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灑入兩扇又高又窄的窗,照亮一間寬敞的臥房,陳設華麗,古古香。一扇窗在地板上投下菱形的玻璃影子,另一扇的幽光抛到
上,落在厚厚的綢緞簾子之間,照亮了一個年輕人的面龐。可是,他睡得多麼安甯!他五官多麼蒼白!裹著他身
的
單多像一條屍布啊!沒錯,這的確是具屍
,已穿好了屍
。
突然,屍呆板的面容似爲
間的感情所動,古怪的想象!原來只是垂著流蘇的簾子的
影,在死者與月光之間晃動罷了。因爲門開了,輕手輕腳溜進一個姑娘,走到
邊。她朝蒼白的屍
彎下腰去——盡管屍
蒼白——把她鮮活的芳
印到死者冰涼的
上。此刻,是月光造成的幻覺,還是她的動作,她的月光,真的流露出一絲得意的閃光?從這個長吻中收回身時,她五官扭曲,似乎驕傲的心正與極大的痛苦爭鬥,而屍
的面容好像也再次感動,與她呼應。還是個幻覺!綢緞簾子第二次在死者面孔與月光之間晃動,因爲另一位年輕美麗的姑娘關上了房門,幽靈般溜到
邊。于是蒼白英俊的死者兩側各站了一位姑娘,同樣如花似玉。先進來的那位傲慢高貴,後進來的溫柔纖弱。
“走開!”傲慢的叫道,“他活著的時候歸你!死了就是我的!”
“你好!”另一位打個寒戰,“說得倒好!死了就是你的!”
高傲的姑娘突然跳起來,可怕的目光直逼她的臉。然而溫柔的那位滿臉狂亂哀痛,虛弱無奈,一下子癱倒在上,頭枕在死者腦袋旁邊,頭發也與死者的黑發相混。她原是個充滿希望的快樂姑娘,現在悲傷的頭一陣打擊就使她不知所措。
“伊迪絲!”她的對手喊道。
伊迪絲發出呻吟,心兒突然緊縮。從死去青年的枕上挪開自己的臉。她站直身,膽怯地迎上傲慢姑娘的目光。
“你會出賣我麼?”後者鎮定地問。
“我會保持沈默,除非死者命我開口。”伊迪絲回答,“讓我們單獨待在一起!走吧,到外面去住上多年再回來。跟我說說你的生活。他,也會留在這兒!到那時,要是你所經受的痛苦勝過死亡,我們倆就會饒恕你。”
“那以什麼爲證?”傲慢的姑娘又問,傷佛她的心還承認這番瘋話中確有什麼意義。
“這绺頭發。”伊迪絲撩起死者額上一绺沈甸甸的黑卷發。
兩個姑娘在死者膛上握住雙手,約定了一個日子,一個時辰,在遙遠遙遠的將來,在這間臥房再會。高貴些的那位再深情地看一眼那紋絲不動的面容,動身離去——但關門之前又回過頭,渾身發抖,簡直以爲她死去的情人在對她皺眉頭。伊迪絲也一樣!她白
的身影不是融入茫茫月
了麼?嘲笑著自己的軟弱,她向前走去,發現走廊上候著一名黑奴,擎著一支蠟燭。他把蠟燭舉到她與自己臉中間,看了看她。她心想這張臉上快活的神情真醜陋。將蠟燭舉得高高,黑奴照著她走下樓梯,拔開大門闩。城裏年輕的牧師正好順樓梯上到門口,朝小
鞠個躬,一言未發,進門去了。
流年,流年似。世界似乎又新了。自那夜兩位臉
蒼白的姑娘在那具屍
前緊緊握手以來,世界實在老多啦。其間,一位孤零零的女子已從芳華正茂變爲白發老妪。全城上下都知道她就是那個“裹壽
的老小
”。她一輩子都有點兒瘋瘋癫癫,可又那麼安安靜靜,淒淒慘慘,溫溫柔柔,沒有丁點兒狂暴,一味痛苦地追尋自己無害的幻想,不爲世人所擾。而世人的事務與快樂也與她毫不相幹。她單門獨居,白天永遠足不出戶,除了跟隨送葬的隊伍之外。不論何時,不管天晴下雨還是下雪,只要有屍
擡上了街頭;不論這屍
後面跟的是有錢有勢者浩浩蕩蕩的壯觀行列,還是寥寥數名地位卑賤的斷腸人,他們後頭總會跟著這位孤魂似的女子,身穿一件白
的長
裳,人們都管這
裳叫她的壽
。她不會與死者的
友站在一起,卻獨自立在門首,傾聽葬禮禱告,然後走在送葬隊伍的最後,仿佛她現世的責任就是在哀悼的人家轉來轉去,與哀傷形影相吊,並目睹死者及時安葬。她這習慣年深月久,結果城裏人都把她視爲一切葬禮的組成部分,就跟裝殓屍
的棺材一樣,或跟屍
本身一樣。而且除非“裹壽
的老小
”悄然而至,幽靈般地跟在隊伍後頭,人們就會認爲死者的定數兆頭不好。據說,有一回她把參加結婚喜筵的賓客嚇得要命,慘白的身影突然出現在燈火輝煌的大廳。當時牧師正要給一位不誠實的姑娘和一位有錢人行婚禮,而這個姑娘的情人才死了不到一年。這場婚姻的兆頭可太糟啦!有時,她趁月
溜出門,去造訪正直可敬者、爲愛情而結合的夫婦、純潔無瑕的
女們的墳茔,探訪一切善良忠誠者的遺骨正在發黴腐爛的地方。在這些得寵死者的墳丘上,她會伸出雙臂,擺出姿勢,仿佛在播撒種子。而且許多人認爲,這種子是她從天
的花園中弄來的,因爲她造訪過的墳頭,白雪下面卻草兒青青,從四月直到十一月開滿芳香的花朵。她的祝福比墓碑上聖詩的字句都好得多。就這樣,她消磨著自己悠長而悲哀,甯靜而奇特的生命,直到極少有人能活到她那把年紀,而下一代人則納悶,要是缺了這位“裹壽
的老小
”,死者該如何下葬,喪主們又如何承受他們的悲傷。
然而,光荏苒,她依舊跟隨一次又一次葬禮,卻仍未被召喚到她自己死亡的大喜日子。一天下午,城中一條大街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雖說日頭此刻只能給教堂塔樓頂部鍍上金光,重重屋頂,棵棵大樹都已罩上了夜的暗影。街上喜氣洋洋,生氣勃勃,盡管磚結構的高房之間已暮
濃濃。這兒有炫耀自己的生意人,戴白
的假發,著鑲花邊的天鵝絨
裳;古銅
皮膚的海員們;西班牙克裏奧耳人異
情調的神態與裝束;道地老英格蘭人居高臨下的作派;全都與一兩位邊民粗犷的相貌形成對比。人們在爲木材討價還價,而這些木材來自從未響過斧頭聲的原始森林。時而也有女士經過,神氣活現,輕步疾行,系一條繡花裙子,平衡著蹬高跟鞋的腳步,並對恪守禮節鞠躬致敬的紳士們優雅而傲慢地回個屈膝禮。城裏人的生活中心似乎離一座古老的大房子不遠。這房子稍稍離開鋪道,四周雜草叢生,一派奇怪的寂寞。這寂寞不但未被附近熙攘的人群減少,反而倍添幾多。它的地點造一座堂而皇之的交易所,或堆放一大堆上面塗滿記號的磚頭倒滿合適。這所房子本身也可用來開家旅店,門前飄一杆“
王紋章”的旗子,讓每間屋子都住上旅客,而不似現在這般空守寂寞。然而,由于某些繼承權方面的糾紛,它已久無人住,年複一年地破敗下去,將它威嚴的暗影投在城裏最熱鬧……
《裹壽衣的老小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