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孩子大都會唱《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梳小辮;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幹……”小孩近的、遠的理想都在這兒歌裏了。
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一天天遠離《拍手歌》。
聽說老北京也有拍手歌,叫《打花巴掌》:“打花巴掌吹,三月三,老太太愛上萬壽山;打花巴掌吹,四月四,老太太愛逛白塔寺。”今天的孩子聽了會問:“逛白塔寺幹嗎呀?”成人聽了先是忍俊不止,接著便是有點怅然若失。
90年代的某一天,電視上出現了一則針對兒童的廣告,幾十名兒童整齊地拍著手唱:“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遊戲機……”《拍手歌》重新登臺,卻讓人吃了一驚。
而讓人最吃驚的一刻是在1996年夏天。肯德基炸在中
的第一百家店落戶京城,首都知名媒
的記者大都被商家和公關公司邀去慶典了。表演歌舞的中
孩子都穿白
t恤,上印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南京、成都、蘇州、杭州……標志這些城市已被肯德基炸
“占領”。
嘹亮的拍手歌傳來:“你拍一,我拍一,我們愛吃肯德基;你拍二,我拍二,肯德基裏有我好夥伴;你拍三,我拍三,請到肯德基來就餐……”一直拍著手唱到了十,以“歡樂美味有價值”結束。
我當時想:其實孩子並不像大人認爲的那麼貪嘴(“有翅膀的除了飛機,長四條的除了板凳”都要吃的並不是兒童),孩子的好惡很有可能在“吃”之外。兒童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認文化。尋找傳統文化的人不都在重拾舊時兒歌?商業文化大行其道時,公關高手不都在利用經典兒歌?
如果我們一定要在兒歌上維護傳統文化的純粹以及民族的自尊,那麼,僅僅只是痛心疾首地呐喊,恐怕還是不夠。我們的對手是誰?絕不僅是一只炸翅和一只漢堡包。我又想起那位美
電腦界成功商人的話:“如果一件事必須做,我們不做,別人會做,我們的對手太多太強!”
《《拍手歌》之戰》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劉君梅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