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普列姆昌德>尊重輿論第2小節

尊重輿論

第2小節
普列姆昌德作品

  [續尊重輿論上一小節]酬的價值不能超過洗yi服要花的錢。

  夏季來臨了,到chu都是迎qin隊。達多拉姆也要參加一支迎qin隊。他作了一個大煙袋來取代原來的小煙袋,買了油漆過的煙管,買了一雙德裏製的鞋子,從律師先生的家裏借來了披肩,從自己的朋友那裏借來了金戒指和金鈕扣。湊齊這些東西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但是向人家借yi服穿卻有點不好意思開口。新做一套配得上在迎qin隊裏穿的yi服不大可能。做一件細布的襯yi,絲綢上yi,帶褶印的細紋褲子以及貝拿勒斯頭巾,是不容易的事,要花一筆錢。單買帶絲邊的圍褲和貝拿勒斯絲織披肩就是難題。一連幾天,達多拉姆就爲這件事深感苦惱。最後,除了伯糾以外,他再也找不到解決這個難題的人了。傍晚,當伯糾來坐到他這裏聊天時,他很有禮貌地說:“伯糾,我要參加一支迎qin隊去迎qin,其他的東西我都張羅到手了,可是做yi服是一個麻煩。錢的問題倒不大,托你的福,手頭從來還沒斷過錢。我幹的這一行,要說收入,並不多,但是經常也總有土包子財主自己找上門的。不過你知道,近來結婚的吉日很多,裁縫師傅連擡頭的空閑也沒有,拿雙倍的工錢不說,還要你跑上幾個月。如果你這裏有我合身的yi服,那就借給我穿三兩天,好歹總算度過了這個難關。一個人發出請帖,不必要開支什麼,最多是花點印請帖的錢。但是他卻不想想,參加迎qin隊的人得要作多少准備工作,要遇到多大困難。如果種姓家族內形成這樣一種習俗,就是說某位先生發出邀請,他就得爲被邀請的人准備所需要的物品,這樣一來,人們就不會這麼隨隨便便發出請帖了。你說,伯糾,你能夠幫我這點忙吧?”

  伯糾出于禮貌,說:“達多拉姆先生,對你的任何事情,怎麼會不幫忙呢?不過事情是這樣,最近由于結婚的吉日很多,所有的雇主都吵著要盡快地取回自己的yi服,甚至一天就派人來催幾次。我擔心一手把yi服借給你,而對方嚷著馬上要取走。”

  達多拉姆:“嗨!給他拖上三兩天有什麼大了不起。如果你願意幹,你可以拖上幾個星期。你可以說:還沒有煮呢!或者說碼頭不空,或者說還沒有燙等等。你可以找的借口是不少的。我們是鄰居,你難道這點也不能幫忙?”

  伯糾:“不是,先生,我的一切都可以貢獻給你。請你來吧,來挑選你喜歡的yi服吧,然後我把那些yi服再好好燙一次。最多不過是要挨雇主們的怒斥罷了,也許還會有顧客向我動手,有什麼了不起!”四

  達多拉姆yi冠楚楚地參加了迎qin隊,在那裏,他穿戴的貝拿勒斯頭巾、絲綢上yi、絲織披肩,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人們以爲他是一個大富翁。伯糾也跟著他去了。達多拉姆很尊重他,還給他要了一瓶酒。吃飯的時候,還另外給他帶來了一份。也不叫他伯糾,而叫他村長先生,本來他的這一套豪華的裝束多虧伯糾才弄到手的。

  半夜過了,歌舞晚會結束了,人們都准備去睡覺。伯糾在達多拉姆的chuang旁也蒙著披肩睡下了。達多拉姆tuo下了yi服,很小心地挂在yi架上。他准備好了煙袋,躺著抽起煙來。這時,突然有一個名叫阿達伊的傧相走了來,在達多拉姆面前站住了。他說:“先生,請問你的這上yi和頭巾是從哪兒得到的?”

  達多拉姆用疑惑不解的目光朝他看了看說:“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阿達伊:“我說的意思是:這兩件東西是我的。”

  達多拉姆帶著有點冒險的口氣說:“難道你以爲,絲綢上yi和頭巾除了你有之外,其他的人不可能有?”

  阿達伊:“怎麼不可能有呢?真主給了誰,誰就穿它,好多人都穿呢!我又算得老幾。不過,這兩件東西是我的。如果在全市還在誰家發現有這樣的上yi,那你要罰我多少,我都甘願罰多少。我付了10個盧比的手工錢,另外,在這個城市根本不可能找到做這種上yi的裁縫師傅。他剪裁得這樣好,真使人佩服得五ti投地。頭巾上還有我作下的記號,你拿來,我指給你看。我只是想問問你,你是從哪兒得到的。”

  達多拉姆明白,再也沒有分辯的余地了。要是事情一鬧大,會更丟臉,耍手腕是不能過關的。他很和氣地說:“老兄,這你就別問了,現在這兒也不是說這些話的場合,我的面子和你的面子是一回事。你只當著:這樣的事在世界上是普遍的。如果我要叫人做這樣的yi服,那就求上幾百個裁縫還不知道行不行,而我又非得參加迎qin隊不可。你的yi服是不會損壞的,這點我負責了,我會比穿我自己的yi服更愛護它。”

  阿達伊:“我倒不擔心我的yi服,托你的福,真主給了我不少。願真主使富翁平安無恙,讓他們萬事如意。我也不想破壞你的名譽,我是你的仆人。我僅僅想知道,你是從哪裏得到的。我曾把yi服交給洗yi人伯糾,莫非有小偷從伯糾家裏把yi服偷了出來,或者說某一個洗yi人從伯糾家裏拿走了yi服而交給了你。因爲無論如何,伯糾是絕對不會qin手把yi服交給你的,他是不會幹出這種歪門邪道的事來的。我自己曾經想和他打過這樣的交道,把錢放在他的手心裏,但是他什麼也不顧。先生,他把錢扔在地上,狠狠地說了我一頓,真使我茫然不知所措。最近的情況我不知道,因爲近來我和他從來沒有談過這方面的事。但是,我是不相信他會壞良心的,所以我一再問你,你是從哪裏得到這yi服的。”

  達多拉姆:“關于伯糾,你的這種想法是完全不錯的,他確是這樣一種無私的人。但是,老兄,作爲鄰居,多少也得講點情面吧。他就住在我的隔壁,一天到晚都在一起,近來相chu得更是密切。他看到我急需,心就軟了,就是這樣一回事,其他並沒有什麼。”

  關于伯糾的正派無私的問題,阿達伊用了過分誇大的說法。他既沒有把錢放在伯糾的手心裏,同時伯糾也沒有狠狠地斥責過他。但是,這種誇大其詞對伯糾所産生的影響,卻遠遠超過了如實講明所可能發生的作用。伯糾根本沒有入睡,阿達伊的每一句話他都聽得清清楚楚。他感到他的良心從沈睡中蘇醒過來了:世界上的人認爲我是多麼誠懇、多麼老實、多麼正直的人啊,而我卻又是多麼不老實,多麼言而無信!正是因爲人家冤枉地把這種罪過加給我,我才放棄了祖祖輩輩居住的農村,但是,我到這裏來之後,爲了煙酒、酥油、零食等東西,就使良心破産了。

  伯糾從這裏回去以後,他已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或者說,他又重新獲得了自己失去了的良心。五

  過了半年,一天傍晚,有幾個客人來到伯糾家裏,給他的兒子馬爾康提qin。伯糾爲了聽聽妻子的意見,走進房裏。他妻子說:“酒從哪裏來呢?你身邊還有錢吧?”

  伯糾:“我身邊所有的錢不早都給了你嗎?”

  妻子:“我用那些錢買了米、豆、酥油等等東西,要作七個人吃的飯,錢都花光了。”

  伯糾:“那我又有什麼辦法?”

  妻子:“沒有酒,難道客人會坐下來吃飯?多麼丟人!”

  伯糾:“丟人也好,名聲壞了也好,反正我買不起酒,最多不過是婚事談不成吧,談不成就算了。”

  妻子:“不是有一件披肩交來洗嗎?把它拿到一個當鋪裏去當幾個盧比,三兩天再用錢贖回來。反正ti面總應該設法維持,不然大家都會說,空有個名而已,連酒也拿不出來!”

  伯糾:“你說什麼?那披肩是我們自己的東西嗎?”

  妻子:“管它是誰的,反正這個時候要解決問題,有誰會對人去說?”

  伯糾:“不行,我不能幹這種事,即使沒有酒也罷!”

  說完他走出去了,再一次回來時,他看到妻子從地下正向外掏什麼東西,一看到他就用紗麗的一角把洞蓋住了。

  伯糾笑著從房內走了出來。   1922.10

……

《尊重輿論》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普列姆昌德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