,而且賣點不錯,專愛狗屁不是的人多得很。有人想買狗屁不是,就一定有人賣狗屁不是,二者相投,一個巴掌拍不響,也是一種合掌現象,狗屁不是,就橫行天下了。
外人不泡製狗屁不是,明人不做暗事,人家也不說繞脖子話,什麼另類另類的,人家就叫成人讀物,也不沾文學的邊兒。只要是成人,而且又有這種雅興,大街上有的是小書攤。人家也不公開張揚,有人來買成人讀物,書商只在一旁觀望,絕不向你推薦,怕落下教唆的罪名,待你選定,人家于收款之後,一定要把你選定的讀物包好,絕不會把封面露出來,怕你嫌“損”,絕不像咱們中
這樣,買了狗屁不是的東西,還洋洋得意,讀過之後,還灑灑
地寫什麼評論文章,說什麼“她的經驗、能量、感覺已完全釋放出來,我估計以後不會再達到這高度了。”爺,這高度是隨便達到著玩的嗎?
狗屁不是泛濫,是一種社會腐敗現象。前幾年見到一條消息,說是一個日本成人讀物的寫手,一天走在大街上被人們認了出來,立即就被圍住,人們齊聲地斥責他好的一條漢子,幹嘛做這類下作事?孩子們偷偷看他寫的書,都萎靡不振,真是害人匪淺了。
可怕的是,中人不但不以此爲恥,一些人反而以此爲榮,一位以狗屁不是出名的美女“作家”,于受到社會斥責之後,竟然洋洋得意地說:“我現在虱多不怕癢。我很勇敢,我說出了別人無法說出的話……無論怎樣,好歹我算是浮出海面了。”
浮出海面又怎樣呢?狗屁不是到什麼時候也是狗屁不是。
如此而已。
《狗屁不是》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林希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