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興邦治國之謎第2小節

興邦治國之謎

第2小節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續興邦治國之謎上一小節]7日上午九點,經過幾晝夜的浴血奮戰,粉碎了敵軍的最後抵抗,俘敵十五萬余人,全部解放了中guo最大的城市——上海,獲得新生的上海市,電燈是亮的,自來shui未停,電話暢通,工廠學校保護完好,上海奇迹般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

  用這樣短的時間,殲滅這麼多的敵人,城市幾乎未遭受什麼破壞,這在中外戰爭史上是罕見的。毛澤東指示的要文打的政治進攻戰,在這裏得到了最完好的實現。

  

2.2 “陳毅迷”

  1949年6月6日的上海《解放日報》上,發表了這樣一條報道:

  “上海市政府于五日下午二時假基督教青年會邀集文化界舉行座談會,這是上海解放後文化界第一次盛大集會,也是上海文化界人士多年盼望的一天。”

  “……陳毅市長在熱烈掌聲中起立講話。陳市長首先對在反動派統治下堅持鬥爭的文化界,致以qin切的慰問。繼分析目前革命形勢及上海解放的重大曆史意義,最後對共産dang的文化教育等各種政策,進行了詳盡的解釋,歡迎文化界人士團結合作共同建設新中guo……”

  就在這次會上,陳毅一口氣講了四個小時。他的話,象春風,爲上海文化界送來了生機;他的話,似春雨,爲文化界人士心田帶來了希望。他的話,是那樣深刻、具ti而又幽默、風趣。有人曾經說,聽了陳毅同志的講話以後,上海文藝界的一些人成了“陳毅迷”。有的人日子長了不聽陳毅的講話,往往會覺的若有所失:“陳市長最近怎麼不作報告啦?”

  上海解放以後,陳毅是全上海最忙的人。擺在他面前的許多事,需要他來chu理。就在上海解放後的第六天,他就把幾位分管文教接管工作的同志找到辦公室來,共同商量召開一次文化界知識分子座談會的問題。他說:“這個會應該早些開,參加的人要包括科學家、技術人員、學者、教授、作家、演員,還有中小學教師。人多一點不要緊,所有在上海的代表xing人物都要請到。”

  根據陳毅的意見,有關方面商定了一個一百多人的名單。

  陳毅qin自審閱後,逐個詢問,又把一些遺漏的人一一補上。最後的名單增加到一百六十二人。

  開會那天,陳毅早早就來到了會場,他是那樣平常、隨便,以至在他早已到來之後,有的人還在等他:“陳毅市長怎麼還沒來?”

  大家終于發現,這就是陳毅市長:一身褪se的軍yi,一臉和藹的笑容。人們驚愕了,原來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竟是這樣的平易近人,這樣的可qin可敬!

  著名學者周谷城出席了這個座談會。解放前夕,他參加反蔣愛guo鬥爭,遭到guodang反動當局的關押。他說:“感謝解放軍打進上海,把我解放了!”

  他的話音剛落,陳毅笑著說:“不要說解放,是會師。解放軍從外面打進來,你們從裏面打出來,我們是共同會師!”

  一句話,說得在場的許多人都動了感情。

  陳毅市長講話之後,有許多過去從來不在公共場合講話的學者也講了話,如有位吳有訓先生,就在這次會上講了guodang幾次三番要把他送到臺灣去,而他終于巧妙地拒絕了的故事。據說還有一位第一流的外科醫生,就是因爲聽了這一次陳毅市長的報告而下了爭取入dang的決心。

  就這樣,陳毅用談心的方式,盡情地闡述了dang的知識分子政策。他那坦率、熱情而又幽默、風趣的話,不時引起滿場的笑聲。他的一席開誠布公的演說,深深地打動了知識分子的心。

  當時,上海文化界的情況比較複雜。有清末民初的老政客,有日汪時期腳踏兩只船或三只船的人物。在學術界,既有學有專長、專心做學問的學者,也有沽名釣譽、嘩衆取寵的“名人”,在接受過程中有很多難以chu理的問題。

  有一天,分管這方面接受工作的同志向陳毅請示工作。陳毅仔細聽完以後說:“你們提到的這些認爲難以chu理的人,我聽來都是有名的人物,‘知名之士”吆。這些人,一不跟蔣介石到臺灣,二不去香港,三不去美guo,這就表明,他們還是有愛guo心的。只要他們沒有具ti反共行動,都應該用,有的還要重用。而且要考慮到他們生活上、學習上、研究工作中的一些問題。”

  陳毅特別強調說:“你們管文藝領導的人,一定要心song寬闊一些,趣味廣博一些。譬如,家是四川人,對川劇有興趣,但我不能在上海單提倡川劇。這方面,你們不要有成見,偏見,個人愛好,要有群衆觀點。”

  陳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忠誠地執行了dang的知識分子政策,成爲文化知識界的知心人。

  可以說,上任頭10天裏,陳毅每天都要參加“大會”。陳毅有請必到,每到必講,講必痛快淋漓,鮮明生動有力,在宣傳群衆,穩定局面方面,起了難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 陳毅吃請

  上海的接管順利完成,中央表示滿意。陳毅有何ti會?——“我個人對市政工作也沒有把握,只能穩步前進,量力而行,采取寬大的接管方針,團結多數人在我們周圍。”

  “團結多數人在我們周圍”,這是中共領導中guo革命的勝利之本,是陳毅對上海工作最突出的貢獻之一,然而將其付諸實行,談何容易?首先就遇到和民族資産階級的微妙關系。

  爲了搞好dang同上海民族工商業家的關系,中共上海市委經過反複考慮之後,決定由許滌新以市工商局長的名義,于1949年6月2日下午在中guo銀行樓上召開工商界座談會。這是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後,華東局和上海市委領導人同上海工商界的第一次正式會面。參加會議的約300人,開得很成功。在工商界座談會後不久的一天,劉靖基先生到中guo銀行二樓找到許滌新說:“有一件事要麻煩你。”許滌新問他:“什麼事?”

  他說,他和榮毅仁兩人想要邀請陳毅市長去家裏吃飯,敘一敘。許滌新說:“這必須讓他向市委問一問才能決定。”在一次市委會議上,許滌新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陳毅笑著說:

  “你這個問題提得好。現在就要看我們采取什麼態度。你們看吃不吃資本家的這頓飯?”當時,正是敵人封鎖、物價波動、勞資糾紛疊起的困難階段,上海工商界代表人物榮毅仁和劉靖基兩人提出要請陳毅市長去家裏吃飯,分明是投石問路,去不去?陳毅請幹部討論,有幾位同志主張不去,黎玉特別堅持,認爲我們是共産dang員,是無産階級先鋒隊中的一份子,如果我們去吃他們的飯,劃不清階級界線,就會在政治上喪失立場。劉曉和潘漢年主張去,理由是我們如果應邀吃飯,就會使上海的工商界認識到中guo共産dang是能夠接近的,我們同他們接觸是統戰工作的一種形式。陳毅問許滌新:“你是搞統戰的……

《興邦治國之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興邦治國之謎》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