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家庭婚戀之謎第2小節

家庭婚戀之謎

第2小節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續家庭婚戀之謎上一小節]著走。走著走著,他看到前面有一個一瘸一拐的身影,知道這是汪榮華,看著妻子的背影,他心中不由地産生了一種對妻子的敬佩之情。

  劉伯承和汪榮華這一對從艱苦征途和嚴酷的政治鬥爭中走出來的患難夫妻,在戰場上生死與共。婚後他們始終戰鬥在前線,有了孩子,他們就托付給保育院或是老鄉。直到解放後,他們才真下有了一個安定的家,孩子們也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爸爸mama

  劉帥晚年身ti不好,汪榮華以深厚的伴侶之情陪伴、護理劉帥,熬湯喂葯、洗漱換yi,無微不至、任勞任怨,十幾年如一日,感動了周圍的工作人員和醫務護理人員,他們無不欽佩劉帥和汪榮華的愛情,深深贊歎這在血與火的洗禮中綻開的愛情之花。

  

4.2 元帥與他的子女們

  劉伯承元帥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曾經是七個孩子的父qin。爲人們所熟知的兒子劉蒙、太行、太遲,女兒密群、雁翎、解先等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很有成就。唯一令人遺憾,也是鮮爲人知的是大女兒劉華北在延安保育院時被敵人暗殺,這件事一直深深刺痛著劉帥夫婦的心。那是1943年9月,劉伯承夫婦從前線回到延安、參加整風運動並准備出席中guo共産dang第七次代表大會。由于忙著工作,他一直抽不出時間去保育院看望孩子。直到1945年6月七大閉幕,在返回前線的三天前,他才准備抽出兩天時間陪陪孩子們。這天他特意准備了小禮物,還洗了澡、刮了胡子,笑著問妻子汪榮華說:

  “明天,該去看我們的女兒——華北他們了,這回刮了胡子,他們該不怕我紮小臉了吧?”

  夏天的夜晚是那樣靜、又那樣長。在黎明還未到來時,劉伯承突然被隔壁窯洞的電話鈴聲驚醒。他急忙披yichuang,以爲是中央有什麼緊急通知。通訊員急急忙忙跑進來,緊張地說:“中央保育院打來電話,叫你和汪阿姨快去一趟,華北她……”話沒說完就停住了。

  “怎麼,華北她得急病了?”mama急于弄清情況。

  警衛員說:“電話上叫你們馬上就去,我去備馬。”

  劉伯承擋住他說:“等天亮再去吧,免得驚醒大家。”話音剛落,催促他們的電話又來了。

  汪榮華說:“可能是急病,別讓老師、阿姨們著急了,咱們就去吧。”

  “那就走吧,用不著騎馬。”

  走進保育院,孩子們還在夢中,只有值夜班的阿姨緊張地巡視著,辦公室裏亮著燈光,在場的人都極緊張,焦灼的情緒籠罩著整個保育院。

  當伯承夫婦一走進辦公室,所有的人都站了起來。所長拉著他們夫婦的手,聲音顫抖著說:“首長,所裏今夜出了大事。我們麻痹大意、失去警惕xing,華北她……她被敵人謀害了。”如同晴天霹雳,劉伯承夫婦幾乎昏倒,雖然他們一時還沒弄清是怎麼回事。心裏卻象被戳了一刀,他極力控製著自己說:“安定!……孩子在哪兒?”

  所長領著他們帶到隔壁的一個小窯洞裏,小chuang上躺著心愛的女兒華北,汪榮華再也控製不住自己,失聲痛哭著撲倒在孩子身上:“孩子、好孩子,你睜眼看看爸爸mama吧,我們來遲了……”

  劉伯承顫抖著又手撫摸孩子的臉,眼淚同樣從他沒有來得及帶假眼球的右眼眶裏流出來,打shi了女兒的白被單。

  所長悲傷地向劉伯承夫婦講述了孩子被害的經過:“凶手在半夜竄進院來,迅速暗殺了華北。這是敵人有預謀、有串聯的犯罪行爲,我們一定要查清,替孩子報仇。”

  劉伯承以非凡的忍耐力克製著,只見他額頭上冒著豆大的汗珠,全身的內yi都被汗shui浸透了。他拉起被單深情地把女兒蓋好,對周圍的人說:“敵人以爲殺了我劉伯承的女兒,我就會對他們手軟嗎?這是癡心妄想,華北不僅是我的女兒,也是dang和人民的女兒!孩子的慘死是有貢獻的!它要我們不能忘記階級鬥爭,要是敵人不投降,就堅決把他們徹底消滅!

  正如你們大家分析的一樣,這個慘案肯定是政治xing的,但我們決不能中他們的計。”最後他又說:“這件事讓保衛部門的同志去清查chu理。不要草木皆兵,隨便懷疑自己的同志,敵人是跑不了的。”

  第二天,劉伯承夫婦把女兒安葬在延河之濱、把另一個孩子依然留在保育院裏,又整裝起程返回太行前線,投入了新的戰鬥。

  在整個戰爭年代裏,劉伯承夫婦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們。

  也不允許警衛員、通訊員過多照顧,因此孩子們經常留在後方,和一般幹部的孩子一樣,艱苦樸素,自立生活。

  1946年,劉伯承把兒子太行從延安接到前線。一天晚飯後,父子倆正在散步,碰到了任白戈同志。任白戈高興地問:

  “太行長得這麼大了,上學了嗎?”

  “還沒有,現在是靠我自己教,這樣不太好。”沈吟了一會,劉伯承又問:“白戈同志,你孩子上的學校怎樣?”

  “學校容納的孩子太多,設備不太好,加上隊伍裏的孩子,跟老鄉的孩子們習慣不太一樣,因此我的孩子常賴著不肯去,我們部隊是否設立一個幹部子弟學校呢?”任白戈說。

  劉伯承沈默了一會兒說:“不過我對幹部子弟學校的教育成果還抱有一些懷疑。當然這也沒有考慮成熟,據我看,子弟學校容易發生一種偏向。第一,子弟學校容易在小孩子的腦子裏反映等級思想,這對孩子的純潔是有害chu的;第二,在地方學校讀書,可以多了解一些群衆的疾苦,就是受些別的孩子的閑氣、對他們將來也有好chu。小孩子幼年時養尊chu優,反倒害了他一生。”

  劉伯承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建guo以後,他的幾個兒女都在普通學校讀書,他要求子女做普通一員。guo家配給他的特殊待遇,他決不允許孩子享用,在劉帥家的電話間裏,貼著這樣一張“告示”:

  兒女們,這些電話是dangguo家供你爸爸辦公的。你們私事絕對不許用這些電話。假公濟私是guodang的作風,不許帶到我們家裏來。

  mama

  劉帥的六個子女都在單位和職工們住在一起,節假日才回來看望父母。太行是劉帥的長子,他同工人的女兒肖玉蘭結婚後,住在單位分配的一間九平方米的宿舍裏。肖玉蘭在北京西郊一所部隊醫院工作,上下班來回得三個多小時,她要求搬到醫院住,但領導也有難chu,肖玉蘭想請婆婆出面,汪榮華聽了態度很堅決:“這種事我不能管。”

  劉伯承對孩子的學習、工作也要求很嚴。有一次,兒子劉蒙和父qin談起學外語,說是記了二、三千個單詞,但還是把句子翻錯。劉伯承耐心地給劉蒙講解學習語言的規律,他作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單詞就象一個個銅錢,語法就象一根錢串子,你掌握了很多單詞,就象積累了許多錢。如果你沒有這根錢串子,你是提它們不起的。”他還詳細講了動詞的用法,找到動詞的准確含義後再去翻譯。這樣就不會錯。後來,劉伯承還專門給劉蒙買了一本《英語語法手冊》,劉蒙按照爸爸說的去做,果然英語shui平提高很快。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一次,劉太行病了,想休息幾個月。此時,領導也不大管事,所以,就沒有請假。回家後,父qin問他爲什麼沒上班,他照實說了。父qin問:“請假了沒有?”

  太行說:“沒關系,局勢這樣亂,領導也不管事了。”劉伯承又問太行:“你們領導被撤了嗎?”太行說:“沒有。”劉伯承聽後嚴肅地批評太行說:“既然你們領導沒有撤,dang還是把你們交給他管。你有病,我知道,但一定要向領導請假,要遵守紀律。”

  劉帥夫婦愛子心切,但教子有方,從不jiao慣溺愛孩子。他們的六個孩子都大學畢業,女兒解先、雁翎是醫生。長子太行是空軍某研究所副所長。二兒子劉蒙在軍事機關當參謀,他愛好文學,參與了《劉伯承傳記》的編寫工作,並同他人一起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劉伯承青年時代》。幼子太遲在軍事機關做技術工作。二女兒劉密群也是空軍司令部的技術幹部,她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多次立功受獎,曾榮獲“三八紅旗手”稱號,並光榮的出席過dang的全guo代表大會。

  在劉伯承元帥幾個子女的身上,不難看到帥門家風的可貴和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對青年一代的期望。

……

《家庭婚戀之謎》全文在線閱讀完畢..
浏覽中國人物紀實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