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陀司妥耶夫斯基>前言

前言

陀司妥耶夫斯基作品

  費奧多爾·米哈依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對于我guo廣大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大家都知道,他是十九世紀俄guo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與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同爲俄guo文學卓越的代表。他走的是一條極爲艱辛、複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guo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創作,獨具特se,在群星燦爛的十九世紀俄guo文壇上獨樹一幟,占有著十分特殊的一席。

  他于一八二一年出生在莫斯科一個普通的醫生家庭裏。父qin在軍隊中擔任醫官時,取得貴族身份並擁有兩chu不大的田莊。但總的說來,家境並不寬裕。他從小就跟著父qin住在平民醫院,接觸到的全是貧苦的病人。這對他後來的思想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由于家庭貧窮,他在上完三年寄宿學校以後,就進了彼得堡一家軍事工程技術學校學習。但他對工程技術工作並不感興趣,畢業後一年就申請退職,離開了工程局繪圖chu。從此他就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專門從事文學翻譯和創作。就在退職後的一年之中,他譯出了巴爾紮克的名著《歐也妮·葛朗臺》,寫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窮人》。小說一出版,即轟動文壇,受到讀者的普遍贊揚。別林斯基稱之爲“社會小說的第一次嘗試”。

  兩年以後,他因參加彼得拉謝夫斯基小組反對沙皇政府的活動被捕,並被判chu極刑,剝奪公權終身,只是在行刑前數分鍾才被改判充軍服苦役八年(四年苦役,四年充當列兵)。實際上九年以後,他才因病獲准離開部隊,回彼得堡定居。這時,他已年過三十七歲,可以說他的整個青年時代,都消耗在軍營和苦役之中。他剛剛開始的創作,也因此而中斷達十年之久。

  非人的苦役和充軍生活,嚴重地損害了他的身ti,他原本就ti質孱弱,並患有癫痫病,現在病情變得更加嚴重。經常歇斯底裏大發作。這一嚴重的疫病,以後一直未能治愈,伴隨作者終生。發作時,作者苦不堪言。

  充軍歸來,重新拿起筆來從事中斷的創作時,他的精神面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簡直與以前完全判若兩人了。他青年時代懷抱的夢想、希望完全破滅了,被現實生活扼殺了。他原有的信仰改變了;他拒絕參加任何政治鬥爭,不再號召人們起來反抗,而是要求人們容忍、退讓、妥協、順從、和解,從宗教中求得道德上的新生。他不再相信革命,精神上走向消沈。但盡管如此,他並未受到沙皇政府的信任,警察對他進行的秘密監視,直到他臨死前五年才撤消。

  他是一位命途多舛的作家,在個人家庭生活方面,也很不順利。先是同一個寡婦結婚,關系並不融洽。寡婦帶來的兒子,給他製造了不少麻煩,成了他的沈重包袱,成了他負債累累的重要原因。前妻去世三年以後,他才于一八六七年與自己年輕的打字員結婚,找到了一個忠實的伴侶,稱心如意地生活了十四年。

  他是在生活的重壓下從事創作的。兄弟欠下的債款,需要他償還,前妻帶來的兒子,不從事任何勞動,一家的費用,全部由他負擔,因此他經常債臺高築。爲了還債,爲了生活,他不得不瘋狂地進行寫作,有時歇斯底裏發作之後不久就拿起筆來寫作。他完全不能像生活有保障的作家那樣悠然自在、隨心所慾地創作。他的夫人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多次寫到他創作時的苦況。由于有著沈重的債務,他經常主動上門向各家雜志投稿,這樣一來,他得到的稿酬就比那些生活有保障的作家如屠格涅夫、岡察洛夫等人的少得多。往往只有他們所得的三分之一,比如作者的《罪與罰》在《俄羅斯導報》上發表後所得的稿酬爲每印張一百五十盧布,而屠格涅夫在同一家雜志上發表的小說卻是每印張五百盧布。爲了多掙點錢來還債,他的夫人也不得不qin自出馬,經營出版和推銷他的作品。即便如此,他仍然沒能徹底擺tuo貧困。還清債務後,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

  他多次出guo,先後到過德guo、瑞士、意大地、奧地利、捷克等等guo家。一八六七年續弦以後,他第一次偕新婚夫人出guo,原來打算居留三個月,結果卻一住四年。他在guo外寫出了長篇《白癡》與《群魔》以及一些中短篇。但在guo外,他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也許與他的病有關吧,他嗜賭成癖,經常錢一到手,就去賭場,而一賭又幾乎次次輸得精光。沒錢去賭時,就歇斯底裏大發作,甚至痛哭嚎啕,對著夫人下跪。可以說他是一名病態的賭徒。直到晚年他才痛下決心,戒掉嗜賭的惡習。

  貧困的生活,不幸的遭遇,特別是長達九年之久的苦役和軍營生活,在他的思想和創作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使他成了一位獨特的作家,一位充滿矛盾的作家。平心而論,他對俄guo文學,乃至世界文學,都是有貢獻的。一部俄guo文學史如果缺了他這一章,那就很難說是完整的。他的創作影響,遠遠超出俄guo以外。現實主義派的作家從他的創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營養,現代派作家剛把他的作品奉爲經典,而稱他本人爲他們的先驅和導師。西方文學評論界對他的評價之高,令人咋she。他的藝術才華,連對他批判最爲尖銳的革命作家,也是無法否認的。比如無産階級革命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就說過他是“最偉大的天才”,“就藝術表現力而言,他的才華恐怕只有莎士比亞堪與媲美。”

  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是一位最有爭議的作家。引起爭論、批評和責難的根本原因,是他在作品中宣揚的思想。他發表的作品,幾乎篇篇都引起過爭論,特別是他的幾部長篇,受到的批評和責難之多,在十九世紀俄guo文壇上是罕見的。他原來信奉空想社會主義,反對農奴製,反對沙皇統治,服苦役和充軍歸來以後,放棄了原有的信仰,轉而反對暴力,反對革命。他認爲解決俄guo社會的對立,不能像西歐那樣,采取鬥爭和革命的方式,而應該采取和解的方法,使各階層人民團結一致。這樣一來,他就公開站到了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對立面,在革命民主主義者的眼中,自然就成了“反動作家”、“反革命作家”。雖然如此,他創作中的真實xing、藝術xing,還是沒有人加以否認的。一百多年來,進步文藝界對他的評價,大ti上就是如此:充分肯定他的藝術xing,徹底否認他的思想傾向。直到本世紀八十年代,某些理論家對他的作品的批判,還是相當嚴厲的,認爲《罪與罰》雖是一部“最富于曆史涵義的社會心理小說”,給作者帶來過空前的榮譽,但它卻是“充滿了反動思想”、“實際上是公然反對革命民主主義的”;他的另一部長篇《被欺淩與被侮辱的》,是“直接反對革命鬥爭、維護順從思想的”;他的……

《前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前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