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聶帥馳騁沙場,屢戰屢勝,威名遠揚。四渡赤、兩占遵義、反複爭奪婁山關、強渡大渡河、大戰平型關、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在這一次次極具曆史意義的場面中,無不閃耀著他指揮若定的身影。人們想知道,這位常勝將軍百戰不殆的秘訣是什麼?
1932年3月,由于形勢發展的需要,軍委命令,提升原四軍軍長林彪爲第一軍團軍團長,聶榮臻爲第一軍團政委,從此,聶帥開始了長期的野戰軍旅生活。他率領著一軍團,時而江西,時而福建,時而廣東,馬不停蹄,走遍了半個中,打遍了半個中
。
4月11日,毛澤東主持一軍團師長、師政委以上幹部會議,布置了攻打漳州市的計劃。16日,東路軍總部在毛澤東領導下,于馬山組織了敵情地形偵察,確定了我軍進攻部署。
原定17日即行進攻,但17、18日連降大雨,河陡漲,視野迷朦,而且道路地形都不熟悉,所以推遲到19日拂曉同時發起攻擊。4月20日,我軍占領漳州城,
民
四十九師大部被殲,俘獲一千六百多人,張貞的主力基本被殲,其殘余部分逃到閩粵交界的海濱城市紹安,長期未能恢複戰鬥力。
這次部隊進入漳州城,對部隊的入城紀律、政策觀念,是個很好的考驗。當時的漳州,是福建的第二大城市,華僑很多。紅軍部隊在漳州紀律好壞,執行政策怎樣,影響所及,決不僅限于漳州一地。4月21日,由毛澤東主持在漳州召開師級以上幹部會議,討論下一步工作,並且告誡部隊要嚴格執行入城紀律,不許拿非公用品,不許打破東西,維持革命秩序。毛澤東1930年自指揮部隊打過江西吉安,規定過一些政策,有經驗,所以這次規定得更加完善,強調紅軍進入漳州後商店照常營業,對敵産沒收,仍打土豪,可是對一般工商業,紅軍只是通過商會向他們籌款。結果,部隊入城時紀律良好。
漳州戰役是聶榮臻帶領、指揮部隊首次攻入一座城市,經驗教訓很深刻,所以直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每逢攻打一座城市,聶榮臻都要引用進漳州的實例,提醒部隊應如何遵守入城紀律和執行城市政策。
漳州戰役,也是聶榮臻第一次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帶兵打仗和做群衆工作,毛澤東的戰略戰術和考慮問題的方法,給了他較大的啓發。毛澤東在戰術指揮上有很多特點。第一,他很注意調查、研究。對敵情、地形以及民情風俗都是自找人或到現場作調查。這次打漳州,認爲漳州“易攻難守”,就是他調查得來的結果。他在調查的基礎上,又善于把握全局,捕捉戰機,迅速定下決心。他還很注意分析、研究、判斷,摸敵人的規律,尋找敵人的弱點,迅速行動;3月打贛州,沒有打下來,吃了大苦頭,4月打漳州,打下來了,吃了一個甜頭。兩戰相隔一個多月。兩相比較,究其原因,贛州,是敵人的弱點,又有
民
大部隊增援,再加上紅軍偵察警戒疏忽,所以吃了虧。開始在瑞金開會研究打不打贛州時,毛澤東就在會上指出:贛州是敵人必守的堅城,紅軍技術裝備差,很可能久攻不克,于我不利,反對打這這一仗,認爲即使打,也只能采取圍城打援的戰術,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毛澤東曆來主張盡可能打野戰、打運動戰。當時,朱德也不贊成打贛州,中央區中央局和中央軍委的一些同志卻堅決主張打贛州。由于聶榮臻當時剛進根據地,對情況不了解,會上沒有發言。後來看了贛州地形,四面都比較開闊,
陸交通方便,我軍則屯兵于堅城之下,實爲兵家所忌。贛州打了一個月零三天,未能攻下,在戰略指導思想和戰術上都給我軍留下了一次很大的教訓。漳州,是敵人的薄弱點,毛澤東就贊成打,並且
自指揮,取得了勝利。第二,毛澤東善于製造假情況,給敵人一些虛假的“示形”,以便調動敵人或麻痹敵人,出敵不意。這次打漳州,用毛澤東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做了許多“亂敵探耳目”的動作。第三,他很注意集中優勢兵力。這次打漳州,他建議把五軍團從江西調來,形成了“作戰拳頭”。第四,他很注意總結經驗教訓。在龍岩,在漳州,他都
自給幹部作總結。第五,他也很講民主,大的軍事行動,他都盡可能事先征求意見,然後再作決定。
毛澤東在開辟閩南新區所製定的方針,更幫助聶榮臻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策略。其策略思想的基礎是從實際情況出發,不因占領漳州沖昏頭腦,不因占領漳州而背上包袱。占領漳州以後,本來局面很大,可是毛澤東估計紅軍力量有限,不可能長期占領。所以他確定在新區的工作方針是“公開宣傳,秘密組織”,在漳州,“只散發各物,而不建立政權,不分土地。”所有這些,都使聶榮臻受益匪淺。後來,他曾經回憶說:
“我對于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是經過反複比較和鑒別,才認爲它是正確的。毛澤東同志能從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一套切實可行又能克敵製勝的政策主張,和王明等人從外販來的,或從書本上抄來的大而空的政策主張,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我不是說毛澤東同志是‘聖人’,一點也不會出錯。
但是他那時很注意調查研究,傾聽各種不同的意見,總結實踐得來的經驗教訓,出了錯改正得也比較及時,不象他晚年那樣。比如根據地的肅反政策,許多地方一度犯了肅反擴大化的錯誤,是我我軍曆史上的一大悲劇。我們在上海時就有所發覺。對此,毛澤東同志也是發覺得比較早,提出反對搞逼供比較早的主要領導人。”《聶榮臻回憶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聶榮臻在以後的作戰實踐中身
力行,不斷探索,活學活用,極大地豐富了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他創立、鞏固和發展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光輝實踐,成爲我
我軍理論實踐寶庫中的一份珍貴財富。
我現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軍事名著《孫子兵法》中曾言: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的行爲,所以講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貴勝,不貴久”,在戰前必須周密分析敵對雙方的各種條件,研究決定作戰大計,而且必須從道(政治)、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製)和“主孰有道,將孰有能”等主面認真地進行比較分析,探索敵我雙方的優劣長短,這樣,就可以預知戰爭的勝負,所謂“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還指出,用兵的上策是以謀略勝敵,其次是通過外交手段取勝,再次是使用武力戰勝敵人,最……
《百戰不殆之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