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普列姆昌德>鹦鹉第2小節

鹦鹉

第2小節
普列姆昌德作品

  [續鹦鹉上一小節]的詩句一直是馬哈德瓦的口頭禅,一天千百次地從他的口裏念出來,但是他的宗教情感從來沒有觸及到他的內心深chu,就像一種樂器發出聲調一樣,他的這頌神詩句也從他嘴裏說出來,沒有什麼意義,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因爲那時在他的心裏這棵枯樹上沒有葉子,而頌神詩句的純潔的風不能把它吹響。但如今那棵樹上長出了嫩葉、枝條,風把枝葉吹得搖晃起來,發出了聲響。

  黎明時大自然沈浸于一種可愛的晨光之中。這時鹦鹉收住了翅膀,從高的枝頭落了下來,就像從天空落下來的星星那樣,它進到籠子裏。馬哈德瓦跑了來,舉起籠子說:“來啦,鹦鹉,你把我折磨得夠苦了,可是你又使我達到了人生的目的。現在我要把你安放在銀製的籠子裏,而且要把籠子鍍上金。”他的每根毛孔都在發出歌頌至高天神的聲音:主啊,你是多麼仁慈!這是你的無限的慈悲,要不像我這樣的墮落的罪人,又什麼時候配得到你的恩典啊!這種聖潔的感情使他的心靈激動起來,他深情地唱起了:   師尊所授,與天賜同。   羅摩足前,一心盡忠。

  他一手提了鳥籠,腋下夾著鐵罐回了家。五

  馬哈德瓦回到家的時候,天還沒有大亮。路上除碰上了一只狗之外,沒有遇上任何人,而狗對金幣是沒有什麼特殊好感的。他把鐵罐裝在一個大土罐裏,放在自己的房間裏用煤蓋好。天大亮後他就直奔祭司的家裏,祭司先生正坐著敬神並一邊在想:官司今天就要開庭了,可手頭還一個子兒也沒有,施主們中誰也不讓松一口氣。就在這時馬哈德瓦來向他施禮,婆羅門先生把頭扭到一邊,他想:從哪裏來了這位瘟神!還不知道糧食准備了沒有。他生氣地說:“什麼事?有什麼話要說嗎?你不知道這個時間是我敬神的時候嗎?”

  馬哈德瓦說:“祭司先生,今天我家要舉行毗shi奴大神的故事會。”

  祭司先生感到驚訝,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想:馬哈德瓦家裏舉辦毗shi奴大神的故事會,這種不同尋常的事正像他自己對上門行乞的乞丐進行施舍那樣稀罕。他問道:“今天是什麼……?”

  馬哈德瓦說:“今天沒有什麼。我想今天聽一聽大神的事迹。”

  從早晨就開始作准備。維多村和附近的村子裏的人都受到邀請,還邀請了他們在故事會後留下赴宴。凡聽說的人都感到奇怪:怎麼沙地上長出了青草?

  傍晚,當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婆羅門祭司先生已經就坐,于是馬哈德瓦站起身來高聲說道:“弟兄們,我的這把年紀是在行騙中度過的,我不知道蒙騙過多少人,使多少真的變成了假的。但是現在大神可憐我,他想洗滌我臉上的汙點。我向你們所有的兄弟表明,凡是該由我付誰的欠款,凡是我侵吞誰的款項,凡是我把誰的真貨換成了假貨,所有這些人都可以找我結算取款。如果有誰不能前來,那我就請你們轉告他,從明天起,一個月以內,什麼時候來都可以結算自己的帳目,不需要什麼人證或物證。”

  所有的人都啞口無言。有一個人動情地搖著頭說:“我沒有這種事。”有一個人不相信地說:“要賠,吃什麼啊?總數要上千的盧比哩。”

  一個村長開玩笑說:“如果那些人升天了呢?”

  馬哈德瓦回答:“他們家裏還會有人的。”

  不過,這時人們的興趣不在于想要多少欠款,而在于想知道馬哈德瓦從哪兒得到了這麼多錢。誰也不敢到馬哈德瓦的身邊來。都是農村的人,哪裏知道算舊帳,何況一般說來,人們也不記得他們要向馬哈德瓦索取什麼。而在這神聖的場合怕犯罪過的想法也促使他們緘口不言。最重要的是馬哈德瓦的一顆善良的心征服了他們。

  突然,祭司先生說:“你還記得嗎?我給了你黃金讓你打一條項鏈,你在過秤時克扣了幾克黃金。”

  馬哈德瓦:“對,我記得。那你損失了多少?”

  祭司:“不少于50盧比。”

  馬哈德瓦從腰間取出了兩枚金幣,放在祭司先生的面前。

  人們開始議論祭司先生的貪婪:這叫做不老實,最多損失三幾個盧比吧,卻向可憐的馬哈德瓦敲詐了50個盧比。他也不怕毗shi奴大神,充當婆羅門,可心地這麼壞,我的老天爺!

  人們對馬哈德瓦肅然起敬了。一個鍾頭過去了,那成百上千的人中沒有一個人站起來說話。于是馬哈德瓦又說:“看來是你們把自己的帳目忘記了。那麼,今天先聽大神的故事吧。我等候你們一個月,以後我將去朝聖。我向在場的所有兄弟請求,請你們解tuo我吧!”

  馬哈德瓦等了債主們一個月,夜晚害怕小偷不能入睡。現在他什麼事情也不做了,酒也戒了。出家人、修行人來到他家,他盡情地接待他們。他的名聲傳播得很遠。一個月過去了,沒有一個人來找他算帳。現在馬哈德瓦明白了:這個世界多麼講求公正!又是多麼道德高尚!現在他知道了:這個世界對壞人來說是不好,對好人來說卻很好。六

  這件事已經過去50年了,你到維多村去,遠遠就可以看到金黃se的頂尖這是毗shi奴大神神廟的頂尖。和神廟相連的是一個磚砌的池塘,池塘中開滿蓮花,池塘中有魚,但誰也不捉它們。池塘的岸上有一座大型的墳墓,這就是鹦鹉的遺迹。關于鹦鹉流行著各種各樣的傳說。有人說,那鑲有寶石的籠子上天了;有人說,它念著“師尊所授,與天賜同”不見了。不過實際情況是:正像月亮被羅蟻吞食一樣①,鹦鹉被貓吞食了。人們說:直到現在深夜裏,還從池塘邊傳來這樣的聲音:   師尊所授,與天賜同。   羅摩足前,一心盡忠。

  ①印度神話傳說:身爲阿修羅的羅蟻混在天神隊伍裏偷飲長生不死的甘露,被日神月神告密,毗shi奴大神用神盤腰斬了羅蟻。羅蟻由于甘露入口,上身得以不死,旋轉遨遊于太空。爲了報複,他經常吞食或咬啃月亮和太陽。

  關于馬哈德瓦也有很多傳說。公認的是:爲鹦鹉修建了墳墓之後,他和幾個修行人一起到喜馬拉雅山去了,再也沒有回來。他的名字也因鹦鹉而遠播四方了。   1920.1

……

《鹦鹉》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普列姆昌德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