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普列姆昌德>世俗的戀情與愛國熱情第3小節

世俗的戀情與愛國熱情

第3小節
普列姆昌德作品

  [續世俗的戀情與愛國熱情上一小節]的,正好得到了相反的效果。不過,麥格德林,我希望你原諒我。”

  麥格德林說:“唉,朱澤培,你要求我原諒嗎?你這樣一個比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更善良,真誠和有能力的人還要求我的原諒嗎?不過,對了,朱澤培,毫無疑問,你過去完全不了解我,這是你的過錯。使我驚異的是,你的一顆心爲什麼像石頭那樣硬呢?”

  朱澤培說:“麥格德林,上帝知道,當我給勒非迪布置好了之後,把他派到你那裏去時,我是怎樣一種心情啊!在世界上,我把好的名聲當作最寶貴的東西,我對敵人對我的人身攻擊不全力批駁從來是不罷休的,然而我卻qin口教人去到你的面前說我的壞話!這一切目的都在于使你考慮到自己,而把我忘卻。”

  真實的情況是:馬志尼看到麥格德林對自己日益加深的愛情後,想出了一個特殊的辦法。他深深地知道,在向麥格德林求愛的人當中有許多人長得比他英俊,家庭比他富有,而且也比他更有才華,可是麥格德林對誰也不理會。對她來說,我有某些特殊的方面特別吸引她。如果我的某些也受到她尊敬的朋友,向她發泄對我的不滿,把這種吸引她的某些特點的印象從她的心目中排除,那麼她就會自動地把我忘掉。開頭,他的朋友們不願意幹這樣的事,但是後來他們害怕,要是麥格德林像現在這樣下去,郁郁而死,那麼馬志尼一輩子將不會寬恕他們,所以他們不得不同意幹這種不愉快的事。他們來到瑞士後,用嘴能夠費多大的勁,就使出了多大的力量在麥格德林面前誹謗自己的朋友。可是,麥格德林對馬志尼的愛情是這樣深厚,他們努力的結果除了後來發生的事情外,不可能還有其他什麼。

  當麥格德林坐臥不甯時,有一天她離開了家,來到羅馬的一家旅店裏住了下來。在羅馬,她每天成了規律的活動是:尾隨著馬志尼,避開他的目光行動。可是當她看到他由于成功而歡欣鼓舞時,她卻不敢去觸動他。後來,當他再一次遭受失敗,在世界上又是那樣窮困潦倒和孤立無援時,麥格德林感到他現在需要同情了,于是正像上面已經敘述過的,她才會見了馬志尼。六

  馬志尼又從羅馬來到了英guo,在這裏他呆了很長的時間。1870年他得到消息,西西裏的人民正准備起義。爲了鼓動人民投入戰鬥,需要一個宣傳鼓動家,于是他很快到了西西裏。可是,在他到達以前,guo王的軍隊就把起義鎮壓下去了。馬志尼一下船就被捕了,囚禁在一所監獄裏。不過,因爲現在他已經很老了,王朝當局害怕他萬一受不了牢獄的痛苦而死去,人民將懷疑是guo王指使人把他害死的,于是釋放了他。馬志尼帶著一顆破碎而絕望的心又向瑞士出發了,他一生的一切美好願望都已經化爲烏有。毫無疑問,意大利統一的日子已經爲期不遠了,可是意大利的政權的狀況卻並不比在奧地利和拿破侖統治時期好多少,區別只在于以前人民在外民族的暴政之下呻吟,而現在是在本民族的統治者的暴政之下殘喘。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使意志堅定的馬志尼的心裏産生了這樣的想法:也許是因爲人民所受的政治教育,還沒有達到能爲自己奠定民主共和政ti的基礎的程度。出于這種考慮,他前往瑞士,以便在那裏出版一份有權威xing的民族報紙。因爲在意大利他沒有傳播自己的思想的自由,他改換了姓名在羅馬呆了一夜,接著從羅馬來到了他出生的故鄉日內瓦,在自己善良母qin的墳墓上獻了鮮花,然後出發前往瑞士。有一年的時間,在幾個可信賴的朋友的資助下他出版了報紙。可是,成年累月的焦慮和苦惱完全損害了他的健康。1872年,爲了恢複健康他出發前往英guo,途中在阿爾卑斯山的山谷裏,肺炎奪去了他的生命,他帶著充滿各種理想的一顆心升天了。直到臨死的時候,他嘴裏還念著意大利的名字。在阿爾卑斯山的谷地,也有很多他的支持者和同情者,他們爲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幾個人參加了送葬的行列。在一塊很美麗的空曠的地方,在流著清泉的小溪旁,這個爲民族而奮不顧身的人長眠了。七

  馬志尼在墳墓裏躺下後過了三天,傍晚時分,夕陽淡黃se的余輝深懷惋惜之情地照射在這座新墳上。這時有一個面貌端莊的老年婦女,穿著一套婚禮時穿的服裝,蹒跚地走了過來,這就是麥格德林。她的面容完全沈浸在悲哀中,一副憔悴的樣子,好像她的軀殼裏已經失去了生命。她在這座墳墓的旁邊坐了下來,從song口上取下鮮花放在墳上,然後跪著虔誠地爲死者祝福。當天se已經完全黑了下來,並開始飄落雪花的時候,她默默地站了起來,靜靜地低著頭,來到了附近的村子裏,過了一個夜晚,第二天大清早,她就朝自己的老家出發了。

  麥格德林現在是自己家的主人了,她的母qin早已去世,她以馬志尼的名義建立了一座修道院,她自己穿著修女的服裝住在裏面。馬志尼的名字對她來說像一支非常美妙和動人的歌。對馬志尼的那些同情者和景仰者來說,她的家就是他們的家。馬志尼留下來的書信就是她的天使,馬志尼的名字就是她的上帝。對附近貧窮的婦女和孩子來說,這個充滿幸福的名字成了他們謀生的手段。麥格德林在馬志尼死後活了三年。她死去以後,根據她最後的遺言,把她安葬在那座修道院裏了。她的愛情不是一般的愛情,而是一種神聖的潔白無瑕的感情。這使我們記起了那些沈湎于愛情的牧區女子們,她們爲了得到黑天的愛在牧區的村莊和叢林中來回奔走,她們盡管會見了黑天,然而卻沒有和黑天在一起,她們的心中除了愛以外沒有其它任何東西存在的余地①。馬志尼修道院今天仍然存在,窮苦人和出家人至今在那裏還可以享受到以馬志尼的名義提供的各種方便。

  1908.4(發表年月,下同)

  ①黑天本是大史詩《摩诃婆羅多》中的英雄,被認爲是大神毗shi奴的化身,有關他的傳說很多,他出生後即生活在牧區牛莊,從小和牧區女子們一塊嬉戲,少年時代和她們戀愛。他們之間的愛情帶著一種印度特有的神秘主義se彩。

……

《世俗的戀情與愛國熱情》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普列姆昌德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