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清流醉了上一小節]什麼。電話是小姬打來的,小娅要他馬上回家拿上資料來廣播電臺。旁邊有人,高南征不便解釋什麼,只是含糊地說情況有變化。小娅說她知道情況有變化,這才急急地將這事重新作了安排;小娅要他半個鍾頭以後立即趕到人事局。不容高南征說什麼,小娅就將電話放下了。往回走時,他見會議室裏只剩下徐館長一個人。徐館長喚了他一聲。他在門口停下來,人卻沒進去。
徐館長說,你們是不是覺得工作量大了些?
高南征說,大一點怕什麼,我們又不是爲你徐館長打工,是在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出力呢!
趁著徐館長沒接上話,高南征轉身走了。回家的路上,高南征看見蘭蘋在一棵樹底下用手帕揩眼淚,他忍不住走上前去問緣由。蘭蘋告訴他,徐館長要她陪他一起到省裏去要錢,他說管錢的那個長特別喜歡跳舞,所以他希望蘭蘋去公一下關。要不來五萬塊錢,館裏今年的窮坑就填不滿。蘭蘋不願去做這樣丟人格的事。徐館長就說她不去也行,他可以花錢請一名小
,但這錢將來只能從蘭蘋獎金裏面扣。蘭蘋說徐館長說這要錢的事是會計的本職工作,她想不去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改行或者調走。
高南征聽了很生氣,他說,姓徐的這家長作風也太邪了,他這麼熱愛革命工作,那幹嗎不將自己的女兒帶去公關。
蘭蘋說,高南征,你說我是去還是不去?
高南征說,若是我偏不去,看他能不能生吃了你。
蘭蘋說,可徐館長這人是敢說敢做的。
高南征說,到時候我們大家爲你撐腰。
正在說話,高南征聽見有人喊他的名字,扭頭一看竟是小娅。小姬站在遠的屋檐下,見他一點點地走近了就說,這麼
熱,怎麼不合打一把傘!
高南征說,徐館長要蘭蘋當舞女呢。他將經過說了一遍。
小姬就換了話題說她下午一上班就發現她們電臺的副臺長已自爲文化館老張做了一個專訪,還簽了字要在全縣新聞聯播節目中連
四次。她見老張搶了電臺的先,就不能讓高南征居其二了。她
自到電視臺同專題部的商量了半天,決定拍一個人事局長同高南征在一起談我縣文學人才的專題,借人事局長的嘴來宣傳高南征,這比什麼輿論都有力。
高志征等小娅說得差不多了才告訴她,館裏根本就沒評職稱這一說。小娅愣了愣,走了一百多米才開口。
小娅說,人事局我已約了何副局長,他是分管評職稱的,早點宣傳只會有好,還不讓人家覺出這是有意安排的。不是年底就是年初,這職稱反正是要再評一次的。
高南征到了電視臺後才知道小娅找的是什麼關系,怪不得她只談專題都不說具人,原來她找的是她同他結婚之前,做姑娘時談的第一個男朋友。他心裏不快,但還是陪著何副局長將專題片拍完了。
這個疙瘩直到晚上睡覺時,小娅將嘴巴拱在他的頸後說他今天表現得特別像一個男子漢後,才得以解開。小娅還說她看了毛片,很不錯,特別是何副局長說的那句話效果好極了。
高南征知道小娅指的是哪句話,何副局長說別的人只能做到著作等身,而高南征卻做到了獎證等身。
小娅還說專題部老唐這回用的是最好的帶子,這種錄像磁帶平時只用在縣委書記和縣長的節目上。老唐就是小娅的第一個戀人。
蘭蘋沒有聽高南征的話,她還是跟著徐館長一道去了省裏。高南征得空同胡漢生談起這事時,不禁萬分歎惜。
高南征同小湯分了簡單的工,頭三天他們分頭到分館和文化站裏跑一下,確定辦培訓班的日期,同時順帶爲《清流》組稿。第四天他們集中精力將稿子編好送到印刷廠,再花上二十塊錢到學校裏請一個老師幫忙校對一下。從第五天起,他們便一個接一個地辦那培訓班。
高南征跑的是一個分館加一個文化站,無論是分館館長還是文化站站長都死活不同意辦這個培訓班,理由是現在業余作者對文學創作已不感興趣了,過去的老作者紛紛出門打工做生意,花錢請也請不到他們來。高南征知道他們是不願意出錢,按照慣例,不管辦什麼培訓班,最少中午學員們的那頓飯是要管的。如今分館和文化站都是靠一點可憐的補文收入來養家糊口,有什麼活動,名義上是花公錢,實際上是用的私錢。高南征不能捅破這層紙,若是說到錢的問題上那就更不好辦。
那天中午,他在分館吃飯時,分館館長老陳將鎮上管文教的書記鎮長找來作培。一上桌他們就說到昨晚的電視,他們說沒看電視還不知道高南征是個大人才,他們要高南征好好帶一帶,在他們鎮上培養幾個文學人才。高南征連忙將這次下來的意圖說了。那書記鎮長二話不說就將板拍了,要分館配合將這次培訓班辦好。當著面高南征將日期敲定了,還請書記鎮長屆時來培訓班上講幾句。書記鎮長滿口答應下來。
高南征怕變卦,吃了飯便要走,卻被老陳死死拖住,非要他去家裏小坐一陣。高南征沒辦法,只好去老陳家。
老陳領著他在幾間屋子裏參觀了一下,到都是破破爛爛的,一
舊棉絮裏還偎著三個老人。者陳說這是他的父母和嶽母。老陳的妻子則躺在另一
舊棉絮裏,她已經病了半年。醫生開了葯方卻拿不回葯,因爲沒錢。
轉了一圈,老陳什麼也沒說,倒是高南征不好意思起來,主動說這培訓班就不搞一天了,只搞半天,上午九點鍾開始,中午十一點結束,這樣老陳就可以省下幾桌飯錢。
再到文化站時高南征就有經驗了,他先將鄉裏的分管領導叫上,然後再談培訓班的事,一下子就談妥了。
高南征提前一天回到縣裏,他以爲小湯仍在鄉下忙碌,在家躲了一天,寫了一篇綜述全縣文學創作情況的大塊文章,其中有三分之二的文字是講他自己。小娅說這樣不夠,必須有一篇專門文章。他想了好久才咬牙決定冒充省作協那位理論家的名字,寫一篇評介自己作品的評論。他的這個想法還瞞著小娅,他怕小娅知道了會瞧不起他。
做好這些事以後,高南征准時來到文化館,他一看考勤表,小湯竟比自己提前半天回來。他問了問小湯,一切都是按原定計劃確定的。等到編《清流》的稿子時,他才看出小湯的把戲。
《清流》是一個對開四版的小報,過去好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曆史,直到那年編文化志時才搞清它創刊于1948年劉鄧大軍南下縣城第一次解放時。幾十年風風雨雨,它一直默默地爲縣裏培養人才,就連一直被縣裏引爲驕傲的現任省裏日報總編,其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清流》上發表的。至于縣裏的大小筆杆子,幾乎無一例……
《清流醉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